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虎
摘要在分析晚粳秀水114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适期播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秀水114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大面积推广该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晚粳稻;秀水114;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043-01
秀水114(原名丙05-114)是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适中、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生长清秀、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该品种2009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浙北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秀洲区于2006年引入试种,2008年示范种植570hm2,2009年成为全区晚粳稻主栽品种之一。现将其试种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1.1植株型态好
秀水114系半矮生株型与密穗相结合、库源协调型晚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叶色中绿,叶挺,剑叶上举,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叶鞘包节,较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穗数适宜,穗型较大,结实率好,千粒重中等偏上;穗直立,着粒较密,谷色黄,谷粒短,无芒,落粒性中等,抽穗整齐,熟相清秀。作单季晚稻种植,株高99.0cm,穗长16.3cm,总叶龄17~18叶。
1.2穗粒结构合理
秀水114群体生长为穗粒兼顾、偏大穗型品种。据2年区试,作单季稻种植,有效穗324万个/hm2,每穗总粒数132粒,结实率89.8%,千粒重26.2g,表现为穗数适中,穗头大,粒重较高,结实率好,穗粒结构合理。
1.3生育期适中
秀水114在秀洲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59d,齐穗期在9月2~3日,成熟期在10月31日前后,始穗期比秀水63早5d,齐穗期早6d,成熟期早1d,属中熟偏早晚粳品种,适宜在嘉兴市区作单季晚稻及瓜菜、春玉米、春大豆等后茬连作晚稻种植。
1.4抗病性强
据省品种审定资料,秀水114 2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0.0级,穗瘟2.8级,穗瘟损失率2.0%,白叶枯病4.0级,褐稻虱8.0级。鉴定结果为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抗条纹叶枯病。与秀水63比较,稻瘟病的抗性优于对照,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的抗性与对照相仿。秀洲区大田试种生产表现抗病,条纹叶枯病轻。
1.5高产稳产
秀水114于2007~2008年参加秀洲区单季晚粳稻品种区试,平均单产为8.67t/hm2和8.31t/hm2,分别比对照秀水63增产9.79%和4.95%,增产均达显著水平。参加嘉兴市2006~2007年单季稻品种区试,平均单产分别为9.21t/hm2和8.57t/hm2,比对照秀水63增产10.64%和14.73%,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嘉兴市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66t/hm2,比对照秀水63增产10.31%。
1.6米质较优
据农业部稻米质量检测中心2006~2007 2年检测结果,秀水114平均糙米率83.2%,整精米率71.3%,垩白粒率12.5%,垩白度2.5%,透明度1.5级,胶稠度61.5mm,直链淀粉含量16.1%,米质指标2年均达到部颁二级标准。秀洲区试种2年,外观米质透明,商品性好,米饭食味适口性较好。
2主要栽培技术
2.1适时播栽
嘉兴市区作单季晚稻(移栽)种植,5月25日前后播种,秧田播种量450kg/hm2,本田用种量37.5~45.0kg/hm2,秧龄30d,育成带蘖壮秧,6月下旬移栽。作直播稻种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播种量45.0kg/hm2。作瓜、豆等后茬连晚种植,视前茬收获期定播期、播量,掌握秧龄25d内,稀播育壮秧,最迟播种期控制在6月30日。
2.2合理密植,壮株匀苗
秀水114分蘖较强,偏大穗生长特性,生产上不宜过度密植。一般作单季晚稻移栽种植,行株距23.3cm×13.3cm,栽32万丛/hm2左右,每丛插3本左右,基本苗96万株/hm2左右。直播栽培,基本苗90~120万株/hm2,秧苗四至五叶期注意疏密补稀、填补空缺。作连晚种植,插植密度及基本苗适当提高。
2.3科学施肥
重视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一般要求大田基施猪厩肥等有机肥7.5t/hm2、氯化钾105~150kg/hm2,氮肥折纯氮总量控制在15~16kg/hm2,做到基、苗、穗肥平衡施用,注意后期氮肥不宜过重。作连晚种植氮肥水平适量下降,并抓好整田平衡。
2.4 加强管理,综防病虫草害
水浆管理上,栽时防败苗,浅水促早发,拔节前后适时适度烤搁好田,抽穗灌浆期湿润灌水养老稻,注意后期切勿断水过早。直播田幼苗期秧板保湿润,2.5叶后浅水促分蘖。
要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抓好秧苗期稻蓟马,大田期纵卷叶虫、螟虫、褐稻虱、纹枯病、穗部灰虱,抽穗期稻曲病等病虫的防治,并注重秧田及直播田杂草防除。同时做到科学施用农药,提高防治质量,以减少农药残毒对稻米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