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支农
在欧元为自己增添些许“国家性质货币”的特性之前,其所呈现出的任何发展迹象都只能是有限的。
1999年1月1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宣告诞生,成为世界货币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今年欧元在迎来10岁“生日”的同时,欧元区大家庭也迎来了第16个成员斯洛伐克。
一方面,尽管欧元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但是经过10年的发展,欧元已经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另一方面,尽管欧元已覆盖了16个国家的近3.3亿公民,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还在继续扩大,但对于欧元国际舞台目标的实现,则难言利好。
换言之,它既没有像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预测的那样,进入灾难性的毁灭,也未能像很多人所希望的那样成为替代美元的新“世界货币”。但无论如何,欧元自诞生以来的这10年是值得纪念的,它的轨迹不仅见证了欧洲统一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发展,更演绎了国际金融体系10年的风云变幻。
在挑战美元中强身
作为欧洲一体化的标志,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欧元注定就是不平凡的。
从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各国领导人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定欧洲统一货币的时间表,到1998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正式成立,再到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发行并进入国际金融市场,欧元的出世不可谓不曲折。而在诞生之后,其命运更是遭到了很多人的怀疑,就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当时都曾预言“欧元存在的时间不会太久。”
显然,格林斯潘当时的判断错了。欧元并未倒下,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欧洲最初设定的四大目标,包括降低通胀率及借贷成本、促进欧元区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及就业、强化欧洲社会。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
但在这10年里,欧元地位的上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从欧元兑美元长期汇率趋势中即可看出。富有戏剧性的是,自投入使用到2006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欧元兑美元长期汇率走出了一个明显的“V”形,从1999年1月到2000年10月期间,欧元持续走低。这期间欧元兑美元从1:1.2跌至1:0.82,最大跌幅高达2%。1999年欧洲买进2000亿美元股票和债券并大量收购了多家美国公司,而在2000年虽然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明显的回升,但美国经济却有更为上佳的表现,欧洲资金流向美国的势头依然十分强劲。
从2000年1月至2002年2月,欧元兑美元进行了一段盘整期,汇率始终在1欧元兑0.9美元到1欧元兑0.8美元之间做箱体整理,而从2002年第一季度的汇率低点约0.85美元处,开始一路走高,直至2005年初达到1.367的阶段高点,最大升幅达到50%以上。随后,欧元在2005年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调整,汇率最低跌到1.168美元左右。但从2006年开始,欧元兑美元又再次进入了升值通道,而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了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元因金融系统的去杠杆化而重新获得了投资人的热捧。
即便如此,欧元在此次金融海啸中还是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由于欧元保护着不少较小成员国,使得它们不须像冰岛或匈牙利般惨遭货币贬值的危机,就像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指出的那样“欧元的庇荫,使不少企业不用再像以往般受到外币兑换率急剧波动的冲击。”而欧元在海啸中大幅减息刺激经济的做法,在以往当意大利及希腊等国还使用自己货币时,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用德国央行前行长蒂特迈尔的话说:“欧元之所以能对抗金融海啸,归功于独立的欧洲央行的成立”。
同时相比美国不断增加的巨额财政赤字,欧元区则大力控制着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债务水平不得超过GDP的60%,虽然在危机期间会束缚政府的经济刺激手脚,但从中长期看却有利于欧元的稳定。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07年转变了态度,认为“欧元替代美元成为储备货币,或者成为与美元同等重要的储备货币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解外困更需除内忧
诚然,在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欧元区享有低通胀和低利率、贸易和投资的大幅增长及金融市场的快速整合之利好,累计创造了1600万个就业机会,并在2007年取得了历史最佳的财政预算状况,赤字降到了25年来最低。但偏偏在此10年的当口,一场金融风暴把这个欧洲统一货币卷入动荡之中。
当年“落地”异常艰辛的欧元,已为它的第一个10年谢幕,发端于美国的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还是让人看到了欧元及其依托的欧洲经济实力上的不足:欧元区经济不仅先于肇始国美国陷入衰退,还在去年下半年美元贬值时,遭遇汇率被迫大幅调整,并引发物价飞涨。
随着市场不断去杠杆化,金融发达国家的资产价格下跌速度会加快。欧元将面临继续震荡的一年。而实际上,欧元背后所承载的远不止这些。虽然欧元没有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10年前预计的那样,“一旦全球经济震荡,欧元区即陷入分裂”。但不得不承认,弗里德曼所谓的区域内矛盾,在欧元“10岁生日”之际,引来了更多的关注。
欧元区的经济境况不仅在恶化,还呈现出各国间的增长差异越来越大,这给欧元带来的既有贬值压力、吸引力危机,还有怀疑者眼中的分裂威胁。
去年第二和第三季度,欧元区和德国的经济已经双双进入技术性衰退的局面:德国在该两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幅分别为负0.4%和负0.5%,而整个欧元区则为负0.2%和负0.2%。此外,欧洲央行目前预计今年欧元区的GDP增幅为负1%至0,最早也要到2010年才可能有所恢复。
始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无疑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伤害,并且看起来已经击中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欧元区在2009年伊始的经济数据又给了市场当头一棒。去年12月欧元区的制造业活动连续7个月萎缩,制造业PMI指数挫至33.9(该数字低于50表明制造业出现萎缩,数值越小说明萎缩程度越严重),远低于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34.5,更是该数据1998年公布以来的最低点。
近三个月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的态度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一改过去10年来对控制通胀的强硬态度,把目光转而集中在了刺激经济增长上。“欧元区经济会在2009年上半年继续恶化,预计欧洲央行将在第二季度前把基准利率调降至1%。”无论是渣打银行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还是法国巴黎银行全球外汇策略主管,都把欧元区的增长前景看得比美国糟糕得多,欧洲央行将意识到,不得不在今年降息到1%水平,这最
终会让欧元承压。
事实上,欧元区成员国对欧元的最大抱怨,就是欧元区所采取的欠缺灵活性的“一刀切”的货币政策,如果一个成员国的经济出现疲软,而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强劲,则欧洲央行也不能通过降息来帮助那个经济疲软的国家。即欧元的最大问题是,欧元区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无一致的财政政策。
由于欧洲央行作为区域统一货币欧元的发行机构,独立制定区域内货币政策,并对欧元区各国做出通胀率2%、债务GDP占比60%和财政赤字GDP占比3%等限制数值。而在实际操作尤其是危机期间,势必将对各国自身经济政策的调整形成掣肘。西班牙在其房地产泡沫破碎的过程中,几乎未能对其负能量进行任何减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连续未能达到欧洲央行所设目标数值而无法申请到更多灵活性。而包括意大利、希腊、葡萄牙等国在内的多国所希望采取的经济刺激规模也明显受到了欧洲央行财政赤字GDP占比上限的影响。
国际货币之路
对于前十年尚未完成的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版图之梦,欧元未来之路看起来依然漫长。美国人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欧元来影响甚至取代美元的地位,因此会从战略上打压欧元。这种打压可能不是针对欧元的币值,而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而以“百年不遇”的危机为起点的第二个十年,欧元究竟头顶着怎样的挑战?匹敌美元之路是否能够完成?
新成员的加入为欧元增添了新的难题。首先,在斯洛伐克之后,波罗的海三国也将于2010年成为欧元区新成员。这些国家原本经济发展状况就相对落后,并在本次全球经济危机中遭遇重大打击。“短板理论”的存在让人不能不忧虑,它们的加入将拖累欧元区整体竞争力,并继续拉低该区域本就不高的劳动生产率;其次,欧元带来的汇率稳定的确在本次经济危机面前,成为了比利时等国的“保护伞”,然而,在面对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东欧各国普遍存在的银行业过度开放问题时,缺乏中央财政支持的欧元将无能为力。
实际上,上述几方面说明的问题在于,欧元所标志的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是欧盟实现政治、军事一体化的必备条件,欧盟挑选距离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两月后2月28日开始启动其制宪大会,就是对这一点的准确注脚。而另一方面,欧洲政治、军事一体化又是欧元在国际舞台挺直腰杆与美元竞争、摆脱汇率被动调整境况的一个重大前提。
在欧洲政治、军事一体化之前,欧元仍然需要继续在难以平衡的货币政策灵活性、低经济水准新成员拖累以及缺乏中央财政支持的状况下艰难前行。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元在1999年1月1日是“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货币”发行的,而在欧元为自己增添些许“国家性质货币”的特性之前,其所呈现出的任何发展迹象都只能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