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统筹 宋云华
“非遗”,是什么?
是非常遗憾吧。
在制作本期专题之前,本刊编辑部就“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称进行过简单调查。答案五花八门,这一个最叫人啼笑皆非。
尽管国家颁布“文化遗产日”已经四个年头,但大众对“非遗”仍然缺乏常识理解,这的确让人感到非常遗憾。但是,当我们跳出常识理论的框架,审视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不得不叹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我们所处的尴尬境地。
还记得2004年至2005年间,韩国端午节申遗事件在中国学术界和民间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最让人感触的,并不是当初国人的群情激动,而是事后的漠然与回归,我们的端午节依然只是“粽子节”。与此同时,韩国却将“江陵端午祭”作为当地民间文化的盛会,完整地传播着传统形式与文化精神。
来自四川成都的一则新闻报道曾称,政府不惜斥巨资打造总占地近五千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变成一座空城。这座国家级“非遗公园”,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展示为主题的国家公园,在2007年的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曾经大显风头。据称,直到2009年6月,这里才会因为“非遗节”而热闹。
我们总在一些外化形式上大张旗鼓,又在精神坚守中颓下阵来。
“若干年后,你们中国人要到我们这里来研究你们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外国学者说。这刺痛的不应该只是中国学者的心。通俗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点也不冲秘,它就存在于我们田间地头哼唱的山歌里,家里贴的年画上,过年剪的窗花中……涉及老百姓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关于“非遗”。应该让他从民间来,回到民间去。正如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说:民众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主人。如果民众不珍视、不爱惜、不保护、不传承自己的文化,文化最终还是要中断与消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的DNA,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在灵魂难以找到精神家园。
6月13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我们以“何”的形式作法常规的提醒,倘使国家文化遗产日成为全民的文化遗产日,倘使国家举措能转化为每一个公民自觉的文化行为,这一期的“何”也就有了意义。
但愿,信念不在,信心还有。
但愿,人人都不缺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通俗而极端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古人曾经的生活文化。未来,我们的生活文化也有可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家住潮烟里
素素
在浙江象山石浦镇,农历三月二十三是个特别的日子,所有的渔民停下手中的事情,来到东门岛的妈祖娘娘庙、停满渔船的码头边,期待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这一天,龙灯、鱼灯、马灯、妈祖像在欢快热烈的鼓乐声中巡游渔村的大街小巷……整个渔港弥漫着感恩的浓烈氛围。这就是当地著名的“开洋节”。
石浦镇与海相邻,石浦人世世代代都以海为生,千百年来积淀了浓厚的渔文化。据载,自秦汉以来,石浦的海上就有商贾往来,这里一度成为浙东渔商中心。如今,石浦是浙江唯一的国家六个中心渔港之一。相传古时候,夏季休渔季节,渔民按惯例不出海。有一天,一位渔民说妈祖托梦“海上有大鱼群,能捕满舱”。起初人们不信,后又有渔民做了同样的梦。渔民将信将疑,开船出海,果然捕了满舱鱼。人们感念妈祖恩泽,大修妈祖庙,祭拜妈祖,并逐渐形成了习俗,此后每年农历三月甘三为“开洋节”,并且每年农历六月廿三为“谢羊节”,也以祭拜妈祖为主。
千百年过去,古老渔港小镇的人们仍然靠海生活,造船、捕鱼、烹制、交易、运输同时,他们保留着传统的习俗感恩大海,歌谣、渔舞、禁忌、祈祷等,渔文化的印记烙在每一个生产环节和生活细节之中。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象山共有四项入选,其中以石浦为代表展现渔文化的就有三项:石浦妈祖信仰及迎亲习俗,象山渔民开洋、谢洋节,象山晒盐技艺。面朝大海。石浦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清人陈秉元写石浦的竹枝词,石浦人就是在这个神仙一样的境地创造了丰厚的文化。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卉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包括:
1口头传说,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民俗活动、礼仪、庆典。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
5传统手工艺技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怎样的危机?
答:大致分几种情况:受新兴娱乐活动冲击,传统娱乐活动受众减少,或逐渐消失;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有些地方成为旅游胜地后,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使保护工作不堪重负;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纯商业化运作,导致粗制滥造现象泛滥。
[困局]
佛前繁花
兮悦
每年藏历的正月十五,藏区各大寺院都要举行酥自花艺术展览。传说,1409年藏倒佛女格鲁派开创者宗喀巴大师在西藏开祈愿大法会时,梦见荆棘变成明灯,杂草化为鲜花。宗喀巴认为这是仙界在梦中的显示。于是,用酥油塑成花卉树木,奇珍异宝,再现梦境,连同酥油供灯奉献在佛前。
西宁是汉藏文化的重要融合地,位于城郊的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有两个酥油花院,即“杰宗曾扎”(上花院)和“贡茫曾扎”(下花院),专门培养酥油花艺僧。在酥油花殿里,只见有空调设备的玻璃罩里,酥油花正在绽放,仿怫有立体感的雕塑。
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目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许多造型取材于历史和神话传说故事。藏历正月十五,塔尔寺会举行盛大的酥油花艺术展览。在袅袅的桑烟和阵阵的法号声中,各种形态逼真的神仙、人物、鸟兽和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等酥油雕塑作品形成了一幅布局完整的立体画面。精美的景观、精湛的技艺使无数的善男信女和观光游客,倘徉于花海人流中,流连忘返。
酥油花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与艰苦。制作酥油花是在寒冷的季节,室内温度也在零摄氏度以
下,由于酥油一遇热就会化掉,即便是人的体温酥油也承受不起。为便于雕塑成形,制作酥油花的僧人们,不得不把双手放到冰水中浸泡,等到双手冰凉之后才用几近麻木的双手,捧起酥油开始艰难地雕塑。上、下两院每年制作酥油花要用去约500多公斤酥油。
酥自雕塑因制作繁难,创作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年轻人,艺僧正在逐渐减少。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史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一级政府备案。
三、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国家确定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传统文化新的表达方式。如果,让梁祝传说成为一种爱情信仰,让马头琴成为一种思念,它们自然会流传下去。
[比较]
活态的永恒
雷宇
以民歌为例,许多文化工作者花大力气去寻找民间歌手,记录他们原生态的歌曲和唱腔,结果凡是唱得好的民歌手都进了旅游区,几年以后不断异化,这些源自生活的艺术形式最后与实际生活距离越来越远。
湖北宜昌市长阳县80多岁的农妇孙家香,一辈子生活在山村里,从小軎欢从父母或乡邻那里听故事,然后按照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消化吸收,用朴实生动的口语转述出来。老人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却能讲述600多个故事。老人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03年夏,当地政府请她出山,住进县“光荣院”,每月补贴200元。
华中师大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林继富博士从1997年开始一直“跟踪”研究孙家香,收集了她前后讲过的几百个故事。他通过比较发现,出山后,离开乡土情境和邻里社会的孙家香,口中那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故事渐渐少了,过去激情讲述故事的场面不再出现。她开始迎合山外人的口味,讲些比较时尚现代的故事。同样在宜昌市,民间故事传承人刘德培1984年后没离开过家,按月享有政府提供的生活照顾费。他活跃于乡邻之间,故事一直保持原有特色。
最近,蔡国强被某机构评为“2008中国当代艺术最具学术价值艺术家”。评委们认为他将中国传统的“火药”文化脉络,创造性地重新梳理,展现了征服世界的艺术表现力。无论是迷恋、继承、转译,蔡国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播无疑是值得非遗保护学习的。
蔡国强说过,他非常迷恋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找到传统文化新的表达方式。让马头琴变成一种思念,梁祝传说变成一种爱情信仰,它们自然会流传下去。
四、人亡艺绝的宿命?
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中,总有那些人亡艺绝的事情让人遗憾。高尔基说:“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去世后,如何接续文化“香火”,值得我们思索。
[纪实]
与时间赛跑
王波
2月17日早上7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王山便领着十几号人,载着大大小小的摄像设备,冒着小雪出发了,目的地是河北省曲阳县。有人建议雪后天晴再去,但王山拒绝了,在他看来,“时间已经等不及了”。
只是车还未驶出北京,王山便接到电话:他们前往拍摄的对象卢进桥大师昨晚突然昏迷,凌晨已被送到北京救治。
为了拍摄这位全国石雕专业唯一的一位国家级大师,他们已整整等待了3年零7个月。2005年,王山接任秘书长不久,便意识到在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们个个年事已高,决定组织拍摄一部专题纪录片,对大师们的技艺进行抢救性拍摄,为后世留下一些影像资料,以防“人亡艺绝”。
卢进桥被确定为第一个拍摄对象。当年7月,开拍仪式在北戴河隆重举行18寸年78岁的老人作为大师代表发了言,但此后他始终没能等到摄制组的到来。由于资金难以到位,专题片拍摄不得不搁置。2009年资金终于到位,拍摄工作才在2月17日重新启动。接到电话后,王山决定先在曲阳拍摄完相关素材,第二天返回北京再到医院采访卢进桥本人。然而还没等他们赶到医院,大师已宣告不治。
历史有些惊的相似。本刊编辑部拟在今年推出刺绣工艺大师苏获的专题报道,报道未能成行,湖南却传来消息,大师已于3月5日病逝。这位湘绣开拓者、现代麻绣首创者悄然离去,留下无尽唏嘘和遗憾。(详细报道见本刊“大师”栏目)
五、为什么需要代表性传承人?
答:为有效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访谈]
千挑万选传承人
魏运亨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姿百态,自称为“传人”和大众认可的“传人”不计其数。怎样选出具有代表性传承人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委员会成员乌丙安教授曾参与过两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工作。乌丙安对此进行了解答。
问:代表性传承人是从哪些人中产生的?
乌丙安:我国分国家、省、市、县4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体系,所以,代表性传承人相应地分为4级。
问:由谁来评定?
乌丙安: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专门设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委员会。该评审委员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的基础上吸收有关领域专家共同组成。
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标准是什么?
乌丙安:确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严格的评审标准:一是完整掌握该项目或者其特殊技能;二是具有该项目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三是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在这个总标准下,各门类又分别有各自的标准。
问:对照国家级保护名录和国家级传承人名单,有项目而无代表性传承人的情况不少。比如,杂技与竞技一类,保护名录上的项目有17项,但只有10项有代表性传承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乌丙安:宁缺毋滥。一般来说,国家级传承人每个项目认定1至2人,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以传统戏剧为例,已列入遗产名录的剧种项目有92项,既包括京剧、评剧、粤剧这样影响广泛的剧种,也有雁北耍孩儿、目连戏这样的地域性民间戏。
通常小剧种选定一两位代表性传承人还比较容易,大剧种选择起来难度较大,行当包括生旦净末丑,行当中又分不同流派,不仅传承谱系多,而且传承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为此,评审标准中既有“溯源3代以上师承关系”的条款,同时,增加了“具有30年以上从艺经历”的条件。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个个实至名归。像昆曲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侗族大歌、龙
舞、狮舞、皮影戏、传统剪纸等项目皆享誉中外,其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叹为观止。
六、传承之路在哪?
答:传承途径大致分为四种:群体传承;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神授传承。群体传承体现在风俗礼俗类、岁时节令类、大型民俗活动;家庭(家族)传承主要表现在手工艺、中医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性、技艺性比较强的行业中;社会传承有师傅带徒弟、无师自通两种情况,在戏曲和曲艺界比较常见;托梦说、神授说在我国史诗传承学说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故事]
快乐民间快乐记忆
刘锡诚
在山东成山列岛的砣矶岛上,一家大门的右边门楣上插一小竹竿,竿上挂一块红色的布条。向导说,这家刚生了一个小女孩,很让人惊讶。两千多年前的生育习俗,如今还在这海岛上如此完整地保留着。
此原是《礼记》里就记载着的周朝的一种习俗:“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帨于门右。”原意是女人分娩,男人是不能看的,外人也不能来家里串门的,三天后才能抱出来。门上面悬挂弓箭或红布条,就是向人们宣布分娩以及生的是男是女的信息,并逐渐演为一种习俗。这种习俗或礼俗的传袭,不是靠哪一个人,而是来自群体记忆。这就是群体传承。
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聚元号”弓箭制作工艺为例。“聚元号”制弓技艺是一个基本上在家庭内部传承的封闭性传承系统。家族传承构成的传承链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反映了以家族为细胞的中国社会构成的特点。
北京天桥中幡的传承路线则显示了社会传承的特点。
清朝末年,天桥老艺人王小辫从宫中耍执事的哥哥处学得此艺,并将原来宫中八大执事旗上绣的龙、凤、虎、豹的图案,改为中华民族一帆(幡)风顺,并将大执事改名中幡,传入民间,变成卖艺的表演。由于王小辫在天桥与跤王宝三共用一个场地,每天收入不多,宝三帮他收钱。时间一久,王小辫就收宝三为徒。王小辫去世后,宝三既表演中幡又摔跤。后宝三收经常在跤场帮忙的傅顺禄为徒,傅遂成为中幡的第三代传人。倒顺禄的儿子傅文刚刻苦演练中幡,1986年在首届北京龙潭湖民间花会大赛上获得“个人表演大奖”,成为第四代传人。天桥中幡的四代传承人中,情况颇不一样,有的是有所师从的,有的压根儿就是“看”会的,有的起初只是看客,后来才拜师从艺。
七、资源枯竭,对非遗发展有何影响?
答:如果高岭土没了,那就意味着烧瓷大师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市场]
消逝的不会重来
王波
前几年生产澡盆、瓷碗瓷盘大多使用最好的A类高岭土。如今,一些传统生产陶瓷的地方如唐山、淄博等地,都开始从外地买进高岭土。即便在以陶瓷闻名的景德镇,A类高岭土也已经很少,在生产日用品时,不得不像“棒子面掺白面”那样掺着使用。据悉,国家目前尚未出台限制高岭土开采使用的相关政策,而一个澡盆就要用很多高岭土。如果高岭土没了,那就意味着烧瓷大师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其实,跟高岭土资源相同的,还有很多工艺美术原材料资源濒临枯竭。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内蒙古巴林石已枯竭,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新疆和田玉、广东端砚石、河南独山玉储量稀少。
早在2006年,新疆出产和田玉籽料的河床,已被沿岸2800多台挖掘机械挖掘过3遍,由于“东西越来越少,承包矿的相金也越来越便宜”。一个工头雇了10个工人,用两台挖掘机一大早便开工,一天下来,只挖出5块籽料,其中一块像瓜子大小,3块像食指指甲盖大小,还有一块像大拇指指甲盖大小。工头告称,“这还算战果不错的”,毕竟每公斤籽料的价格在40~80万元不等。如今,籽料更是千金难觅。
原材料的日渐匮乏致使一些玉器厂开始衰落。一家在1980~1990年非常红火的玉器厂,鼎盛时期职工人数达到2000多人,目前在厂里挂名的仅剩100多人,平时在岗只有80多人,真正在一线从事生产加工的不超过40人,并且大多在40岁以上。不仅如此,厂里的国家级大师们,在工厂已无太大的用武之地,只好在外面接私活。玉器厂的主要收^也并非来自玉器加工,而是来自工厂大楼的房屋租金,
从事牙雕的手工艺人的处境则更为艰难。由于象牙基本枯竭。绝大多数从业者不得不改行。坚守技艺的人们,则只能用牛骨等兽牙兽骨进行象牙风格的雕刻。只是这种工艺品的质地和光泽,根本无法与象牙相比。
资源的保护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起着物的媒介作用,同样值得重视。
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允许创新?
答:国外争论非常激烈。一种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就是历史价值。如果不断有靳元素介入,文化遗产就会变样、走味,文化遗产也就失去了它的认识历史的价值,故主张“原汁原味”的保护;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遗产本是民俗的一种,自有其传承规律,如果干预过多,客观上就会限制民俗的自主传承。
[争议]
苗寨非苗寨
陈绚兮
2008年9月下旬,贵州省斥资3亿多元改造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完成了道路建设、民族古街改造、观景台等20多个重点项目。对世界最大苗寨如此大动作的改造,引起各界争议。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36公里处的古村寨,据称始建于公元一世纪,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目前仍然居住着1285户人家近6000人。从白水河边看过去,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从河的两岸随着山势,迤逦向上延伸,连绵成片红彤彤的枫树板壁,在阳光照射下,一片金黄。
根据专门研究苗族历史的专家考证,西江千户苗寨即是苗族古歌中“安有支天柱”的地方。世居此地的苗族先民,除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吊脚木楼外,还完整保留着《苗族古歌》等不同于其它苗族方言区的大量诗歌。此外,还有华美的刺绣、精湛的银饰工艺、苗族医药。作为原生态文化典型样本,黔东南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列为全球仅有的18个原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
自从1987年5月,黔东南州正式确定将西江千户苗寨及其附近的郎德上寨和雷公山列为首批旅游开发的重点。从此便打破了历来苗族吹芦笙、跳铜鼓舞要论季节的传统禁锢。苗寨里的人们那传统而宁静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
旅游产业化对西江古寨的冲击,最明显的体现是在2008年,为迎接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的召开,当地有关部门“大兴土木”,用当地一位寨老的话来说就是不惜“伤筋动骨”上项目。
项目涉及主会场馆、苗族博物馆、精品街建设、民族古街改造、观景台、生态水体建设、河滨道路民族特色改造等诸多方面。原本的河边农田全部占用,还将一部分世居于此的苗族村民迁移他处。通往州府凯里的公路就建了两条,尤其是连接寨子与新修公路之间的过境公路,为了像云南99道拐那般好看,多占上百亩田地,特意设计成Z字形,南贵村一部分村民从此做了无地农民。
如果过度开发,谁知道不久的将来,西江千户苗
寨是否就只剩下苗寨的外壳?
九、普通民众能为非遗做什么?
答:非遗是一个民族精神的DNA,热爱自己的文化遗产,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这是每个公民应该做到的。
[记录]
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素素
济南历城区港沟镇中心小学的课余时间,一大群孩子正在跳梆鼓秧歌。梆鼓秧歌上世纪30年代消亡,上世纪90年代又被重新发掘整理出来,曾在“全国新秧歌大赛”中夺得金奖。该校负责人说,学校把秧歌引进校园,丰富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内容。而玩得欢快的孩子们则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时,增强了体质。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事情。“非遗”进入校园在很多地方都进行着实践。
不久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赛扶团队的学生为拯救濒临失传的顾绣技艺,致信上海市政府,同时用所学的商业销售及推广知识为顾绣寻找新的出路,欲以学生的力量演绎“复兴顾绣”的传奇。
顾绣,源于明代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以名画为蓝本,有“绣艺之祖”之称。然而,由于一直未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再加上后继无人,这门刺绣艺术近十年来日渐凋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我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顾绣并被其魅力征服。”外贸学院赛扶团队成员说,他们特别留意工艺品市场,却发现,目前,顾绣艺人稀少,市场意识淡薄。顾绣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困境。
几位大学生决定成立项目组,保护顾绣,帮助民间艺术家们提高经济收益,用他们所学的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为顾绣寻找新出路。他们还倡导关注民间艺术,保护文化遗产,帮助廊绣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在苏州的校园里,活跃着这样一个人,他运用评话的技巧、风趣的噱头,向学生们介绍吴方言、吴文化,让学生们感受评弹的艺术魅力,很多人称他是“苏州的《百家讲坛》”。他就是苏州市评弹团的副团长、苏州曲艺家协会的副主席周明华,一个投身吴文化传播的“义工”。周明华相信,凭着苏州评话艺术自身的魅力,一定能培养出一批追随者。
每个人都在尽着微薄之力,而民族文化也就在这“微薄”之中传承起来。
十、世界各国都有关于非遗的保护?
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目前,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其重要意义,并进行着积极的保护与抢救。
[史料]
他山之石
张铁
意大利作为希腊文化重地、罗马文明的中心、天主教的核心、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保存下来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多得数不胜数。迄今,意大利共有39处文化古迹、考古遗址、自然景观等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人形象地把意大利称作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博物馆”。
按意大利政府官员的说法,博物馆的宗旨应该是传播文化和推广教育。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周举行“文化与遗产周”活动。意大利国家博物馆、艺术画廊、考古博物馆、文物古迹、著名别墅以及一些著名的建筑等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都免费对外开放。全国各地150个城市中数百座平时不对外开放的古迹,一律向公众开放。
法国“文化遗产日”是法国人的首创。1984年开始,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为“文化遗产日”,这天,所有博物馆向公众敞开大门,公立博物馆免门票,像卢浮宫、凯旋门等著名博物馆和历史古迹也在免费开放之列。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它们可以得到税收优惠。法国设立的“文化遗产日”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日本1950年日本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无形文化财”的概念,开始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该法是在以往法律条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日本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实践更加深入的结果。(1897年,明治政府颁布《古社寺保护法》。标志着日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较早的。)上个世纪中叶,日本开始了“人间国宝”计划。对于被认定的“人间国宝”,日本政府会拿出一部分钱来保护、资助,对其传人也有一定的资助;对其原材料的使用消耗也,有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