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 张铭涛
近几年,各省及地市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民生新闻的播出数量、篇幅和频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民生新闻,以其关注平民,贴近生活的优势而为广大电视观众喜闻乐见。众多电视人也将民生新闻的采制播出作为电视台和电视新闻类节目增加竞争力、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民生新闻一经出现就发展迅速并在各电视台广泛普及,这一现象改变了过去电视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类节目重官轻民、面孔生硬的局面,给电视荧屏增加了色彩和生机。但近段时间民生新闻的过度泛化和盲目发展却引发了一些新的弊病。于是,如何端正民生新闻泛化趋势,引领社会新闻主流成了电视人面临的又一新的课题。
一、 地域性导致狭隘化,零碎性导致肤浅化
民生新闻重视以人为本,强调关注底层。各地区电视台将触角伸向社会最低層面,进家入户反映新人新事和具体问题。媒体的地域性导致了民生新闻的局限性和微观化。报道的对象是当地的,事件是当地的,编采人员是当地的,受众也是当地的,这样在小范围内来看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典型意义,但从宏观意义来讲,这样的民生新闻报道既局限了编采人员的视野和思路,又局限了受众的新闻信息来源。有的时候,一个案件,一场事故,一次纠纷成为某些民生新闻栏目关注的重点,其新闻事实用一条消息即可晓之观众,而少数电视栏目在民生新闻宣传中,没有将这种微观体验放大为宏观延伸,只是泛泛地进行少量事实和信息传播,使新闻宣传简单、具体、单一甚至走向狭隘。同时,许多民生新闻栏目信息零碎杂乱,组合在一起则显得电视栏目立意肤浅苍白,宣传效果不佳。在近期某电视台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中,15分钟内容共有8条新闻,一条是扶贫解困报道,两条是社区文明建设,其他是治安案件、交通事故、房产纠纷等内容的新闻,组合后看起来内容单调平淡,相互并无关联,显示出地方民生新闻栏目的零碎感和局限性。
二、新闻性转为娱乐性,猎奇性导致庸俗化
民生新闻贴近生活,内容生动,引人入胜,多数民生新闻报道市民身边事、关注的事、感兴趣的事、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吸引了各年龄段、各种文化层次的观众。少数民生新闻栏目为提高收视率,将新闻性融入娱乐性,甚至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导致奇闻逸事充斥荧屏,甚至鸡鸭鹅狗变成新闻主角,一看一乐似为有趣,观后咀嚼则索然无味,顿觉庸俗。更有的栏目用离奇案件、重大事故、市井纠纷等猎奇新闻来吸引观众,同时尽力将新闻故事化、情节化、趣味化,忽视和践踏了广大观众的审美情趣,把电视文化引向平庸、肤浅甚至低俗的道路。某地一家电视台的社会新闻栏目一段时间里每天都报道1~3条关于动物的报道,其中有三条腿的青蛙,有会说话的鹦鹉,有狗狼结为夫妻,有燕巢落户猪圈,趣味性娱乐性有之,而价值性教育性缺乏。这实际上是对民生新闻的一种误读、曲解和淡化。而民生新闻的娱乐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传播中理性的缺失,使电视新闻的文化批判和理性思辩意味削弱了。
三、媒体重复传播,观众百看生厌
近几年,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新闻媒体的节目和栏目存在着趋同化、同质化的现象。节目定位、栏目结构、报道风格甚至宣传内容上都相差无几。这家电视台新上一个民生新闻栏目,效果比较好,那家马上也开播一档民生栏目,同一地区的重大事件或民生新闻毕竟是有限的,于是,每发生一个新闻事件,各个媒体、各个栏目争先恐后,蜂拥而至,重复的新闻内容短时间内覆盖了各个电视频道、各类报章的版面。某地曾发生一起轻生者爬上烟囱各部门协力相救的事件,当晚和次日的新闻媒体先后6次刊播了这条新闻。观众首次观看,即掌握了新闻信息,多次观看则产生了厌烦心理。民生新闻注重新闻事实,更要向观众传达新闻背景、现实意义、社会反响、受众意见及相关政策法规等等,以此来引导舆论方向,教育电视观众,传播精神文明。而实际上,民生新闻中存在着软新闻多,硬新闻少,无价值新闻多,有价值新闻少的现象。在同一地区同一条新闻高频率播出,又大大削弱了传播效果,这也是对有限的电视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近年来,民生新闻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不仅开拓了新闻类电视节的新范畴,活跃了沉闷单调的电视新闻文化,还为受众的信息接受方式提供了全新选择,更拓展了电视媒体发展的新空间,增加了媒体的社会、经济、文化三重效益。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民生新闻发展速度迅猛而缺乏成熟。如何让民生新闻进一步走向成熟,进一步发挥作用,则是电视新闻强化传播效果,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课题。□(编辑/梁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