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红 刘 杰
初中物理中的光学板块是仅次于力学、电学的第三大知识板块,内容繁多,与生活紧密联系,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在历届中考中约占15%左右的分值。该板块主要包含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大部分,常考知识点包含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与应用,光的反射部分有反射规律、作图、平面镜成像实验、生活应用,折射部分又有折射规律、作图、解释生活现象、凸透镜成像实验、光的色散等内容。其中,平面镜成像规律与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中考必考点。
在复习光学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1. 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1)光的直线传播条件有两个,同种介质且是均匀介质,二者缺一不可。
(2)光速的大小与介质有关,真空中的光速最大。
(3)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实例主要有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2. 光的反射规律中,只能说“反射角=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反射角”,因为是反射角随入射角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入射角随反射角变化而变化。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3. 在折射现象中,空气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始终大于其他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垂直入射除外)。
4. 无论是反射还是折射,光路皆可逆。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5. 光的色散:
(1)白光是复色光。
(2)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
(3)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不同。
6. 成像问题:实像皆倒立,可以用光屏承接。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成像的大小由物距与焦距决定。
7. 用对比法记一些规律容易快速掌握,如反射规律与折射规律对比,平面镜成像规律与凸透镜成像规律对比。
8. 作光路图问题:实际光线用实线表示,反向延长线与虚像都用虚线表示。折射与反射的作图方法都要掌握。
考点一:光沿直线传播
冲刺点金考生需要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列举出相关的生活实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能通过实验分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相关结论。这部分实验比较简单,真空中的光速也容易记忆,因此,复习该节内容应该重点围绕光沿直线传播的生活实例来展开。2008年各地的中考试题,针对本部分内容,大多只出了一道选择题,且都是关于影子与小孔成像的问题。今年,考点应该不会出现偏差,仍将是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生活实例。
预测1:(考查生活中看到的光斑就是小孔成像所致,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运用,检验学生能否将光现象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 清晨,人们看见东边的一轮红日分外惹眼
B. 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海市蜃楼”奇观
D. 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预测2:(考查对成语意思的理解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将语文与物理结合)
下列词语中,从物理上说与众不同的一个是()
A. 湖光耀金
B. 一叶障目
C. 绿树成荫
D. 管中窥豹
考点二:光的反射
冲刺点金根据中考要求,本部分在画光路图及平面镜成像特点上有所侧重,实验部分主要考查反射规律及平面镜成像特点。2008年各地中考题,皆是围绕利用反射规律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实验展开的。对于2009年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考题,不敢妄加揣测,但可以肯定,在实验的细节问题以及创新实验考查上会有所加强。
预测1:(考查学生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理解情况。部分考生会认为镜面反射光比漫反射光强,因而会出现镜面反射时会比漫反射时亮些的错误认识)
如图1,小明用手电筒对着光滑的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却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 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 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 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预测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的各种可能现象,是否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同时也是检验学生是否亲自动手参与过平面镜成像实验)
图2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_______________的大小。
(2)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小明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平面镜中的虚像有时能看到两个,有时只能看到一个。在平面镜_________(选填“正前方”或“斜前方”)能看到两个。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此实验时宜选择___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下进行才能使成的像更清晰。
(5)通过该实验的探究,可以发现蜡烛A和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___。蜡烛A和它的像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
预测3:(该题是课外阅读中的一个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旨在考查学生是否细致观察生活,是否能通过像的形变及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推理得出镜面的形状,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镜面,图3是某镜面中像的情况。
(1)根据镜中的像的特征,可初步判定该镜面是____________。(选填“平面”或“曲面”)
(2)如果将一束平行光照到该镜面上,该镜面会将平行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
(3)生活中哪些地方会使用该镜面,举例:________。使用该镜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光的折射
冲刺点金本知识点内容较多,知识考查上覆盖了折射规律及现象,透镜的作用,眼睛的原理及近、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光的色散,三原色问题。技能考查上要求会作折射光路图。实验部分考查折射规律与凸透镜成像规律两部分。从2008年中考内容来看,考点集中在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及作图。根据物理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分析,2009年中考将广泛从生活中取材,来考查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运用。
预测1:(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并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表,并通过计算得出物距大小,属于物理与数学相结合的一个范例)
把高2 cm的物体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3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 7.5 cm B. 12.5 cm
C. 4.5 cm D. 10 cm
预测2:(该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中学生近视原理进行考查,既关注了学生健康,又检验了物理知识)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4所示,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如果要防治近眼视,需经常做眼保健操,且不宜长时间近距离看书,通常看书之后要向远处望一会儿。因为远望能使晶状体凸度变_______。(选填“大”或“小”)
预测3:(检验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了学生在实验细节问题上的思考能力)
图5所示是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调整后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_________的实像;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还应将光屏向_______移动。当小明将蜡烛移到F点时,通过调节光屏,发现屏上并非一个圆形光斑,而是仍有一个形如烛焰的“像”。你认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