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5月7日
马英九两岸政策大验收
两岸关系的突破,是马英九竞选政见的核心,也是上任后最戮力推动、取得最大成效,却也引发最多争议的政策。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可以勾勒出马英九两岸政策赖以成功,却也不免引发争议的五大轴线。
轴线一:战略模糊,双方各自表述。相对于民进党奉行“两国论”的“战略清晰”,马英九是某种程度的“战略模糊”。“九二共识”成为两岸互信,两会复谈的最重要基础,而“新三不”和“一中各表”则模糊了最具争议的主权与国家定位问题,却也在现阶段的两岸关系中创造出新而宽广的空间。
轴线二:等边三角,平衡大国关系。持平地说,相较于民进党时期,马政府执行的可称是“亲美不反中”的平衡路线。
轴线三:摸索活路,两岸牵动外交。金钱外交的中止、台美互信的重建、新断交国未再出现、连战参加APEC以及成为WHA观察员等,都显示活路外交不是没有成绩。
轴线四:经济挂帅,绕过政治分歧。
轴线五:多轨并进,建立沟通机制。一年来,两岸进行了3次江陈会,签署了8项协议,发表了一项关于陆资的共识,一年的进展远远超过了8年。在这过程中,两岸通过多条轨道进行沟通互动。如果再加上两岸国安等相关部门智库的交流对话,两岸间已经形成“海基海协”、“主管官员”、“国共两党”、“双方智库”多轨并进、全方位沟通的机制,只要各轨间能够定位明确,成功整合,对于双方全面而准确的相互理解、沟通歧见是能起正面的作用。
《时代》5月11日
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五华裔上榜
《时代》杂志公布2009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百大人物榜,5名华裔^榜。《时代》总编辑斯坦格说,荣登时代百人榜者不是全球最有权势或最聪明的人,而是用自己的“观念、远见、行动”,改变世界、影响众生的人。这份百大名单分为领袖与革命家、创建者与巨子、科学家与思想家、英雄与偶像、艺术家与艺人5大项目,入选的人物有70男、30女,分别来自23国,其中1/5年龄在35岁以下。
在“领袖与革命家”榜单中,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副总理王岐山上榜。前任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执笔说明王岐山上榜的理由,形容王岐山”行事果断,好学好问,是中国经济成功的推手”。中国阿里巴巴网站创办人马云则以对网络发展的贡献登上“创建者与巨子”榜,时代指他掌管全球最大的B2B网络市场。
华裔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名列“科学家与思想家”榜,《时代》杂志称赞他减少依赖石油所作的努九在开发替代能源方面发挥影响力。年仅26岁的中国钢琴家郎朗则在“艺术家与艺人”类入榜。
被《时代》评选出的2009年度最具影响力百人榜中,还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萨科齐等国际著名人士,而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等西欧有影响力人物则名落孙山。
《经济学人》5月9日
欧洲权势新等级
多年来欧洲大陆国家的领导人一直被美国人和英国人告诫,说他们国家的经济僵化、监管过度、过于由国家主导,如果想要真正地以盎格鲁一撒克逊经济模式繁荣的话,就需要一系列的自由市场改革。然而,全球经济衰退却给了他们沉重打击。
4月在伦敦举行的20国峰会上,法国总统萨科奇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并肩站在一起,着力坚持经济衰退不是他们国家制造。当今国际社会,一个崭新的欧洲权势等级已经出现,宣扬国家统制经济论的法国居首,统合主义者的德国居中,老牌自由主义者英国垫底。
将其驳斥为政治投机主义易如反掌,但是它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不光是关于欧盟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该往何处去,更是关于现代世界中哪种类型的经济运行得最好。经济衰退也确认欧洲大陆国家的模式具有更多的优点,大多数欧陆国家都避免英美那样的房地产泡沫。但是这能否持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