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加根 林一心 张树河
摘要以白玉果蔗脱毒后长出的茎类组织作为外殖体进行离体培养,筛选出各阶段适宜的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mg/L NAA;芽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5.0mg/L 6-BA+0.2mg/L NAA;壮苗培养基为MS+0.2mg/L 6-BA+0.5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1.0mg/L NAA+1.0mg/L IBA+2.0mg/L多效唑,在继代增殖及壮苗培养阶段用液体浅层培养。在培养期间,苗势较好,苗体粗壮,生长均匀,充分证明组培脱毒的可行性。
关键词白玉果蔗;脱毒;组培;快繁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080-01
白玉果蔗是广西贵港市特有的地方品种,是继黑皮、 白蔗、 黄皮蔗之后的又一当家种,因蔗皮乳黄如玉,故称为“白玉果蔗”。其蔗茎粗壮,节间长、皮薄、汁多、清甜、爽脆、可口,似密汁浓香,又似冰水般清凉,是果蔗中的珍品。但由于连年种植,与其他果蔗品种一样,其种性有退化和感染病毒的情况。果蔗中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防治,患病植株矮小,节间短,病斑多,产量大幅下降,严重影响果蔗的可食性和外观。组培脱毒技术是克服这一难题的较佳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经脱毒的果蔗种苗生长快,植株高大,节间长,产量比未脱毒的增产20%~30%左右。因此,组培脱毒是保持果蔗种性、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白玉果蔗植株由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甘蔗资源圃提供。
1.2脱毒材料的获取及预培养
从田间取回果蔗植株中尾梢的茎段,将茎段砍成双芽苗,然后将砍好的茎段放在52℃的恒温水槽中浸泡30min,再于38℃ 恒温条件下培植10~15d,待蔗芽萌发1~2片叶时,把蔗芽切下,剥去外部叶鞘,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先用75% 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再用2% 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15 min或0.1% 升汞消毒8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 5次。移至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针和解剖刀小心剥离茎尖生长点以外的组织,直至露出生长点为止(最好在解剖显微镜下进行)。切下约l~2mm 的茎尖组织(1个生长点带1~2个叶原基),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
1.3培养条件与方法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6-BA)、生长素(NAA、IBA),添加蔗糖3%、活性炭0.05%、琼脂0.65%,pH值5.8,培养温度26~28℃,光照强度1 500~2 000Lx,光照时间10~12h/d。
2结果与分析
2.1初代培养
接种后的茎尖10d后开始膨大萌动,20d后即可将萌动生长的外殖体转接到继代增殖培养基MS+4.0~5.0mg/L 6-BA+0.2mg/L NAA上继代培养,经几次转接逐渐形成丛生芽。
2.2不同浓度6-BA对继代增殖的影响
将已分化的植株接入不同浓度激素组合的增殖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在NAA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低浓度激素组合的增殖率差,但苗的生长较均匀,不产生丛芽苗。随着激素浓度的提高,增殖率也随着提高,在2.0mg/L 6-BA时开始有丛芽苗产生。从快速增殖方面考虑,MS+4.0~5.0mg/L 6-BA+0.2mg/L NAA是较好的增殖配方。
2.3壮苗及液体培养
由于组培苗在继代扩繁阶段主要是以丛生芽的方式增殖,芽苗大部分呈丛簇团状生长,转生根时因苗太小,大部分达不到苗高1cm以上有2~3片叶的要求,因此壮苗培养是生根前的关键步骤,同时壮苗培养可采用液体培养方式进行。结果表明(表2),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节省成本,且苗生长均匀、健壮,生长速度较快。经15~20d培养即有95%的植株可诱导生根。
2.4根的诱导
将无根的幼苗3~5株为1丛转入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表3),不同的植物生长素对诱导生根都有较强的效果,其中1/2 MS+1.0mg/L NAA+1.0mg/L IBA+多效唑2.0mg/L的配方根苗粗壮、生长快,为较佳的生根培养基。
2.5组培苗的假植
将已有完整根系、8~12cm高的瓶苗移出培养室,在自然光照下炼苗5d,然后洗去培养基,丛植于营养土中。种植后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杀菌防病,保持相对湿度在80%左右,当苗长到20cm以上即可定植大田。
3小结与讨论
(1)白玉果蔗脱毒苗在继代增殖及壮苗阶段,主要采取液体培养的方法,效果显著。与固体培养基相比,它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苗长势好,苗粗壮、均匀,生长快速,可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中推广应用,但其配套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2)生根前壮苗培养,对提高生根率尤为重要。由于在继代扩繁阶段,芽苗是丛生状繁殖,苗生长参差不齐,只有通过壮苗培养,降低激素浓度(0.2~0.5mg/L 6-BA),提高生长素的比例,才能有利于芽苗生根,使植株生长较整齐一致。
4参考文献
[1] 叶燕平,李杨瑞,苏俊波,等.果蔗脱毒健康种苗试验初报[J].作物杂志,2003(6):21-22.
[2] 姚伟,周全,陈如凯.果蔗 Baila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迅,2002,38(3):251.
[3] 汤浩,王子琳,李海明,等.果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1,16(4):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