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宇宏
素有“喜玛拉雅王国”之称的尼泊尔风光秀丽得令人陶醉,但该国目前的政治局势却让人沉重到喘不过气。5月4日,尼泊尔总理,尼共(毛)党魁普拉昌达突然宣布辞去总理一职,原因很简单,普拉昌达以不服从命令为由解除参谋总长卡特瓦尔职务,但此决定遭到联合政府其他几个左翼政党抵制。按议会制国家的政治常理考量,普拉昌达在此情形下不可能不辞职,然而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尼共(毛)不会轻易放弃来之不易的执政地位,该党领导层曾无数次公开暗示:只要我们在选举或执政中失败,国家将有可能陷入战乱。
普拉昌达。
国家陷入危机?
去年9月刚组阁时,普拉昌达称:“新政府失败或过早地被推翻,国家将会陷入危机。”这只是多次类似表态中的一次。辞职第二天,普拉昌达告诉媒体,”已经告知全体党员保持镇定,不要动用武力”,但这几年的局势还是令人们半信半疑,而不断传来的坏消息则印证了人们的担心。
5月5日,一群尼共(毛)成员气势汹汹,冲进尼共(联合马列)一地区分部,将之捣毁,该区分部负责人波乌德尔呼吁当地非尼共(毛)支持者最好出去躲几天;在部分尼共(毛)影响大的村庄,大会党的支持者已暂时逃离,因为陆续接到威协性警告。大会党控诉,有几名成员被刺死刺伤,怀疑是尼共(毛)所为。
尼共(毛)同时发起街头运动,动员其下属妇女组织500余人到总统办公室和住宅示威,要求其收回命令,否则“斗争”永不罢休;下属的共青团展开动员,准备在多个地区大干一场,该团被尼媒体批为“暴力倾向最浓厚”的组织;外围组织“全尼学生独立联盟(革命)”则宣布,他们将在自己活动区内进行观点辩识,支持总统决议的人将给予曝光、批斗、驱逐。
面临危机连续爆发,尼共(毛)紧急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应对之策,会后没有立场松动的迹象,普拉昌达称:“下一届新政府,必须还得由我党来组建!”此外,尼共(毛)还指责总统违完,表示要向最高法院提起对总统诉讼。
但在此时,一盘神秘录像带突然出现,尽管把普拉昌达逼入困境,提高了尼国政治震级,但无意中却遏止了尼共(毛)的抗议强度。录像带大约摄于一年半之前,带中显示,在尼共(毛)的一个军营里,普拉昌达对部下说,他成功欺骗了联合国监督小组,叫大家不要气馁,将来一定要全面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目前“放下武装”只是“革命”的另一种策略。
政变与反政变
尼共(毛)欲再度组建新政府,但目前并不为大多数政党认同,而其目的不达,则尼国难有宁日。以大会党为首的其他各党对尼共(毛)充满疑虑,怀疑该党并非真心维护尼国的民主宪政。尼国内外观察家指出,除非尼共(毛)学会妥协,适应议会政治,否则不是尼共(毛)发动政变和暴动,就是逼出军队政变。
5月7日,尼共(毛)的支持者在加德满都举行示威,抗议总统阻止政府解除卡特瓦尔参谋总长职务的行为。
从普拉昌达设计的尼泊尔式“新民主主义革命”全过程来看,此役颇似“生死之战”,否则对内部支持者不好交代,党内质疑普拉昌达“变修路线”的班德亚·基兰也可能等着看笑话。因为该党今后通过“选举”再获得执政的希望很渺茫,用党内理论家、二号人物巴特拉伊的说法,去年9月尼共(毛)组建联合内阁,只是赢得了政府,并非获得了“政权”。
去年制宪会议大选,尼共(毛)获得1/3选票,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此前它暴动期间,以“统一人民战线”名义参加选举,最高得票率是4.83%,最低是0.81%。这种选举史上的膨胀奇迹,令世界大跌眼镜,当中其实有很多猫腻。联合国、欧盟和美国的选举观察团(一般仅在大城市观测)报告指出,选举体系有问题,选举存在不公,有大量冒名投票和未成年人票。
很多尼泊尔人写信给媒体举报,在部分农村地区,投票前后几天,其他两大政党候选人有的被该党殴伤住院;有的投票站没有安全保障,投票箱居然被尼共(毛)成员拿到站外围着投票;投票站门前一般只有该党的宣传摊,其他政党的宣传摊害怕被砸一反常态缺席……尽管这样的消息不断传来,其他各党害怕“可能爆发战争”,妥协退让,最终同意尼共(毛)组建联合政府。
去年底,普拉昌达多次攻击尼国的议会民主制,表示“绝不会实行专制”,只是想实现人民民主,称议会民主在英国和印度证明是失败的,解决不了贫穷问题。尼共(毛)笔杆子也在《廊尔喀日报》撰文称朝鲜、古巴不是一党专制,是人民民主,尼泊尔走这条道路没什么不好……新人民民主将基于多党合作而非对抗。尼共(毛)目前在内部称为“人民民主专政”,对外一般叫做“人民民主”或“人民至上”。
动荡根源
今年年初,刚上台不久的尼共(毛)政府即与军队卯上劲。政府军开展本年度征兵工作,普拉昌达下令制止,而参谋总长卡特瓦尔没有理会;卡特瓦尔认为“尼泊尔军队要跟政治分离,符合标准是征兵的关键,不符合标准,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尼泊尔军队”,普拉昌达则主张该党的部队尽量全部合并入国家军队,“不要把问题复杂化”。
经过联合国尼泊尔特派团的甄别,目前约有1.9万名尼共(毛)的“人民解放军”武装人员在全国28个营地内接受联合国监控。对尼共(毛)把该武装全部整编进政府军的主张,其他政党多数也表示异议。
这貌似是导致此次危机的原因,但这只是表象。冲突难以化解,主要源自尼共(毛)本身的性质、纲领、目的及一贯言行让其他政党充满“恐惧感”和“戒备心”。2006年底,尼共(毛)举行共8个政党参加的“南亚毛主义政党会议”,印共(毛)会上指责尼共(毛)放弃武装斗争,走修正路线。尼共(毛)辩解道,其实没有放弃武装斗争而是悄悄拥有武器,签署协议,接受联合国监督,将来加入国家军队,这是“原则坚定性和斗争灵活性”的战略。
其实早在加入和平进程前4年,普拉昌达这一战略布署即已成形。尼共(毛)2004年2月发表过普拉昌达一篇长文,名为《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历史任务》,是战略转变上对党内的一次“思想吹风”。普拉昌达认为:经过5年“人民战争”实践,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是个很大的难题,而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民族主义”和“民主”可以利用,今后的要务是建立“两线斗争”机制,其中一线自然是利用“资产阶级民主机制”进入国家政权。
战略转型后,夺取政权由武装和民主两线同时综合进行,普拉昌达早认识到直接“武装夺取”已不可为,目前主要依赖“民主”一线。此线又可分解为两步:先赢得政府,再夺取政权。从他的战略安排及实现效果来看,大部分都如期实现,现在只是卡在第二步。
目前的紧张局势,也令尼泊尔未来的政局走向充满变数。根据尼各派此前的决定,制宪会议应在2010年5月底前,制定出这个去年走向共和的国家的根本大法并通过审议。在目前的形势下,尼泊尔新宪法的制定恐怕难以按时完成。尽管如此,乐观人士还是寄希望尼共(毛)会证明他们的民主意愿,不会把政局推向危险的边缘,普拉昌达将会信守他遵守多党民主体制的诺言。
编辑 萧方 美编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