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出错”与“改错”

2009-06-23 00:56王美展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错误过程同学

王美展

学生的错误是一种资源,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就会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更能够贴近学生,更能够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和学生感情的交流,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送给学生一份关爱。

一、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看学生的“出错”与“改错”

新的课程理念提出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这一观点,新理念认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就是对学习主体的关注,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不管是课堂理解还是课堂巩固,甚至课后延展,出错的可能性都是有的,甚至是有很大可能的,因为只有出错才能表示学生的理解上的困惑,才能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的思考,新理念指导下的化学课堂不是怕学生出错,应该是鼓励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反思,即便是出错也是课堂的一大特色,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改错,引导学生在出错改错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学生“出错”的情景描述

[场景1]学生在实验中的错误

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验证得出”氢气能使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的铜”,一个个正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怯怯地举起手,似乎有什么疑问,我示意他站起来后,他轻声地说:”我做的实验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声音虽小,还是被周围的同学听到了,随之是一片哄笑,我示意学生们安静下来:”课堂应该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每一位同学,不管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哪怕对于别人来说是最简单的,都请你说出来,上学就是来求知的,人不是生而知之的,况且老师也不是什么都懂,我心中也有很多疑问呢!”学生们都看着我,脸上的表情也严肃了许多,接着我说:”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个个都喊:”我愿意!”刚才提问的学生也笑了,有了”保险单”,学生再也不用害怕因为说错或提的问题简单而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了,而他们的问题意识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被唤醒,并不断发展起来。

[场景2]一道开放题答案中的错误,

前不久,我们在一次练习测验中出了一道题:”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杯,请用两种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同学们的答案可真够开放的:(1)有尝味道的;(2)有蒸发,看是否有结晶析出的;(3)有再加入少量食盐,看能否再溶解的;(4)有利用溶液密度不同,把鸡蛋浸入看沉浮情况的;(5)有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测他们的导电性,看灯泡是否亮的;(6)有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的;(7)有加金属钠的;(8)有加生石灰的……问这些答案有错误吗?如果有”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这种情形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层出不穷,同学们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乐于亲近科学、探究科学、应用科学、热爱科学。

三、关于”出错”与”改错”的问题讨论

从[场景1、2]面对学生错误的实验操作、学生错误的答案,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引导鼓励同学们从多个角度去探究,常规教学的模式是:让学生停下来,教师教训一顿,然后指出错误之处,应该怎样做,两种处理方法之间有一个微小的差别,却引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思考1: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竭力反对某些好心的教师,在学生出错误时,马上就详细地解答,他说:”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有的教师要么不予理睬,要么倾囊而授,不难看出,[场景1、2]中的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错误,并且把错误的过程看成了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的错误成了教师”一桶水”表现的过程,学生刚刚有的思维的火花,却在教师的”好心”中熄灭了,教学也就变得苍白而无力,面对已经不是在课程方案预先设计中的学生错误,教师何不把他抛给学生,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整教学环节,动态生成新的学习内容。

思考2:初中学生在教师的眼里是有情感、有想法的人,教师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脑子中产生出来”一次质疑,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真实的思想得以充分暴露,同时最大程度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意愿,大多数的学生似乎总是在扮演听众的角色,可能是因为内向的个性,可能是不太自信,也可能是一贯以来的学习习惯塑造这么一批永远做听众的学生,教师提供的一张白纸迫使每个学生思考,虽然教室是安静的,但你可以感觉到教室里涌动着的一股强烈的思考的暗流,它会激发创新。

四、对学生“出错”与“改错”的理论思考

面对发展中的人,我们始终奉行这样的教学理念:善待错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没有错,也就无所谓正确、无所谓比较、无所谓研究,也就无所谓发展,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就是不让发展和成功,善待错误,因为学生们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是不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的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善待错误,说到底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并且是一种超越,对于学生来说,好奇心是第一要素,允许学生出错,实际上是让学生永远有“神圣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语),进而去创造,而“神圣的好奇心”有两大敌人,一是习惯,二是功利心,突破旧习惯的束缚,摒弃功利之心,让好奇心在“出错”中发出神圣的光彩,那么,人文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和体现,那么,学生才会有神圣的创新,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要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因为,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就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猜你喜欢
错误过程同学
在错误中成长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怒”与“努”
“浮”字等
圆满的过程
可爱的错误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