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旅游发展障碍之心理透视

2009-06-25 02:20黄载杰
魅力中国 2009年7期
关键词:旅游者大众心理

黄载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168-02

摘要:地质公园建设发展已近10年,推动了该系统工作,丰富了地质公园旅游的功能取向,然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因此造成地质公园建设系统的非良性循环。本文因此在旅游者心理层面上探讨了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认为“地质词汇的深奥感”、“放大的保护性”以及“单一的科考功能”暂时屏蔽了地质公园旅游的心理认知,由此形成偏见影响了旅游者对地质公园的出游选择,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关的应时建议。

关键词:地质公园旅游心理障碍

引言:

地质公园(geopark)一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1999年创立,正式提出“创建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地质遗址全球网络,将重要地质环境作为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予以保护的地质公园计划”。我国是较早重视地质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原地质矿产部于1995年就颁布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将建地质公园作为地质遗产保护区的一种方式出现在部门法规中。截止2007年,我国各省、区、市共有138处国家地质公园,其中18处入选世界地质公园。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着手建立了一些省、市、县级地质公园,为我国地质公园网络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但随着地质公园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许多问题已经慢慢浮出水面,如地质公园运营机制如何明晰、地质公园权位归属确定、地质公园旅游为何如此艰难等等。特别在地质公园旅游层面的问题出现使许多地质公园在建园时热火朝天,运行时却无人问津,或者造成许多旅游者游访了地质公园后竟然不知道所旅游的地方是地质公园这样的尴尬状态。地质公园旅游发展问题何在?路在何方?本文因此作出探讨。

一、问题分析

(一)、地质公园旅游的地质主导心理暗示屏蔽了其旅游功能

“地质”成为障碍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在出游选访地范围内。地质公园难以首次入围。众所周知,当代旅游发展以大众旅游为主要特征。观光、度假和团队出游依然成其主要目的和方式。“地质公园”旅游未能占领多数旅游者的心理视觉,因为从认知层面来看,“地质”一词倾向深奥和玄虚之感,普通大众心理却已被喜闻乐见的其他旅游目的地填充,如华山、黄山、峨眉山、五台山、游乐园、海滨度假区、某某民俗村等等,它们作为单个景观资源点已经远远超出了为其冠以某某地质公园的名号。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年轻姿态。大多数旅游者心里旅游目的地的储存量和认可度都还大大倾向于指向性明确、景观性经典的狭窄旅游对象。这从目前旅游出访线路和旅游后分享便可轻易看出。如目前国内旅游线路的组合、连接点依然难寻以地质公园为对象,即便是地质遗迹独特而丰富的旅游目的地,更多的也只是以该旅游区或地质公园内的某个著名景观点为其接力。而就旅游后分享方面。多数旅游者对回答“这趟旅游都去了哪些地方?”这些问题时。答案往往都很直观,如去了五台山,而不是五台山地质公园,去了张家界而不是张家界地质公园,去了大石围天坑而非乐业、风山地质公园……。这些行为体现使地质公园一直难以取得与其他旅游度假区或景区公园的平等旅游认识观,大大掩盖或逼窄了地质公园旅游的发展空间。

(二)、地质公园旅游保护原则的心理认知放大

地质公园建立的主要依据是:具有稀缺性的、典型性的地质遗产、自然景观特色明显、地区民族气息浓重等。虽然近来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原则是把保护和开发并重,以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为原则,但长期的人类知识接收结果却体现出地质公园开发和保护的不可平衡性,即人类普遍形成了地质公园的保护使命,认为地质公园建设其基本职责便是保护区内稀有的地质表征。保存典型的地理发展脉络系列。以便人类探寻宇宙发展奥秘提供线索。对其进行开发并加大其旅游功能因此难以取得认可,且难以撼动大众旅游者的旅游心理认知。当今旅游者多数人以放松心情、调解压力为主要目的。极大释放工作上生活中积累的所有烦恼和苦闷以达到舒缓身心,提高自身工作和生活的积极精神状态。因此,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毫无顾忌的心理占据了大部分旅游者的欲望需求,对具有保护属性认识较浓重的旅游目的地则不易予以选择。地质公园保护属性的偏重认知阻碍了其旅游发展的步伐。

(三)、地质公园科考知识特定区的心理偏见长期存在

地质公园以“地质”最先为人所知,由此为人们作了线索推敲。首先,大众旅游者对“地质”的了解极为缺略。引起了心理认知指导为他们提供了十分模糊的地质公园心理图示,大概会包括几个构造要素:第一,地质公园内的山形构造;第二。其中的石头和土壤;第三,区内动植物遗存的稀缺体现。整体影现出知识要求较强、科考目的较理想的一个地域,对地质公园为公园的认可早已被地质认知所掩盖,至少得出的“地质公园”与一般的游乐型景点旅游公园有质的区别:地质公园体现出更多的认知、科考、保护的功能,而其他游乐景区却普遍给人一种嬉戏、度假、松弛等的心理感知。因此,地质公园旅游之“公园”属性和“旅游”功能推广一直未取得明显的成效,这不可否认与当代大众旅游者的心理推知的地质公园并未成真正的旅游公园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地质公园旅游的心理认知关键词汇主要有:地质、静态、知识、科考、保护、景观等,而当代旅游所追求的效果是:松弛身心、娱乐参与、动静结合、无所负担、无所知识要求等,对两者的衡量得出了地质公园的游后风险效果:看几座不知所然的山川、几处不知所云的岩石构造、几种似乎和一般植物并无区别的树木,全程仅看不参与无深刻的体验效果,同时地质知识充斥双耳,加重了认知紧张,游完全程整个身心对地质公园的保护责任意识非但未能缓解压力,相反为游客似乎套上了一个枷锁。整个过程对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环境的保护意识时时进行自我提醒,对旅游者所求的毫无顾忌、全然放松需求形成了反差。因此,人们现今尚难以把在海边躺着摇椅借靠遮阳伞看书度假,在民族村跳着竹竿舞和村民嬉戏、在游乐团和孩子们一同追逐游玩、在河湖中大胆裸体与自然亲密等休闲和完全放松的图景置于地质公园之内,即便这些图景在地质公园之内完全存在。这说明目前地质公园旅游推广尚未取得应有的效果,人们对地质公园在心理认知上依然存在上述三点主要偏见。

二、方法与建议

地质公园旅游在内容、属性和功能上分别给人的提示是地质、公园和旅游,但大众旅游者的心理认知已经被地质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其公园属性和旅游功能的感知几近屏蔽于地质光环,因此导致了地质公园给大众以地质意味浓重的、知识要求高、保护意识强的整体园区。而非公园的区域感知,极大程度上左右了游客对地质公园作为目的地的出游选择。而这同时测度出地质公园建设的年轻姿态和地质公园旅游的超前发展动作。因此基于这样的

思考,从大众心理层面上寻求较好的推广地质公园旅游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继续坚持地质公园旅游的工作推广

地质公园的年轻姿态决定了它目前存活的发展困难,但这并未阻碍地质公园及其旅游的未来发展空间。大众旅游者对地质公园的心理认知随着地理知识的大范围普及以及地质公园旅游的全面推广势必取得不断积极的转变,这可以旅游在国内国人的心理认知接受的转变做鉴。旅游在八、九十年代前仍然是被作为一种骄奢懒逸、不思选取的惰性行为,但随着时代进步,休闲逐渐被感知为生活的必要,充分的休闲活动对调解人们身心显著的效果不断显现,旅游活动以大跨步走进了千家万户。地质公园旅游与一般旅游活动体现有所差别,但其内许多震撼人类心灵的自然景观一方面迎合了大众旅游者求秘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满足了大众较高的视觉欣赏。地质公园保护属性的目前放大的心理感知其实是相对于当代人们逃逸平常工作生活压力的毫无束缚的旅游观反衬,随着全球人类知识素质等全面不断提升,自然保护意识势必转化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取向和美好的心理分享感知,因此。地质公园旅游工作的坚持推广对改变和提升旅游者目前的对地质公园的存留偏见具有重要作用。

(二)、地质公园建设应规划多种旅游功能区

针对地质公园给大众旅游者单一地质景观的视觉传递,为丰富地质公园旅游的体验项目,多层次多级别的调动旅游者的感官参与,以取得地质公园旅游的深度体验效果,突破旅游者对地质公园静态自然景观展示的大众心理认知状态,地质公园建设应考虑完善其旅游功能分区。不同类别的地质公园根据其特色和范围划定出游乐参与区、休闲度假区、学习科考区、探险求知区、核心保护区等等。如可在游乐参与区设计旅游者与本地居民共欢同歌的娱乐项目(跳竹竿舞、走长板鞋、学习民族歌舞等)、设计地球发展古迹环境让探奇舶旅游者前去领略古朴的生存状态。在地质公园门口或地质博物馆周边设置一些与学习地质知识或保护自然环境相关的参与性活动设施,如可设计迷宫,每一个端点停放一个重要的地质年代和相应的典型动植物代表,并附说明当时的山海变迁。使旅游者最终能按地质年代时间顺序找出正确的路线;而在保护自然环境活动设计方面可从食物链层面切入,利用高科技把动植物种类调入食物链物种库。按照食物链能量流动规律,使旅游者参与选择不同时期的食物链平衡,根据环境说明排选出最佳的动植物食物链平衡状态。在休闲度假区可按地质公园特色和功能分区设计出阳光沐浴、森林氧吧、湖区荡舟、海边逐浪、河川漂流、古村漫步等环境线路。使人们以一种置身于物外的情境享受自热和人类漫长的历史馈赠。

(三)、地质公园旅游推广打好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两张震撼牌

地质公园发展有其建立的依据和属性本质,即“使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主体,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一个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的特定地区,组建成以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学旅游。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一种自然公园”。一定程度上讲,地质公园便是集中了典型的反映地理发展脉迹的以及自然景观中震撼人类视觉的风光美景地域和反映人类民族多样文化色彩的古典现实展示存留区。因此地质公园建设和宣传要始终围绕丰富震撼人心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瑰宝色彩,以此形成并反衬出现代都市人生活中严重缺乏的返璞归真的自然和人类原始图景,进一步在心理层面上激发他们对地质公园的旅游向往。

三、结论

地质公园旅游发展障碍因素当然不单在旅游者心理层面上的偏见认知,地质公园旅游接待设施、解说系统以及项目丰度上都或多或少的影响旅游者对地质公园的出游选择。但就心理层面而言。地质公园旅游因其地质玄虚性和深奥性、自然保护认知放大性和科考功能单一感知性大大阻碍了地质公园旅游功能的实现,因此坚持加大大众地球地理知识的普及和地质公园旅游推广、迎合旅游者心理需求设置多样的地质公园旅游项目、凸显宣传好地质公园丰富绝美的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两张震撼牌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旅游者大众心理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心理小测试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大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