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轻言六方会谈“失效”

2009-06-26 10:02
环球时报 2009-06-26
关键词:失效六方会谈正常化

曹世功

朝鲜二次核试、宣布“绝不参加六方会谈”和与美“全面对决”,使六方会谈陷入危机,对六方会谈机制价值和作用的怀疑随之高涨。前不久,韩国总统李明博公开质疑六方会谈的有效性,建议召开除朝以外的五方会谈,集中反映出韩国对六方会谈的悲观看法。

不过, 六方会谈虽触礁搁浅,但其价值仍未可抹杀。六方聚首,六轮运转,历时四载,前所未有。作为终结半岛冷战体制、开启东北亚新局的一次大试验,其实际贡献有目共睹。假如没有六方会谈,朝核危机造成的冲击和动荡不知会严重多少倍。无论人们如何评说,六方会谈都注定会在国际政治史上占据重要一页。

六方会谈遭受重挫有多方面原因。美国不肯放弃对朝敌视、颠覆政策,缺乏政治决断,是酿成和激化危机的主因。朝鲜错判形势,迷信核武,频走偏锋,也是无疑的重要原因。朝鲜以外各方目标不一,也为朝鲜分化利用造成机会。日本不顾大局,抓住“绑架问题”节外生枝,干扰搅局;韩国政府更迭后对朝政策改变,也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各国对朝缺少深透研究和了解,对其拥核决心严重估计不足,导致政策失去主动性。种种教训导致挫败,但认真反思总结,会成为指导未来行动极为宝贵的借鉴。

六方会谈搁浅,启动朝美对话的必要性随之上升。朝核危机实质是朝美关系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美国出面消弭也是理所应当。更何况作为事主,朝鲜非美国不谈,要想解决问题,朝美对话成了当前唯一可能的选项。

朝美对话的结局显然既不会是成全朝的拥核心愿,也不可能任由美国贯彻“先弃核后补偿”的意志,而以朝美私下交易的方式了结危机似乎也缺少现实性。因此,美国率先做出放弃对朝敌视政策、推进双方关系正常化的政治决断,取信于朝;在此基础上,双方开始平等对话,共同寻求达成一项朝美建交与朝鲜弃核平衡挂钩和违约必究的方案,这或许会成为打开死结的一剂良方。

朝美会谈取得突破之后,最终仍要落到六方会谈。把朝美会谈喻为“入口”,六方会谈则是必经的“出口”。六方会谈的作用绝非朝美会谈所能替代。首先,朝核危机既是朝美关系问题,也是地区安全问题,与相关国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各国关注和参与理所应当。只有得到相关国家赞同和支持,朝美达成的协议才有可能落到实处。其次,朝美履行双边协议都需要切实、有力的外部保障。对美而言,需要分散履行协议的政治责任,也需要各国分担对朝补偿压力;反过来,各国参与促进协议落实,对朝也十分有利。再次,从程序层面看,停和机制转换是朝美关系正常化的必由之路,相关当事国的参与必不可少。从长远计,朝鲜半岛和地区和平稳定离不开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这一重大使命也只有在六方会谈框架内才有可能顺利完成。

六方会谈虽遭遇重挫而搁浅,但生命力犹在,其未来价值和作用仍可预期,断言其已经失效尚为时过早。对六方会谈成败的结论只有待朝核问题尘埃落定之后才能得出。对六方会谈的前景我们有理由抱有希望,拭目以待。▲(作者是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

猜你喜欢
失效六方会谈正常化
优势视角和增权取向的高校心理辅导实践与反思
用“正常化”战术攻克心灵堡垒
奥巴马任期内美国与古巴关系正常化诱因探析
三伏贴“失效”三大原因
大学化学实验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再生处理研究
战后改造与国家态度:德国的“正常化”之路
我们需要“与敌人共进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