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怀山
摘要分析了寿县水稻、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消长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以期为指导相关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消长变化;安徽寿县
中图分类号S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149-02
根据寿县历年调查和测报结果,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进行系统分析,初步掌握其消长的原因,以期为寿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提供相关依据。
1水稻病虫害
1.1水稻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水稻上最主要的病害,通常被人们称为水稻的“癌症”,一旦发生,损失惨重,一般损失都在30%以上,严重田块甚至造成绝收,寿县常年发生面积在1.33~2.00万公顷左右。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抗病品种逐年推广,该病的发生呈直线下降,最近几年,该病几乎已经绝迹。
1.2水稻稻曲病
稻曲病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水稻上的次要病害,只在少数感病品种上零星发生,但是到90年代末期和2000年以后,随着优质稻推广,特别是两优系列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该病的发生逐年上升,现在已成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如2008年,寿县发生稻曲病近3.33万公顷,稻曲病不仅影响稻谷品质,而且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
1.3水稻螟虫
二化螟、三化螟的发生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三化螟的发生下降更明显。以前三化螟在寿县部分迟熟稻上发生严重,大发生年份可以造成迟熟水稻的绝收。如1994年前后,寿县小甸等乡镇的遗传工程稻因受三化螟的危害而绝收。但是进入2000年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年,三化螟的发生下降非常明显,甚至在田间都查不到三化螟。至于三化螟发生下降的原因,有不少资料认为是三化螟卵块孵化期与水稻敏感生育期不吻合造成的,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三化螟的单食性和越冬场所的单一化造成的。随着粮食生产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农民的复种指数在逐年提高,相应地空闲田、板茬田面积也逐年减少,这非常不利于三化螟幼虫的越冬存活,从而造成三化螟的发生逐年下降。
二化螟的发生也受到同样的影响,但由于二化螟的食性较杂,其越冬场所也较多,如可在茭白里越冬等,因此二化螟受此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二化螟以前在寿县都是1年发生2代,而现在是每年发生不完全3代。这又引起了二化螟发生的另外变化,过去二化螟都是以2代老熟幼虫越冬,现在是既有2代老熟幼虫越冬,又有3代的低龄幼虫越冬,由于二化螟的越冬虫龄个体差异较大,造成第2年的发生期不整齐,发生期拉的较长。
1.4水稻“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
水稻“两迁害虫”的发生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刚开始大面积推广的时候,就有专家预测,稻飞虱的发生将会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预测依据是杂交水稻有利于稻飞虱产卵和取食,实践证明,随着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种植,稻飞虱大发生的频率、发生程度都远远高于90年代以前。
稻纵卷叶螟的上升更为明显,特别是最近几年,每年都达到偏重以上的发生程度。有人认为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的原因是天敌数量减少,天敌控害能力减弱造成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台风发生的频率加大,为稻纵卷叶螟的迁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其迁入峰次增多,迁入量增大。
2小麦病虫害
2.1小麦粘虫
小麦粘虫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小麦上的主要虫害,对小麦生产影响极大,进入90年代后期,粘虫的发生在逐年下降,现在小麦粘虫已基本不能对小麦造成危害,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南方耕作制度改变造成的。90年代以后,南方小麦的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小麦粘虫没有了虫源地,从而造成小麦粘虫发生急剧下降。
2.2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2000年以前寿县小麦上的主要病害,每年都有中等以上的发生程度,重发年份整株都有一层白粉,包括麦穗、麦芒,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但是进入2000年以后,该病的发生逐年下降,现在已成为次要病害。白粉病下降主要是品种的抗性提高造成的。
2.3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由2000年以前的次要病害上升到现在的小麦主要病害,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最近几年,小麦纹枯病已经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如2008年寿县种植的皖麦50,发病很重,出现了大量的死白穗,白穗率达到5%~8%。小麦纹枯病上升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高产栽培措施的应用,农民为了保证小麦的产量,秋种时播种量偏大,同时氮肥的施入量也偏高,而磷钾肥的施入量却偏少,导致小麦生长茂盛,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性差,小麦的抗病性下降,极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发展,所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棉花病虫害
棉花病虫的消长变化,以虫害的表现较为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两棉两红”即:棉铃虫、棉蚜、红铃虫、红蜘蛛是棉花上的主要虫害,随着抗虫棉的推广种植,棉铃虫的发生受到了较好抑制,其发生程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下降的幅度很大,到最近的2~3年,棉铃虫已经不足以对棉花造成危害。但值得注意的是抗虫棉对不同代次的棉铃虫抗性不同,对2代、3代棉铃虫的抗性较强,而对4代、5代棉铃虫的抗性逐步减弱。因此,即便是种植抗虫棉,也需要对4代、5代棉铃虫的发生加以关注,同时,随着抗虫棉抗虫基因的衰退和棉铃虫适应能力的增强,棉铃虫的发生还有暴发成灾的可能,切不可掉以轻心。与棉铃虫相比,红铃虫的下降更为明显,1990~1993年在寿县棉田里还可以看到大量的虫害花。但是在近10年之内,红铃虫都已经不能对棉花构成危害,现在已很难再见到红铃虫的踪迹。红铃虫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现在农户不需要再1家1户地留棉种;二是改变了过去储藏籽棉的习惯。而棉籽和籽棉是红铃虫最佳的栖息和越冬场所,现在这个场所没有了,也就大大压低了红铃虫的越冬基数,以至于现在的棉红铃虫濒临绝迹。
在棉铃虫、红铃虫发生下降的同时,也有一些害虫的发生在逐年上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斜纹夜蛾和棉椿象,特别是斜纹夜蛾,最近几年已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对棉花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4结语
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及消长变化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只要人们根据调查、测报资料认真研究,分析其消长变化的内外因素,就能准确把握其发生动态,从而科学地指导防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5参考文献
[1] 李绍杰,鲁秀芝,李华,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120-121.
[2] 白慧,梁平,杨胜忠,等.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5):47-50.
[3] 祝新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以河南省获嘉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15):7062-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