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红树林的引种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

2009-06-25 11:13许加意朱燕琳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4期
关键词:红树林发展对策

许加意 朱燕琳

摘要通过对苍南县红树林的栽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苍南县红树林发展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红树林发展和保护对策。

关键词红树林;引种栽培;发展对策;浙江苍南

中图分类号S7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207-01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线潮间带或周期性海潮能够到达的入海河流中生长的一种常绿木本植物群落,它倚海而生,潮涨而隐,潮退而现,是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素有“海洋森林”之称。红树林是世界四大海洋保护生态系统之一,发挥着清污、促淤、抗风、消浪、固堤的作用,具有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防治近海海洋污染及保护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1苍南县红树林的引种栽培现状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与福建省福鼎市毗邻,是浙江省的南大门,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县,海洋经济在该县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苍南县位于东经120°07′~121°07′,北纬27°00′~27°36′之间,全县陆域面积1 261km2,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千米,海崖线长168.8km。苍南县红树林的引种栽培历史悠久,1958年在龙港镇白沙象岗滩涂引种红树林2万株,长势良好;20世纪60年代在沿浦镇下在村等地引种推广成功,建成成片3m多高的红树林6.67多公顷,由于文革时期疏于管理,没有保存下来。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苍南县加大了红树林的引种栽培力度,把红树林的推广栽培作为沿海防护林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来抓,在龙港、赤溪、沿浦等乡镇集中营造红树林,目前全县共有红树林面积逾66.67hm2,赤溪1998年造的红树林有2.5m高,树冠达2.0m宽。龙港湿地保护小区现有红树林面积达53.33hm2之多,其中2000年造林6.67hm2,2005年造林24.67 hm2,2006年造林3.33hm2,2008年造林21.73hm2,是浙江省目前红树林造林保存面积最大的一片,也是全国红树林分布较北限的一片。

2苍南县红树林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造林用地落实难

红树林的宜林地往往也是滩涂养殖、海涂围垦的适宜地,红树林宜林地与海涂养殖、围垦的争地矛盾尖锐。解決红树林用地问题,是红树林发展的关键。

2.2受海涂围垦、渔业生产等人为因素及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

由于红树林大多种植于近堤的滩涂,在海涂围垦时,红树林往往首当其冲遭到破坏;红树林适生区往往是滩涂养殖的良好场所,农民在海涂养殖时往往以牺牲红树林为代价;沿海居民赶海等活动过于频繁,导致红树林遭破坏的情况也较为常见。红树林胎苗在长根初期最易受到沿海地区台风、暴潮的破坏,新造红树被潮水冲走的情況较多;少数年份强冷空气的偶发会使红树林幼苗遭受冻害。因此,红树林屡种屡毁、屡毁屡种,造林保存率极低。

2.3发展资金短缺

红树林造林难度大,管护成本高,一般需要4.5万元/hm2以上,苍南县有互花米草的地段营造红树林甚至达到近万元。红树林是生态公益林,需要政府的全额投入才能保证建设的成功,但目前政府投入水平不能满足造林管护的需要。

2.4社会对红树林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不足

由于苍南县红树林面积少,现有林又多系引种,因而社会各界对红树林了解甚少,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强,当地政府保护、发展红树林的积极性不高。

3苍南县红树林资源保护发展对策

3.1加强宣传,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目前,许多人对红树林认识不足,对其生物多样性功能更缺乏了解。建议通过各种宣传渠道(电视、报纸、公益广告等),结合每年2月2月“世界湿地日”,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红树林的基本知识,使当地群众充分认识红树林特殊的生态功能及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红树林的法制宣传,使群众自觉地保护红树林。

3.2制定发展计划,保证投入

苍南县根据《温州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温州市林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已经把红树林发展与保护作为今后林业发展重点内容之一;根据《浙江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温州市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规划》把红树林作为防护林体系第1道防线建设。今后5年,苍南县将以鳌江口为中心,以其他小地块为补充,在防护效益和景观效果明显的地段优先发展和保护红树林466.67hm2,在苍南县鳌江河口建成一个红树林发展保护示范区。同时,根据当前苍南县沿海的劳动力价格和物价水平,红树林建设管护投入4.5万元/hm2;国家、省2级财政投入2.25万元/hm2,县政配套2.25万元/hm2。市林业局将在每年度林业发展资金中优先安排专项,用于示范林建设。

3.3严格执法,加强林地管理

近年来,随着沿海开放的实施,苍南县沿海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使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乱批滥占红树林林地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红树林林地资源的流失,对沿海生态环境构成较大威胁。因此,各地在进行基本建设时,应当以不占或者尽量少占林地为原则。确需占用征用林地的,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依照程序进行报批,未经林业部门审核同意的,土地、海洋等行政部门不得受理建设使用林地的申请。

3.4科学种植,加强保护管理

科学种植,一是造林地必须选择较为隐蔽的海岸、有屏障的港湾口及平坦的海滩江涂;二是种苗采集应选择苍南县本地和福建省福鼎抗寒能力强的秋茄为母树;三是推广容器苗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四是适当密植,早日郁闭;五是加强幼林管护,确保保存率;六是开展红树林不同立地条件、配置方式、互花米草分布地带造林、与水产养殖结合、红树林新品种引种等科研活动。

加强保护,一是将现有红树林纳入沿海基干林带的保护范围;二是林业主管部门将积极与海洋渔业、环保及当地政府协调,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红树林保护小区;三是在有大面积人工红树林分布的地段,如苍南县鳌江口南侧成立红树林管护区,通过吸收当地群众参与,加强管理;四是杜绝毁林围塘的情況发生,对违反规定的,将依照林业、海洋、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五是严格依照《海域使用法》有关规定,审批各项围填海工程,妥善处理围垦工程和红树林用地之间的矛盾。

3.5加强科技投入,提高造林成活率

在海滨滩涂上造林完全不同于陆地,陆地造林可通过浇水、施肥等措施来改善苗木生长状况,而在滩涂上造林,则要通过对红树林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充分了解滩涂的生境条件,做到适地适树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投资力度,为科研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对红树林群落的结构、功能、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同时尽快组织沿海各乡镇的林业技术骨干参加红树林有关知识培训或讲座,交流各地红树林造林经验,就有关疑难问题开展讨论,以便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参考文献

[1] 廖宝文,仲崇禄.我国沿海红树林发展设想[EB/OL].(2005-6-15)http://www.gdaec.com.cn.

[2] 林鹏.中国红树林生态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红树林发展对策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红树林为何能在海水中生长
走过红树林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河口植物 红树林
红树林的传说
红树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