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钰佳
[摘要] 隐性采访在电视民生新闻,尤其是批评监督类新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隐性采访,就是通常所说的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但是,隐性采访应该注意运用的技巧、注意控制量与度。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 隐性采访 双刃剑 诱导 隐私
在媒介学者眼中,民生新闻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传播新潮,是学术界关注的理论问题。但是,关于民生新闻的界定依旧尚不明确。笔者取李舒、胡正荣对“民生新闻”的两种认识之一,作为本文对其的界定。即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它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按照这种观点,电视民生新闻自然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
在民生新闻中,真正能拉动收视率的还要属批评曝光类新闻。所以,很多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又把批评和曝光作为栏目立足的重点,这样的话隐性采访就在民生新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所说的隐性采访,就是通常所说的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那么,隐性采访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应不应该用呢,应该怎么用呢?
一、隐性采访在电视民生新闻,尤其是批评监督类新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应该控制量与度
不可否认,隐性采访使电视新闻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真实。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批评监督类报道成为民生新闻提高收视率的一个强有力支撑点,而隐性采访就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真实,用镜头生动形象地记录下了很多不能搬上台面,甚至违法的事情。于是,电视上那些虽然摇摇晃晃、缺乏美感,但非常有震撼力、非常真实的镜头,牢牢地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也让事实在隐性采访的场氛围中传递出来。
但是,隐性采访只能是显性采访的补充,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的量与度。
电视民生新闻使用隐性采访,是为了有效获得新闻信息,甚至能对被曝光者起到立竿见影的舆论监督作用。但是,一旦运用不当,不仅使其丧失本身具有的获取信息的功效,丧失电视节目制作本身的意图,还会使记者与栏目处于一种被动局面。
有时,记者不表明身份,或者不告知被采访对象正在进行拍摄,会减少采访阻力,或者能捕捉到很多显性采访不能捕捉到的镜头和语言,这使一些电视民生节目把隐性采访作为了常态,即使不是揭露违规违法事件,即使涉及个人隐私,为了节目需要或者为了拿到好看的画面,也大量使用隐性采访,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容易给从业者惹来麻烦的。
二、隐性采访探索了一种新的电视表达方式,但是把双刃剑
隐性采访的镜头虽然时常摇摇晃晃,画面不甚清楚,声音也经常嘈杂不清,但是它记录下的是最真实、最直观的现场,甚至是违法犯罪现场,这个过程往往极富刺激性和未知悬念,具有生动逼真的效果。因此,各新闻单位大量采用这种方式以强化报道效果,吸引受众,以求在竞争中取胜。
但是,在大多数时候,隐性采访采用的是“扮演”的方式,即记者为了揭露某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扮演成与之相关的社会角色,如拍摄售卖假发票的现象,记者就扮演成买假者,拍摄卖淫嫖娼,记者就扮演成嫖客或妓女等,在某种意义上说,通过这样的采访制作出的新闻,已经或多或少地带有了真人秀的特征,新闻中只有记者知道自己的身份,观众作为知情的旁观者,观看其他表演者的各种把戏,隐性采访把平时大家并不熟知的情况展现了出来。
虽然“假扮”的采访方式吸引了眼球,但是假扮存在诱导。我们这里所说的诱导,主要是指记者在和采访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故意设置“圈套”、“陷阱”,从而诱使对方上当受骗甚至犯罪。原则上讲,采访是严禁诱导的,但是这种采访方式在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中又较为常见。
比如,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经常会看到记者在隐性采访过程中的主动提问。采访卖假发票的情况,就假扮成购买发票者,问“有假发票吗?”;暗访“三陪”现象,一进娱乐场所就问,“有小姐吗?”等等。这都属于诱导的提问方式。记者在暗访中的语言和行为的主动与被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如果对方问:“需要假发票吗?”、“需要小姐吗?”等,则属于对方主动,记者被动。记者被动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诱导”违法犯罪行为之嫌,可以避免道德上的困境。另外,有记者假扮成购买毒品者,问贩毒者有海洛因吗?我国法律规定,毒品交易达到50克就可以判处死刑。那么,如果该记者实施了购买行为,那么能否给记者定罪?又该怎样给记者定罪呢?难道因为是记者暗访就可以网开一面,而置法律于不顾吗?法律的尊严何在?可见,记者暗访中的“诱导”不仅仅涉及伦理层面的问题,而且很可能上升到法律的界面。
许多人误以为,只要对方从事的是违法或者犯罪活动,那么,新闻媒体运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进行偷拍偷录就无可厚非,而且以这种方式进行的舆论监督有深度、有力度。但是,法律常识的欠缺导致新闻媒体忽略了一个法律上的严重问题:“诱导犯罪”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在记者隐性采访时,如果通过故意设“套”、“陷阱”,诱使对方上当受骗甚至犯罪,可能存在教唆犯罪甚至自身犯罪的可能性。
三、慎用电视新闻实践中隐性采访的特殊形式
这里所说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隐性采访,一般是指在新闻实践中,采访对象明确了解记者的身份,但由于害怕被曝光或者不愿透露事件的真相,而拒绝记者的正面采访,于是记者隐瞒拍摄状况,在对方不知道摄像机已经开始拍摄的情况下进行采访。这种方式虽然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隐性采访,但在省市级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中却时常出现。
这种形式的隐性采访,在实现新闻完整性,还原事件真相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要把握度。
在涉及家庭、情感等个人问题时,被采访对象的做法并不涉及公众利益,这种隐性采访形式尽量避免使用。但现在很多民生新闻吸引眼球,不惜挖人隐私,这种做法不仅是违法职业道德的,而且很有可能侵犯了他人的隐私,触犯到法律。
从新闻发展的角度来看,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中的一种畸形成长,目前虽然没有明文禁止,但也不受法律的保护。它现在之所以没有受到舆论的普遍谴责,一是因为被揭露的事情维护了多数人的利益;二是公众的法律意识还不太强。电视民生新闻大量运用隐性采访固然有其题材的原因,但是媒体在使用隐性采访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原则,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画面的紧张刺激而放弃常规的显性采访,隐性采访只能是显性采访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
[2]江宇,郭赫男.关于隐性采访的几点思考——兼谈《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的是与非.
[3]宋宏伟.浅论隐性采访记者介入的限度.新闻前哨,2003,(4).
[4]董广安,张淑华.“狗仔队”与《焦点访谈》的偷拍——论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新闻爱好者,2003,(5).
[5]廖梦军.现代媒介的价值取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