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对策研究

2009-06-21 01:48鹿玉翠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就业对策研究毕业生

鹿玉翠

[摘要] 近年来,尤其是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了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高职院校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面对困难形势,笔者试从高职毕业生、高职院校以及国家政府三个方面探讨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 对策研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更加严重,就业形势因此也更加复杂。劳动力供给方面,新增长劳动力仍然在持续增加,2009年,我国有611万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50多万人,据人力资源劳动保障部门统计,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为100万人,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将有超过700万高校毕业生等待就业。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据统计,2009年春节前后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原有工作岗位,他们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历年累计未就业人员一起,都将在市场上和大学生争夺日益锐减的社会富裕岗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王德文不久前结束的调研表明,包括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等,2009年,全国的失业人口将超过2500万。2009年也将成为我国30年来大学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占到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也已超过全国大学生总数的一半。面对以上情况,占到半壁江山高职大学生又该如何应对?笔者试从高职大学生,高职院校和政府三方面探讨高职大学生就业研究对策。

高职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不足。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身的状态,提高综合素质是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1.高职大学生应当准确定位,转变就业观念

根据国际通行的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高等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15%至50%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在50%以上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截至2008年秋季入学,中国普通高校的毛入学率已达23%,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消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过短短数年的艰苦努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

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现在毕竟正处于大众化教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规模过快,意识形态领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情况就不可避免。一定时期以来,大学生都被看作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就业被认为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很高。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观念依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阶段,以为上大学就意味着获得干部身份、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还存在“一步到位”“铁饭碗”和“工作稳定”的观念。在就业观上表现为:就业地点多选择大中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行业多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国家垄断性质的企业。这也导致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一些条件较为艰苦的行业常常因招不满人而不得不降低用人标准;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乡镇企业则干脆招不到急需的人才。由此可见,我国的大学毕业生的“过剩”,一定程度上说是“结构性的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在发达国家,大学生从业人员近40%,而我国仅占5%。”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说的:“如今‘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在毕业生中同时存在,毕业生的心态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6年,我国高职院校就业率为85%,首次出现大部分省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率超过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的现象。2009年初,我们对山东6所高职院校的5000多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以下所提到的问卷调查皆是同一次),43.66%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自身优势,不比普通高校差”。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因其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在就业市场上享有一定的优势。我国现有经济结构和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求我国大力发展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社会的发展进步既需要研究型(学术型)、工程型(设计型)的人才,也需要大批活跃在第一线的技术性(技能型)、应用性(工艺型)的人才——就需求量来说,后一类人才应是前一类人才的5倍左右。”社会较大数量的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给高职大学生就业以希望。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准确定位,调整期望值,改变择业方向,使学生牢固树立‘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面向生产一线的就业观念。”当前社会上还存在很多“漂”在城市等待机会,却不肯到有适合自己岗位的其他地区就业的高职生,还有的高职生宁愿选择薪水很低只有几百元的工作暂时糊口但却不肯去做月薪两三千元的农民工可以做的工作。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一部分仍进行精英教育以外,更多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大学生要从天之骄子身份向普通公民身份转变。”事实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达国家,大学生开出租车、作保姆、当清洁工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是博士生、硕士生刷盘子、送牛奶、做搬运工也是很普遍的现象。”而我们的媒体却还一直在讨论大学生打扫卫生,卖猪肉,当“船娘”是不是人才浪费。我们的一些学生家长还在为孩子能有一个体面的稳定的工作而奔走呼号,在高等教育高额的教育花费之外,又追加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

“‘普通员工应是大学生科学的身份定位,也是大势所趋……由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呈‘金字塔形状,大学生就业岗位是从‘金字塔的顶部向下滑动,大部分毕业生处在‘普通员工层面。”“要淡化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消除不恰当的优越感,树立大众化就业的观念。”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个人发展机会的学生占到39.92%,高职毕业生不再将经济收入和单位知名度以及工作的稳定性放在重要位置(以上三者分别占到15.59%、4.17%和10.48%)。这是高职大学生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的结果。“不管做什么工作,一个人的工作做到别人没法替代的程度,就是成功;认真精神和敬业精神,是个人能得到最大发展的直接原因。”“所谓成功者,并不单纯指百万富翁,而是指那些完美地完成一件工作,进而完成每件工作的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的王晓松一席话,道出一个朴实而新颖的道理。

2.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增多,各高职院校因扩招而形成的生源的争夺战直接导致高职学生的素质下降。甚至一些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时,因其粗鲁的言辞,不雅的形象,没有表现出对用人单位应有的尊重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某些高职院校的相应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又使得一些高职毕业生应有的动手实践能力的优势不突出。在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的时候,一些学生不经任何法定程序频繁而随意的变换工作岗位,丧失诚信原则。这些都导致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降低,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社会声誉,也为用人单位人才的“高消费”打下心理基础,人为的增加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因此,高职大学生应当在在校期间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树立诚信意识。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资源,锻炼和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以增强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总之,新的时期,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应当首先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身份定位,既看到自己的优势,不妄自菲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调整状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近一半(49.55%)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有50.66%的学生证明学校没有开设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63.41%的学生证明学校没有开设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或报告会,而有62.66%的学生表示若学校开设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的话,一定会选修。分别有36.59%和31.52%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一般和不满意。这个结果表明,我们的高职院校在改善就业方面当有更大的作为。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应当更加的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办学思路,培养“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大开展校企合作的力度,使学生能够掌握熟练的技术,就业后及早的适应企业的生产状况。

1.高职院校应当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多表现在学生临毕业之前举行的一两场就业指导讲座,教给学生一些求职技巧。这种“临阵磨枪”的做法并不能给学生增加多少胜算,阅历丰富的用人单位很快就会剥去涂在学生脸上的薄薄的油彩,直视本色内里。而没有经过系统的就业指导的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的苛刻的条件谈判时,可能会失去很多本应有的权利和机会。

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全程就业教育体系。把就业指导的内容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分阶段有重点的开展职业教育指导:“新生教育阶段”重点在专业介绍,发展前景“讲授市场需求,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理想和专业发展方向”;“成长发展阶段”重点在“讲授就业形势,并帮助学生作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与此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从各方面完善自身”;“就业实践阶段”,要“点面结合,主要进行求职应聘、面试的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可以讲授一些典型的实践案例,到人才市场体验”,请往届毕业生来现身说法。“对于特殊生(如无学位、延期毕业的学生)应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进行特殊的帮扶,使他们自信地面对人生,解决生存问题,顺利就业。”

我国各高职院校应当成立一支专职的指导教师队伍,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美国高校学生服务中心专职人员与学生比例为1∶200左右,例如美国耶鲁大学的大学生生涯服务中心有专职人员20人,负责全校5600名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我国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职业指导教师少,而且很多只有相关经验,没有相关知识,不够专业。

另外,还要“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养成合理健康的竞争观念,磨炼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等的培养。鼓励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发展的关系。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各高职院校之间应该加强相互合作,打破院校界限、专业界限、学历层次界限,形成一个学历层次多、专业面广、毕业生数量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各高职院校同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准备长期稳定的就业渠道。”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高职院校还应建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教育方向和重点。充分利用就业网络及时和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信息沟通和互动交流,为高职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平台。

2.调整办学思路,培养“适销对路的产品”

我国从1999年到2005年间,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刮起一股浮躁之风,许多高校出现盲目追求“大而全”,“上档次”,“上综合”,导致一些高校出现了办学定位模糊、办学模式趋同、办学特色不明显的状况。为了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各高校一窝蜂地扩大当时认为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千方百计增加低成本专业的招生名额,没有长远的考虑社会需求和就业结构的平衡性,导致高校的专业教育“冷”“热”迅速变更,就业市场上供求失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大学生就业难。“教育管理部门没有严格地从宏观上统筹考虑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任凭一些高校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拼规模,求数量,忽视挖掘潜力,发展内涵,致使学生培养质量下降,用人单位不满意。”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接受教训,给自己的办学特色准确定位,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在办学思路上要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长期性,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强调内涵建设,着眼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调整办学思路,本着“基础性知识要‘必需、够用,专业化知识要‘实用、管用,现代化知识要‘先进、新颖。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扎扎实实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产品”。

3.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基地

高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已经形成,“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已成为共识。”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成功实践也证明,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了解市场和处理社会关系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类型“通过产学合作,高职学校一方面可利用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优越的条件,让学生与市场进行零距离接触,增加他们对以后所从事工作和岗位的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企业相应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略”。

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应当适时转变观念,克服校企合作的观念、政策法规及体制方面的瓶颈,共同培养适合我国经济发展,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相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在以后的招聘过程中就不会只作“培训基地”,也能及时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结果。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取得一定成就,但解决当前校企合作的问题,还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方的积极促进。

政府方面应当调整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降低学生家庭在高等教育中的投入;为高职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鼓励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通过发展民营、三资企业和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保持GDP增长拉动就业需求。

1.调整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D.约翰斯通提出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无论在什么社会、体制和国家中,都必须由来自政府、家长、学生、纳税人和高等学院几方面的资源来分担。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高校学费标准,大约占人均GDP的20%。2001年,美国大学平均学费为5000美元,约占美国人均GDP的15%;在欧盟国家中,英国是较早开始打破免费高等教育制的国家。从1998年起,英国开始对本国学生每年收取最高不超过1100英镑的学费,占英国人均GDP的7.3%,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效尤。另外,许多欧洲国家都实行福利教育制度。德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并不收取任何高等教育费用,法国等一些国家则只收取少量的入学注册费。西欧和北欧等许多国家,其大学生的教育是免费的,如瑞典、芬兰和丹麦的各大学也会继续推行免费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需要建议由国家、社会、学生个人共同分担培养成本的机制。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学费应为学生培养成本的25%实际分摊。依照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既1.2万到1.5万,按照现在每个学生每年5000的学费,1200.00元的住宿费的标准,学生家庭所分摊的高校教育成本比例为44%,大大超过国际20%的比例。——来源《中国财经报》2006年2月1日。全国高校收费从1995年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5000元左右,再到2005年的“普通专业每年不能超6000元”,这就是说,在短短的十年间,大学的学费飞涨750%。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说,过去十年,高等教育投入的经费中,来自政府的部分只增长了3.5倍,来自学费的部分增长了18倍。

现在教育领域乱收费现象仍屡禁不止,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受教育者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过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实际上是建立在受教育者分摊更多的高等教育成本基础上的。受教育者过高的学费支出,已经形成了眼下上学贵的社会问题,因上大学致贫的现象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成为送子上学的反面教材。教育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已达到了在校生的20~30%。而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我们高职院校的大学生48.98%来自农村。很多农村地区依然将上大学当成子女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为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供子女上学,希望子女能学的一技之长,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然而现实却是,家长支付了高额的教育成本后,换来的却是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又一个门槛——就业难。这对依然重视教育,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们的教育投资积极性,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因教育投资的增加所带动起来的对高等教育的高期望值也形成强烈的落差。“知识无用论”重新抬头,继续加大广大老百姓不敢读书、不想读书、不能读书的趋势,这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衷相悖,不利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2009年5月底,根据最新的数据,除了广东、江苏、重庆等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说是因为高昂的高校教育成本和渺茫的就业前景,使得很多学生和家庭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失去信心。

“从政府的角度讲,一是要规范教育收费,二是要建立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把家庭分担的费用限制在一个合理的、绝大多数家庭能够接受和负担得起的范围内,以弱化大学生‘预期工资的刚性。”整个社会应当形成尊重知识,重视高等教育,崇尚教育的氛围,政府当尽量减少因教育致贫的家庭人数,利用各种政策推动高校大学生自立自强,利用勤工助学,助学贷款,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作兼职,以增长社会阅历和减轻家庭负担。

2.政府为高职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鼓励自主创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

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人就业,这样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缓解了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压力,所以鼓励高职大学生创业是一举多得的。我们2009年初的调查问卷显示,有59.11%的高职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又有调查显示,我国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只有总数的1%左右,且成功率很低。而国外毕业生创业的比例最高可达20%~30%,美国大学生创业率就高达30%。调查结果显示有共近50%的(分别30.91%和17.31%)高职大学生认为影响创业的因素是资金和政策。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应从资金和政策层面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比如,“设立大学毕业生创业基金,给予税收和信贷方面的扶持,以此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门槛。完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把大学生毕业纳入失业保险体系,在其失业阶段提供必要的收入支持。”

“建议高校除了举办阶段性、局部性的创业大赛,还要想方设法导入创业教育,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企业家精神和自主创业的知识技能,而政府要对有创业意图的高职大学生提供低息贷款或者降低注册门槛,同时针对困扰高职大学生创业缺少经验这个问题,政府可以作为一个中间角色联系一些富有管理经营经验的公司和高职大学生创业者一起合作。”

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才,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就业时有后顾之忧而放弃。“就政府部门来说,要加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继续深化体制改革,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

3.政府通过发展民营、三资企业和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保持GDP增长拉动就业需求

2003~2005年,毕业生流向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比例分别是76.8%70.20%和81.10%。我们的调查资料显示,共有约47.63%的高职大学生愿意到外资、私营和民营企业就业。因此政府通过鼓励发展民营、三资企业和第三产业就能拉动社会就业。一般地说,我国的第三产业的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市场就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

在人类社会中,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就业具有根本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是80万人。我国GDP一直在持续增长,但经济增长速度减缓,GDP增长的就业弹性降低。如果我国的GDP增长保持在7%~8%左右,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将达到700~800万个。近年来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相对减少,但经济增长仍然是拉动就业的一支巨大力量。

总之,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面临更大挑战,要改变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大学生、高职院校、国家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作为,改革创新,以推动全社会的经济协调发展,让我们共度2009年就业难关。

参考文献:

[1]王银芬.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观念性障碍及对策研究.消费导刊,2007,(5).

[2]金爱平.浅析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及对策.大连干部学刊.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S].

[4]苏明飞.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1):42-44.

[5]王继辉,申群喜.论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科纵横,2008,23(7).

[6]丁永刚.现今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及引导对策.青海社会科学,2008,(3):169.

[7]王晓松.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生就业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09.

[8]张少平.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6,(12):108-109.

[9]孙萌珏.对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08,(37).

[10]李占文,王艳,侯东明.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10):47-48.

[11]王银芬.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观念性障碍及对策研究.消费导刊,2007,(5).

[12]胡艳曦,曹立生,刘永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高教探索.2009,(1):103-107.

[13]蔡虹焰,武毅英.论高职教育定位偏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理工高教研究,2008,27(5):146-148.

[14]王晓松.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生就业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09.

[15]李树德.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23(6):65-67.

[16]刘效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职业教育,2008.

[17]陈国梁.从高职就业生流向看就业的重点开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观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就业对策研究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