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与证明

2009-06-22 06:55王亚男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4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延伸

李 鹏 王亚男

摘要:20世纪末,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十五大以来的第一个关键期,中央政府提出以扩大内需为主体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高校扩招、扩建名列其中。如今,新兴大学园区在各大城市拓展带破土兴建,看似已经是尘埃落定的格局,在高校扩建实践的10年后,再起波澜。大学需要大学的规模,亦需要大学的气度与内涵。文章就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这一大学运营的重要载体展开论述,重新审视当今大学新区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延伸;大学新区;文化身份;城市印象

一、双重呼唤——中国大学的跨越发展

随着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来临,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中国人越来越逼近大学适龄段。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层级的深化与激化,以及建国后大建设的人口需要。面对大学这一无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殿堂,严峻的竞争和激增的人口,都要求社会提供更多的大学教育机会与资源。而20世纪90年代,正值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亚洲受波及尤重,泰铢在一夜之间崩盘,导致泰国国内的政治大动荡。日本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国,在关键时刻没有展现一个大国的气度,立时宣布日元贬值,以求自保。当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出口已然全面下滑,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中国时,时任中国总理的朱镕基毅然宣布人民币坚挺。内忧外患,使国人不得不把注意力再次投向庞大的国内市场,高校扩招起初正是这样一种民生呼唤与经济自救的双重产物。

1999年9月,当第一批享受“扩招”政策的大学新生走入魂牵梦绕的大学时,似乎一切都变得局促、紧张甚至无所是从,他们第一次怀疑起了“象牙塔”,也真正开始体会巨大的生活压力与空泛的大学生活,当他们渐渐习惯拥挤的食堂和早已变成演示的试验教学时,高校扩招作为一支离弦之箭,似乎早已看不到回头的希望。于是,15%的精英教育指标被冲破,中国大学教育自此走向代表近代化水准的“大众化”层面。2000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先后考察了多所国内名牌大学之后,提出了中国大学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要求,其中“并校”就是重要举措之一,作为整合资源,打造高等教育“航母”的重要举措,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在北京、上海、西安、济南、杭州等高校较多的地区,整合资源后的“新大学”以及其自身发展要求的“大学新区”相继破土动工。如今北京昌平,西安郭杜、未央,上海浦东、松江等一批新兴大学园区已经初具规模。崭新的校舍、气派的图书馆、教学楼、庞大的占地面积,使很多国际知名大学的校长都艳羡不已,哈佛大学校长在参观国内某大学新校区之后,就感叹中国大学生享有的教学、生活硬件是哈佛学生都难以企及的。

二、立地重生——高校生存的自我确认

前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之谓者,非谓之有大楼也,乃谓之有大师也”,这是一句教育界众所周知的名言。2006年北大校长许智宏教授在接受央视《对话》栏目访谈时,曾说“大学,首先要有大师,但也要有大楼”。两位重量级大学校长在不同时代的言论,代表两种大学建设理念。本文关注的是作为在城市周边铺展开的“新大学”何以确定自己的身份,乃至延续自己仍然作为原大学的学术存在。以北大为例,即远在昌平的北大新区是靠什么证明自己仍然是北京大学的。这种证明,决不是靠学校兴建的文件,学校的牌匾和学生手中的学生证这些外在的“法律”存在而得以成立的。一个大学存在的证据当是一种自身独有的包括学术氛围、文化传统、名师血脉、学生塑造等多因素的复合证明。而身处在大城市周边的新型大学园区,除了交通不便、市政建设滞后、学术软资源短缺等困难之外,究竟什么才是这些“新大学”塑造和培养带有自身传承气质的学生的真正依靠呢?

身处在城市中的大学和大学生都面临着生存成本的问题,仅就交通而言,公共交通作为大学生的主要出行方式,除了出行时间之外,路资也是学生作为城市生存内容的重要考量指标。而对于学校来说,任何一项以往简便的社会行为都会无形增加很多软限制,如安全、周期、经济代价等等。所以,从目前大学新区的校园文化生存空间来看,必须认真审视以下问题:

首先,开源。在成本提高的前提下,确定什么钱是必须要花的,什么服务是必须提供的。如作为城市存在的历史证据的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高校就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免费联络和组织。以城市的内涵,确定本校大学生自身的文化身份。

其次,联络。在大学和大学生本身被边缘的前提下,以学校的资源和社会网,积极实现“请进来”的社会接触模式,于此同时,利用大学新区普遍拥有比较优越的硬件场馆的优势,积极联系承办一些有地方水准的大型活动或赛事,实现社会接触。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深入挖掘校内资源,形成校内特定的,较为“封闭”的文化圈。提高文化服务水平,如配备比较充足的图书资源、稳定高速的校园网络,丰富的文体活动,特别是利用自身学术条件开展的特色学术文化活动。

以上都是在城市远郊新兴大学园区开展校园活动所必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总之,无论是成本考虑,还是收效考虑,我们都必须将大学新区对于原高校的有效延伸作为首先面对的考验之一。只有让学生确切的相信自己是某某大学生的学生而不是仅仅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大学生,这才是大学留给其学生的真正身份证明。而对于新兴大学园区,在延伸证明的同时,尽量的减小自身由于“远、新”带来的文化困境则是我们当前工作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三、城市烙印——大学留给大学生的文化记忆。

作为一个大学的学生,除非其本人生长于斯,否则,他一定是带着某种城市记忆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驿站的。随着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仅从城市建设角度来看,一些大城市的格局特色正在淡化,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知名品牌,都越来越让游走于各个城市之间的现代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恍惚感。而作为在一个大学特别是大学新区生活若干年的大学生,其更加无法靠直观的城市印象去延伸自己的大学记忆。这就需要我们在文化、气质层面去延伸一种城市的厚重与记忆。除了固定的载体,大学完全可以通过4年的教育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城市烙印和学校印象的文化载体。即城市延伸在大学生身上的文化记忆,进而演化成这个人一生的文化身份。

总之,作为双重呼唤产物的大学新区,自始就带有其特定的复杂性,如何在拓展和淡化中据守某种大学和城市优良传统,以培养具有文化记忆和文化身份的新一代大学生,是奋斗在中国“第二代”大学(大学新区)的教师和管理者必须替学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随着地域延伸的不仅是校舍,也是大学传统,也是城市本身,也是文化身份。

参考文献:

1、刘杰.新时期高校团委成功管理模式与工作创新指导手册[M].中国知识出版社,2008.

2、李钢.人文教育的当代透视[J].中国高等教育,1999(24).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延伸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筛点,英语精读需把握的“原则”
游移人群的生存空间与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