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重点讲解及训练

2009-06-25 08:43李水兵冯铁骑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实词虚词辛弃疾

李水兵 冯铁骑

【重点解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考生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语,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子的意思。阅读文言语句,要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能用现代汉语阐述句子的大致内容。备考时,掌握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特殊句式以及一些固定句式,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理解能力。

一、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主要内容。

通畅朗读,断句停顿;常见文言虚词、重点实词、语句的理解与翻译;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即要求考生依据试题的要求,从所选文段中摘录句子或概括出试题所要求回答的内容,诸如选文的主要观点、内容、中心句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段中心,它是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对所述事件或所说明的道理进行整合与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所设的题目要求明确,范围确定,答案暗含在选文中,只要在整体理解全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就能作出合乎题旨的答案;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透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有的较直露、有的较含蓄),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即作者在叙述某一事件或阐述某一道理时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文内容。

文言文阅读题所选用的文段大多在300字以内,内容涉及古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不阿、执法如山、志廉行端品行方面的事迹,和古人相夫教子、事亲至孝、爱国效忠、扶危济贫方面的事例。大多为记叙类作品,且暗含当代社会的热点,体现和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典范的、传统的名家名文或选段。

三、文言文阅读题的题型和侧重点。

1.客观题: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侧重于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句义的理解。

2.主观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评价表述题等,侧重考查朗读停顿、背诵识记、文言虚词的辨析、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层意)、概括文段中心。分析、概括并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创新观点的陈述、相关内容的迁移与拓展等。

四、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方法。

明确试题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准确作答。即在解答词语含义类试题时,要明确考查的角度。首先判断所考查的词语是实词还是虚词,如果是实词,是否是古今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如果是虚词,在掌握词语含义的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用法,确保所答的内容符合题目要求;在翻译句子时,开始就要明确句中重点,要掌握的实词、虚词的含义,然后考虑句中有无特殊的文言句式、修辞方法;在理解文义时,要对原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结合语段中的重点词句作答,切不可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在谈对句子的含义或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时,要注意结合作者的观点或思想倾向。此外,语言表达要完整,做到文从字顺。

【考题精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余谓侯①本以中州隽②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③。齐虏巧负国④,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⑤,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⑥,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⑦,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幕府⑧。顷赖士祸作,自潭⑨薄于江西,两地震惊,谈笑扫空之。

(选自洪迈《稼轩记》)

[注]①侯:指辛弃疾。②隽:才智出众。③南邦:指南宋。④齐虏巧负国:指张安国降金。后文“赖士祸作”指赖文政发动武装暴动。⑤毚(chán)兔:狡兔。⑥间(jiàn)关:崎岖辗转。奏:通“走”。⑦用是简深知:因此被皇帝察知。⑧“入登九卿”三句:指辛弃疾曾担任的职务。⑨潭:指潭州。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诵节奏。

懦 士 为 之 兴 起。

2.解释文中黑体字的意思。

谓:________顷:________薄:________

3.下列对画线句子“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亲自从五万金兵中捆缚了五十个骑兵出来。

B.辛弃疾赤手空拳带领五十骑兵冲入五万金兵中,擒获叛徒张安国。

C.辛弃疾带领五十骑兵从五万金兵中逃脱。

D.辛弃疾仅率五十骑兵就从五万金兵中擒获叛徒张安国。

4.选文围绕辛弃疾的军事才能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5.选文刻画了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英雄豪侠形象,其中描写辛弃疾率领部下日夜兼程急行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辛弃疾面对暴乱的严峻形势却能指挥若定,尽显大将风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文段选自课外,第1题考查的是考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文言断句有“按词语断”“主谓之间断”和“按结构关系断”三种规律。考生只有在正确理解全句各词语含义的情况下才能正确作答;第2题考查考生平时积累的文言知识,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的能力。解释实词时,要考虑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通假字,并联系上下句来理解。解释虚词时要辨析词的读音、词性和语气;第3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联系文章对句子进行深入理解,并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第4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答题时要对文章内容作准确概括;第5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1.懦士/为之/兴起2.称(或认为)不久逼近(或靠近、迫近) 3.D 4.勇擒叛徒张安国;平定赖文政武装暴动。5.至通昼夜不粒食谈笑扫空之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乙]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恣肆,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选自曾巩《墨池记》)

1.请解释下列黑体词的意思。

(1)不盈期月盈:________________

(2)尝极东方极:_____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说明[乙]文中墨池的位置和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王羲之取得成功的原因。(用原文回答,不少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是介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你知道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吗?后人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评价他的字,你能把这个成语写出来吗?

尊称:____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管仲、隰(xí)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选自韩非《韩非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思。

(1)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从:________

(2)春往冬返返:________

(3)乃放老马而随之乃:________

(4)遂得水遂:________

2.下列黑体的“之”与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老马智可用也

B.冬居山

C.乃放老马而随

D.夏居山

3.“冬居山之阳”的“阳”指山的()

A.北面B.南面C.东面D.西面

4.管仲等人迷失道路后又寻找到道路,是由于________(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原因)。

三、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列黑体词的意思。

(1)亭亭净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名之不可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莫能肖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体兼彩,而极于色此用武之国,而其主能守

B.纯情韵胜皆美于徐公

C.花富贵者也辍耕垄上

D.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子好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5.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香味:莲——__________;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_______的品性。

猜你喜欢
实词虚词辛弃疾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