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

2009-06-26 09:29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09年4期
关键词:香包庆阳庆阳市

薛 涛

地处甘肃东部的庆阳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周人始祖曾率族人“奔戎狄(今庆阳)之间”,“教民稼穑”,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这里更因环江翼龙,黄河古象化石的出土而闻名于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庆阳人民创造了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在诸多门类中,尤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工艺品最为绚丽多彩。

香包,古名香囊,又称荷包,俗称“绌绌”、“耍活”,是集刺绣,绘画于一体的艺术品。香包在庆阳已有千年历史。2001年在庆阳市华池县双塔寺塔体内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金代香包,这个香包通体由黄褐色织绵缝制呈一边平直的椭圆型,虽年代久远,仍艳丽如新。因双塔寺建造于金大定十年(1171年),距今830多年,香包至少与双塔同庚,故称“千岁香包”。

庆阳香包题材丰富,家养的牛羊猪鸡犬,野生的狮虎猴鹿兔,水中的鱼龙龟蛇蟹,树上的桃杏梨瓜果等等,均出现在香包构思之中。一个个小小的香包,表达了庆阳妇女美好的愿望,浸透着她们的智慧。

庆阳香包大体有五种类型一是头戴型,主要供孩子们头上佩戴,常用彩色布和彩线做成虎头、猫头,兔头及各种动物头型帽,端午节戴上以祛邪护身。二是肩卧型,一般以猛虎雄狮为图样,绣成头大身小,有爪无腿的老虎、狮子,缝在孩子衣服的肩上,以祛邪恶。三是胸挂型,这种类型样式繁多,内容庞杂,一般用双股彩线把香包连起来挂在胸前衣扣上,少则一两个,多则八九个,内容常为吉祥如意的动植物,表达妇女们祈福求安,五谷丰登的心愿。四是背负型,这种类型主要为“五毒背心”,刺绣有毒的蛇,蝎,蜥蜴,蜘蛛,蜈蚣五种小动物的图样,缝在孩子们上衣的衣背上。这些小动物本是有毒的,端午这天却要穿

在身上,表达了古人“以毒攻毒”的哲学观念和护身心愿。五是脚蹬型,多为飞禽走兽头型的图样,如虎头鞋,猫头鞋,蝴蝶鞋等。这种香包左右鞋双双对称,古以左为阳右为阴,寓古哲学阴阳平衡之理,取避邪护身,成双成对,并蹄腾飞之义。

庆阳香包以其古拙质朴,富有原始文化遗存和手法奇特而区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香包。一是浓郁的原生态文化气息。庆阳位于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远古文化积淀深厚,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香包形象中,大量蕴藏着人类童年期的多神崇拜和以“龙蛇虎鹿”等为图腾的原始文化痕迹,渗透着巫神文化和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观念。它们与同一地域下出土的原始文化完全一致,相互印证,保持着原始纯正的本色,具有原生形态工艺美术的古老质朴之美,靳之林先生称其为未被污染的“活化石”。

二是表现手法奇异多样。庆阳香包刺绣手法多变,不讲透视,不求比例,不讲形象,只求神似;夸张变形,幻化姿态;多变视点,随意创作。很多专业美术家认为无法理喻的东西,在庆阳民间艺术制作者的手中却合情合理地存在着,而且表现得那样淋漓尽致,情景交融。

三是比喻象征,托物言志。祛邪祈福,是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则是庆阳香包的主要表现手法。比如借老虎狮子的勇猛威武祛除邪恶之气,保护自身安全借鱼儿钻莲喻男女爱情借葫芦,石榴多籽,盼望多子多福;借大枣,花生,桂圆、莲子之名,取其谐音,寓早(枣)生贵(桂)子之义。

四是独特的香韵特征。庆阳是中国医学鼻祖岐伯的故乡,因黄帝与之坐而论医,遂有《黄帝内经》名世,所以这里是中华医学的发源地。传说岐伯在世时,教民将配制成方的中草药盛在用布做成的袋子里随身携带,以达到防疫驱瘟、强身除邪的作用。这一做法今天仍然保留在庆阳香包的制作中。所以,庆阳香包除形态艳丽之外,还随风生香。“香”是庆阳香包绵延千年的灵魂。独特的香韵特征使庆阳香包成为世界民俗文化艺术园地中的一支奇葩。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庆阳香包艺术的大博览,大人送小孩,晚辈送长辈,姑娘送情哥,香包成为庆阳人互赠吉祥,渴求幸福,传情达意的美好化身……随着时代的变化,庆阳香包制作已不再受时令季节的限制,开始变成商品,走向市场,并逐步形成产业。

庆阳香包以独特的文化内涵,造型手法和香韵牲,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国内外专家们的一致赞誉和肯定,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薄一波为庆阳香包题词“庆阳香包甲天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民俗学专家靳之林先生多次来庆阳搜集研究庆阳香包。2002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市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2008年9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正式将庆阳市命名为“亚洲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名城。

责编彭庆阳

猜你喜欢
香包庆阳庆阳市
中秋节
Our Best Friend
端午香包
燕昱 庆阳北石窟 油画作品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庆阳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初探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
萌萌鸡小香包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庆阳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