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美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06-02
摘要: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是高校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为教学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丰富情感,提高审美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内容与形式,直接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审美标准。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情感体验音乐要素审美能力
音乐是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感染人。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即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音乐欣赏具有普遍性,无论是音乐专业学习者或非音乐专业学习者。在欣赏音乐过程当中,都能有所体验,只是感情体验的深度与广度不同,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差异,所欣赏的角度不同而已。在高校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有了一定的深度,音乐欣赏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欣赏的深度还不够,甚至对音乐有种模糊的概念。他们急于想了解音乐而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那么在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通过欣赏课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审美能力就是其最佳方法,最佳渠道。那么,在高校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发学生欣赏音乐来提高教学效果呢?对此,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通过理解音乐要素的表现来欣赏,鉴别乐曲
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不能泛泛而谈,淡淡而听,而是在欣赏一首乐曲时,应从音乐的本体出发,既从音乐的表现手法——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音区、织体、和声、调试、调性、曲式结构等方面来分析、理解乐曲。实践证明,在欣赏课上,空洞的理论讲解,其收效甚微。而从音乐的本位出发,从认识音乐的组成元素去分析就能达到举一反三,找到音乐的切入点,把学生引入音乐的殿堂。因为音乐欣赏课的上课时间、学生的欣赏时间和内容是有限的,而在课外的欣赏则是无限的。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内部去,理解音乐组成要素,就能使学生在课外的欣赏无限延展。
例如,引导学生认识旋律线。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说明旋律的重要性,旋律作为音乐表现手法中最重要的一种要素,在音乐欣赏中占主导地位。旋律线是曲调在运动过程中,由音高变化而形成的起伏线条。旋律线与感情的起伏和语言声调的抑扬顿挫密切关联。例如:1、同音进行,其线条较平,如果与多变的节奏相结合,会造成紧张,强烈、推进的效果。讲解之后接着听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让学生自己找出同音进行出现在旋律中的那一部分。然后分析说明。表现解放军勇往直前、锐不可挡的英雄气概。2、上行的旋律富有朝气、善于表达积极向上,坚定有力的情绪。听赏乐曲《毕业歌》,接着提问上行级进出现在那一部分,其表现的是什么情绪,当然,每个学生感受到的各有差异,应该承认每个学生感受的都不是错误的,最后引导总结,《毕业歌》中上行旋律线,是以强烈的语气向自身提出充满责任感的质问,疾呼,反映了青年的爱国热情。3、下行的旋律线一般与力度减弱、紧张度缓和、情绪低落相联系,善于表达平稳、深沉、思念和悲痛的情绪。例如《松花江上》下行凄惨的音调,令人肝胆欲裂。
这样层层盘剥。把音乐的基础知识,基本要素一点一滴地,耐心细致地讲解给学生,通过欣赏实例来提高其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涵。让学生感到其离音乐很近。其丰富的表现就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从音乐的本体领会乐曲的深刻思想内涵及乐曲所展现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通过情感的体验来提高欣赏水平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在音响的运动过程中,情感体验的艺术。音乐中隐含着丰富的感情内涵,因此,准确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情上的直接体验。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让学生通过一些歌曲,乐曲的聆听、比较,使他们能够辨别各种不同情感、不同风格的音乐。为了更深入地体验各类作品的感情内涵,在教学形式,内容上要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领悟能力,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情感升华。心灵净化,达到培养审美的目的。
三、通过了解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帮助理解乐曲内涵
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
在教学中,教师简单地对作者的生平、乐曲的创作背景等作介绍,以便学生理解音乐内容的逻辑关系,把这种理性的认识真正融注于感知音乐,体验音乐情感之中。所以在音乐欣赏课中,要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理解音乐作品产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找到作品欣赏的切入点,帮助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四、通过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曲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创作了具有深刻内容与重大社会意义的音乐作品,音乐欣赏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中外优秀音乐艺术作品的赏析。教师在选择作品时,即要考虑到音乐作品体裁的形式,风格的多样性,还要注意作品的可接受性,艺术性和思考性。
1、欣赏外国音乐作品。外国音乐作品,特别是一些大型交响乐、协奏曲和圆舞曲,为学生展示了音乐发展的巨大空间,在欣赏其音乐作品时,得到一种震撼、深度的感情体验。从中学生能感受到典雅、高贵的风格。获取高水平的情感体验。
2、多欣赏民族音乐。我国民族音乐一直在音乐之林中占居重要位置。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剧音乐和民族器乐等五大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音乐表现形式,欣赏不同的民族音乐,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做的。我国北方的民族音乐多以粗犷、豪放为主基调,江南一带则以婉转、细腻为特点;苗族的秀美、悠扬,藏族的雄浑高亢。让学生欣赏这些色彩绚丽的民族音乐。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积极上进,顽强勤奋的风格。
3、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一些贴近他们时代,健康的音乐作品,易使他们获得情感体验。音乐欣赏课在高校的对象是青年学生。他们生长在信息社会。现代文明正高速地向前发展,现代风格的强节奏,强音响的音乐,像麦当劳快餐似的被学生所接受。流行时尚是青年学生追捧的字眼。因此。在课堂上可以穿插小部分思想健康,艺术价值高,学生所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这些音乐深受学生的喜欢,易与学生取得共鸣,更能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通过欣赏这一题材的音乐作品,使师生之间得以沟通,学生容易喜欢老师,从而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学。
综上所述,在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不能是单一的欣赏教学。应该拓宽思路,从理解音乐要素,丰富的情感体验,了解乐曲相关的文化知识等方面进行音乐欣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让他们了解不同乐曲所反映的民族特色、时代风格。地域特色,爱国情怀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个性才能,为完善大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培养多元化、多情趣,具有创造力、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