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晓兵
长镜头的运用
运用长镜头纪录事件过程是电视纪录片的根本手段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镜头几乎成了纪录片的代名词,因而长镜头运用得好坏是决定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摄像机好比观众的眼睛,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观察、感受所发生的一切,这种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正是纪录片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例如,在2004年荣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政府奖的纪录片《一个人的医院》中,考试的那一段长镜头特别耐人寻味。老刘在参加全国“执业医生资格证”考试时在考场内左顾右盼,被监考老师发现,这段长达3分钟的镜头有力地表现了画面主体复杂的心理变化。在运用长镜头时,应尽量透过平凡的生活表象揭示出深蕴其中的哲理。
但是,拍摄纪录片时不能滥用长镜头。在一些纪录片里,无休止地运用长镜头,缺少必要的甄选。尽管镜头很长、声音完整,但拍摄角度、景别、视域了无变化,始终处于机械的被动运动中,既无起伏,又无变化,更无目的,任由镜头“流”下去。这种自然主义的镜头语言应该极力避免。纪录片所采用的长镜头应是综合运动的长镜头,其特点是纪录生活流程相对完整,特别是事件的来龙去脉应得到较为清晰的交代。表现在画面效果上,综合运动长镜头的视角、视点、景别、景深等是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中的,它突破了纯客观纪录的局限,充分运用构图、光线、色彩等造型元素增强镜头的美感。画面在时空里的转换自然,不矫揉造作。相反,偶尔画面的不规范强化了内容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采访及同期声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为避免镜头组接而造成的同期声效果的中断,在制作前期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有目的的录制一些连续的环境声等现场音响,以便在进行镜头组接时将断离的同期声变为连续的同期声。在2008年荣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政府奖二等奖的纪录片《庄稼汉》里,同期声几乎全是连续的,牛叫声、流水声、犁地声、风吹稻田等环境声大大增加了观众的现场感。尽管事实上作者要表现农家四季的变化,镜头内容跳跃性很强,但持续的同期声、现场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镜头转换带来的割裂感,使人感到整部片子浑然一体。当然,在运用同期声时要注意声音的选择,如果声音过于杂乱且游离于主题之外,不仅起不到好的烘托作用,反而让人觉得嘈杂,影响收视效果。
除了合理运用同期声外,采访也是纪录片强化现场感、真实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纪实性的纪录片由于主持人的参与使采访形式呈现多样化。但由于时间限制,因而需要作好充分的采访准备,精心选择采访对像,并认真设计问题。对于一般的纪录片而言,采访提问应该是开放式的,如话家常的聊天式采访更易于捕捉到人物的真实想法。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纪录片是不允许有侃谈式的采访,因为侃谈式采访表面上轻松自如应答如流,实质上是空洞无物,没有信息量,起不到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解说词的运用
纪录片解说主要起到引导观众、补充画面的作用。一部专题片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对解说词的忽视,而是对解说词的过分重视,或者由于解说词先行所致。在纪录片中,解说词决不可以取代镜头语言和被采访者。事实上,一段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同期声比空洞的解说词要生动、精彩、深刻、可信得多。因而,解说不应该太满,只在画面转场和必要的地方做出画龙点睛的说明。
在运用解说词时,要充分考虑到电视解说词的特点,既要浅显易懂,又要朗朗上口;既要精练深刻,还要充满感情,尽可能做到口语化、通俗化。优秀的纪录片绝不是靠解说词的华美来取悦观众。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在老一辈人眼里,山林是有魂灵的;而在青年人眼里,山林不过是山林。”简短的一句话,传神地将两代人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说得通脱透彻,这句近乎白描的语言巧妙地把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融入平静客观的陈述中。而一些纪录片从头至尾充斥着喋喋不休的解说词,将现成的思想强行灌注给观众,使观众失去独立鉴赏的乐趣。
剪接与编辑
从剪辑的角度讲,电视片的构成因素有三:画面、运动、镜头的连接。其中,画面是电视片构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它是视觉信息的载体;运动是电视片构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运动也就没有电视片可言;画面的连接即剪接,是影片构成的另一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纪录片与其它节目在编辑上的最大区别是:少用甚至不用特技。纪录片一般采用的只有传统的叠化、定格、慢动作、淡出淡入、隐黑闪白等几种手段,所以,在制作纪录片时要努力通过镜头以及镜头之间的蒙太奇艺术效果来震撼观众。当然,我们可以对个别镜头进行特殊的组接或特殊处理,进一步改变对画面的处理,产生更优秀的画面组合。
(作者单位:衢州广电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