闫义夫
[摘 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在新时期,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在世纪之初,伴随着国际形势新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逐步提升,那么应对新的时代背景,中国需要提出具有现实主义的发展战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既源于对时代主题的深刻领悟,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有着积极、深远的国际意义。
[关键词]和平发展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一、和平发展的理论意义
第一、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总结迄今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中国的发展要与历史发展的潮流相一致,与人类进步的方向相一致,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这一整套战略和思维,为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政策基础,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将长期指导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和平发展的独特模式也为世界多样化和多极化发展方向展示了最具说服力的样板。那就是,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奉行对外开放;既追求高效增长,也注重和谐平衡;既维护主权完整,又不失灵活创造。“新安全观”、“共建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等所体现的,远不止是中国的发展战略思路,它们所预示的,是中国将以首先提升13亿人民的整体生活福祉为起点,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自立自强寻求一条最适合本国特色的新型发展之路。这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发展模式多样化的范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第二、“和平发展”理论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文化借鉴。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坚持弘扬中华文明,走和平之路是中国复兴的特有模式。所谓文明冲突论、霸权崛起论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第三、“和平发展”理论驳斥了中国威胁论,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威胁论”是近年来盛行的敌视中国的思潮。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让中国人全部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将可能消耗全世界的大部分资源;而经济的腾飞必然导致军事力量的膨胀,走向霸权主义。“中国威胁论”不仅来自国外对中国军事力量增长的质疑,也来自对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模式的疑虑。
第四、“和平发展”理论是中国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又一伟大理论贡献。1954年,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的原则。此后,这些原则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当代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这是中国在政治方面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在当今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世界成了“地球村”,国家间往来日趋密切,任何国家不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发展。妥善处理与其他国家和不同文明的关系;妥善处理因利益引起的冲突,争取国家间的多赢和双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五、“和平发展”理论是世界形势的客观反映,是推动世界多极化、民主化的重要理论。在21世纪,已经呈现的世界格局中,正在崛起的不只是一个中国,而是一个“大国崛起群”。与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崛起一样,欧洲、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等世界主要新兴大国和主要地区新兴大国,基本上都选择了和平发展的道路。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和平发展”理论是这一趋势的客观反映与主观愿望,将会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和平发展的实践意义
第一、“和平发展”理论有效地树立了中国的温和形象,有利于发展友好、活跃的国家关系,推动世界合作与发展。中国需要与世界沟通,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政策和主张能够得到大多数国家认同,是我们事业成败得失的关键。今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亚洲形成紧密的合作与互补关系,同东盟、欧盟、俄罗斯、美国等形成各种次区域合作机制和紧密结合的地缘经济,中国对区域发展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与各大力量在多边基础上建立起真正的国际伙伴关系。
第二、中国的和平发展也是不断与国际接轨,不断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是参与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目前已参加了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要国际机制,加入了包括《京都议定书》、《联合国人权公约》在内的绝大多数国际条约。中国还是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亚10+3和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是“东亚共同体”构想的积极支持者和建设者。中国既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也履行规则的义务,接受规则的制约。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一个负责任的成员,一个能很好遵守国际规则的成员,并为建设这个体系发挥作用。
第三、近年来,在和平发展战略指导下,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丰硕成果。中美沟通与协作加强,举行首次中美战略对话。中欧举行第八次领导人会晤,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以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10+3为框架的两大区域性合作组织在扩大与深化上都取得了新成就。东盟10+3发展成东亚峰会,涵盖东北亚与东南亚两个次区域,东亚跨区域合作提上日程。中国推动有关六方召开了五轮朝核问题会谈,并首次达成了共同声明,为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及地区安全机制建设做出贡献。在东南亚海啸和南亚地震事件中,中国政府慷慨援助并及时派遣了搜救队和救援队前往灾区,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周边国家信任。中国还与发展中国家广泛接触,胡锦涛主席利用出席亚非峰会、联合国成立60周年峰会、八国集团南北对话等各种多边会议机会,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进行双边会晤,加强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总之,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友好相处,共同发展之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和平发展道路以“和平”理念为基础,是本世纪中国内政外交的宏观理论,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又一次伟大创新,是实现新世纪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抉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是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庄严承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会重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道路,中国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发展了也不称霸,这是中国人民真诚而郑重的承诺。
参考文献
[1]徐崇利。国际经济法律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J]比较法研究,2005(6)
[2]徐坚。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战略抉择[J]国际问题研究,2006(2)
[3]俞正樑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4]R·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魏铎:《中国和平崛起论的缘起背景》,《凤凰》,第22期
[6]许知远:《中国真正的国家实力》,《经济观察》,2004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