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才周海洋路在何方

2009-06-24 12:38
文苑·感悟 2009年9期
关键词:黄花岗破格名牌大学

梦 笔

事件主角:周海洋

事件经由:6月25日,湖北省高考成绩公布,凭借《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这首古体长诗写出满分作文的周海洋总分仅370分,只达到第四批高职高专的录取资格线,让人扼腕叹息。高考阅卷老师评价他的作文为“形式和内容表现上都堪称一流”。

周海洋语录

我就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学生,黄花岗起义跟我在感情上是相通的。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但仍存着希望。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之后的武昌起义胜利了,这就好像我参加高考一样,我也一直没有心死。

诸葛亮曾经感叹青春作赋,皓首穷经。我就是想钻一些古典的东西,在我的未来,我希望选择在这方面的专业,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高考也是一座桥,一扇门,我也正在它这个门口。

观点

名牌大学何妨破格录取周海洋

谈到破格录取,如今人们总喜欢津津乐道“当年”,吴晗如何、钱钟书如何,等等。既日破格,就意味着突破现有条条框框的局限。名牌大学之所以对周海洋“按兵不动”,自然有它们的考虑,但“分数线”这道硬杠杠恐怕是它们挥之不去的“心魔”。诚然,中国的事情最好不要随便破格,一旦破格开列出条件,便会有众多根本达不到要求而能量十足的家长能够满足这些条件。在正常的高考程序中,我们已经见识了相当多的丑陋,为了自己的孩子录取冒名顶替人家的,为了加分而改了孩子民族成分的。名牌大学何妨自家“验证”一下周海洋的实力,使偏才不至于为了“全面”而沦为平庸。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建议:“像周海洋这样通过高考才显示出某种特殊才能的‘偏才、‘怪才,我们的制度能否给他们开个‘口子?这样的学生只是极个别的,不至于妨碍高考公平。”

谁是周海洋的伯乐?

著名诗人臧克家当年报考青岛大学时,数学是零分,作文也只三旬短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但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慧眼识珠,破格录取了他。教育的本质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成为“全才”,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给像周海洋这样存在明显“短板”的考生一条出路。

何必挤上“独木桥”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不上大学一样可以成才,关键的问题是必须要做到最好才行。你与其把精力用在不擅长的数学等科目上,还不如全力攻读自己喜欢的语文。比尔·盖茨辍学开创了“微软帝国”;韩寒没有进过大学的门槛居然成了写作高手。鲁迅大学里学的是医学,冯骥才练的是篮球,高玉宝根本就不识字。可是,他们从生活中学到了人生真谛,写出了伟大的作品。你只管做自己的诗,走自己的路,何必非得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呢?

结语

特殊人才需要特殊通道

现有高考招生制度并非没有考虑到特殊人才。高校自主招生,国际奥赛获奖者免试入学等,就是为“特殊人才”开辟的特殊通道。然而,各高校自主招生选拔一般都在高考统考前进行,而且这些考生还须通过高考的基本分数线,才能获得一定的降分资格;奥赛也只是一种极窄的特殊通道。“选拔偏才不能用常规模式。”华中师大教育学院院长、博导涂艳国教授坦言,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打好基础、均衡发展,用常规的中考、高考以分数论高低的评价标准衡量特殊人才,周海洋式的“偏才”、“怪才”难免被淘汰、埋没。

理想的公平当是具体、多元,而非绝对、划一的。因为人的天赋是不可能一样的。

猜你喜欢
黄花岗破格名牌大学
浩气长存黄花岗
黄花岗起义张朝烈士史事考
敢“破格” 不“出格”
中国的现在和未来需要名牌大学远程教育
名牌大学管用吗
欧洲“破格”欢迎中国总理
说“破格”
三枪
整人的历史题
Cambridg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