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权
一、社区文化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润滑剂
社区文化伴随城市社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以前的社区文化是群众自发的街边文化,活动场地少而且小。而现在的社区文化,具有多功能,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基本文化要求,社区均建有阅览室、棋牌室,有的成立老年舞蹈队、腰鼓队,健身器械遍布各个新建小区,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寒暑假组织社区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书法比赛、手工制作、诗歌朗诵等。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争创“五好家庭”、“文明经营户”活动,定期组织小区间的文艺汇演,大力宣传文明行为,创建和谐家园。
关爱贫困家庭和失子家庭。关爱女孩和弱势群体。有条件的社区每年都组织妇女体检,春节慰问贫困家庭,社区居委会每年向全体社区居民汇报一次工作,以征得支持。有的社区组织居民春节游园活動,举办小区居民“百家宴”,增进居民间沟通与交流,提高社区凝聚力和亲和力,促进社区和谐。
二、制约社区文化深入发展的三大因素
一是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之间的发展产生不平衡,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也产生不平衡,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在同一地区亦存在新建小区与旧居民区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共享。
二是没有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加强文艺骨干队伍建设。社区文化建设还仅仅停留在初期水平,没有达到社区居民共同愿望的要求。
三是文化内涵的深度不够。在社区文化建设上,只注重要求建的多,而没有注重实用性。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不强,尤其是“单位人”还没有真正转变为“社会人”。
三、发挥三个作用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一是政府职能作用。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文化体系,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应着力体现均等化、普遍性的原则。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总量的投入,如在社区建立阅览室,在街镇应建有千余平方米的小型图书馆,在区有区级图书馆或市级图书馆。资金来源采取共建共享的方式,政府的职能是要在规划中形成整体且合理的布局,以基本满足广大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注重以人为本,体现共享,要关注老居民区居民的资源共享问题,建立社区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社区服务作用。社区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提高社区服务功能,在狠抓政策的落实上下工夫。发挥社区党员、文化专干、文艺骨干、文化能人的作用,建立社区长效培训机制,制定社区近期、中期乃至长期的奋斗目标。开展技能讲座、岗前培训,组织好社区内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小型电影放映队,定期为小区居民放映电影,制作幻灯宣传本社区的文明新风尚,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创造共享和谐的美好愿望。
三是居民互动作用。在政府的倡导下,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文化建设,真正实现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自觉融入社区,自觉为社区服务,以实现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群众共享的良好局面。□(编辑/梁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