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漳平
摘 要:自清代学者吴汝纶始,否定《远游》为屈原作品的学术观点一直在学界占上风。这种观点以《远游》中多道家、神仙思想,而屈原一生在楚国,无由得知道家、神仙思想为主要依据。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在楚地出土了大量前屈原时代的简帛资料。这些出土文献证明,道家、神仙思想早在屈原以前在楚国就十分流行,且规模相当广泛。因此,屈原作品中有道家、神仙思想意识和观念是合乎逻辑的。表现在《远游》中的仙道意象和意识合乎屈原的生活现实和思想逻辑。因此,《远游》为屈原之作毋庸置疑。
关键词:《远游》;作者;屈原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3—0202—05
陈子展先生在《楚辞直解•远游解题》中说:“怀疑《远游》不是屈原所作,从近代始。近代学者中有这样的怀疑,从廖平始。”①又说:“从梁启超以上的过去学者都推崇屈原这一作品,从梁启超同时和以下的现代学者大都否认屈原有此作品,其间有这么不同而已。”②这一说法,基本符合现当代楚辞研究者对《远游》篇的认识。现当代学者中,郭沫若、刘永济、陆侃如、游国恩等都曾认为《远游》不是屈原的作品,影响甚大。现今从事《楚辞》研究的学者,也有许多人仍持此观点。因而在译注《楚辞》作品时,舍此而不论;在研究文章中,则依然寻找种种所谓的证据加以否定。可知,认真辨析《远游》篇的真伪,依然是任务艰巨。陈子展先生的文章,从历代楚辞研究者论《远游》、汉代拟骚作者对《远游》作品的引用和化用,以及屈原思想和作品的分析上来进行辨析,是一篇写得十分有说服力的文章。本文拟从出土文献的角度加以补充,以求加深认识,求得比较一致的见解。
对于《远游》篇的真伪问题,怀疑者的众多观点中,郭沫若先生的看法可为其代表。他在《屈原赋今译•后记》中说:
《远游》篇结构与司马相如《大人赋》极相似,其中精粹语句甚至完全相同,基本上是一种神仙家言,与屈原思想不合。这一篇,近代学者多认为不是屈原作品。据我的推测,可能即是《大人赋》的初稿。司马相如献《大人赋》的时候,曾对汉武帝说,他属草稿未定。未定稿被保存下来,以其风格类似屈原,故被人误会了。这一误会,不消说,是出于汉人,而且可能就是出于王逸。因为屈原的《九章》本是汉人所采集的九篇风格相类似的屈原作品。如果《远游》早被认为屈原作品,那么会被认为十章,而非单独成篇了。即此已可证明《远游》被认为屈原所作是在《九章》辑成之后。
前此,廖平认为《远游》非屈作,提出的观点是,《楚辞》是秦始皇时由其博士所作的《仙真人诗》:“《楚辞》乃灵魂学专门名家,详述此学,其根源与道家同,故《远游》之类,多用道家语。”③而陆侃如则在《屈原•屈原评传》中说:“韩终其人为屈原时所无,这便是《远游》非屈原所作的铁证。”
其实,提出《远游》非屈作,最早者应是清人吴汝纶与胡濬源。吴氏在《古文辞类纂评点•远游》中说:
此篇殆后人仿《大人赋》托为之,其文体格平缓,不类屈子。世乃谓相如袭此为之,非也。辞赋家展转沿袭,盖始于子云、孟坚。若太史公所录相如篇数,皆其所创为。武帝读《大人赋》,飘飘有凌云之意。若屈子已有其词,则武帝闻之熟矣。此篇多取老、庄、吕览以为材,而词亦涉于《离骚》、《九章》者。屈子所见书博矣,《天问》、《九章》所称神怪,虽闳识不能究知。若夫神仙修炼之说、服丹度世之旨,起于燕齐方士,而盛于汉武之代,屈子何由预闻之?虽《庄子》所载广成告黄帝之言,吾亦以为后掺入也。
综览上述对《远游》篇作者提出的分析,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观点:
1.《远游》篇不是屈原的作品,而是秦博士所作的《仙真人诗》或司马相如所作的《大人赋》的初稿;
2.《远游》篇中多道家思想,与屈子思想不同;
3.神仙修炼之说起于燕齐方士,而盛于汉代,屈子无由得知;
4.诗中所写到的仙人韩众为秦时方士,不应在屈原作品中出现。
这四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前人已作了回答,理由相当充分。本文主要就后三个问题作出辨
析。
二
《远游》中多用道家语,与屈子思想不同,是该文被视为伪作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多用道家语”就必然与屈子思想不类吗?我们还是应当对道家思想与楚国的文化、与屈子的思想作一次认真考察。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记载,屈原早年受到怀王的信任,官居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而屈原也以振兴楚国,实现美政理想,进而统一中国作为自己的政治使命,即使是受到党人的攻击和怀王的疏远乃至放流,他依然不改初衷。许多研究者正是看到他的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认为他不可能产生道家消极遁世的想法。许多学者据此认为,屈原完全是受到北方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因而屈原不可能写出像《远游》这样具有道家思想的作品。然而,这样的逻辑推论可靠吗?
没有充分理由认为屈原必是孔孟的信徒。孟子和屈原是同时代的人物,他终生不渝地宣传孔子的“仁”学主张。当齐宣王向他询问“齐桓、晋文”之事时,孟子明确加以拒绝,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但我们看屈骚作品中,许多篇都写到了齐桓、晋文之事。如《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又如《天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卒然身杀。”再如《惜往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等等。
孟子的“仁政”思想也与屈原的“美政”理想不同。孟子的“仁政”也就是施行王道,他曾设计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理想社会;而屈原的“美政”理想则是“举贤受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惜往日》)。很显然,这两者之间所追求的目标并不一致。
那么,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以为应当是来自于楚国文化传统。尽管楚国立国南方,但从熊绎始封丹阳,到屈原的时代,楚国已有七百年的建国史。从“土不过同”到统一了南半个中国,楚国已非昔日的“蛮夷”了。应当说,到了屈原的时代,作为中原文化分支的楚文化,已具备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过去学者提到南北文化的差异时,经常谈到的是道家文化为南方文化的代表。据传,楚人先祖鬻熊曾为周文王之师。今传有《鬻子》一书,当为后人摭拾旧闻辑录而成,《汉书•艺文志》已载录其书,并与《伊尹》、《辛甲》、《太公》并列而为最早之四部道家代表作。作为传说阶段的道家之言,《鬻子》讨论了选贤兴国之策及以柔胜刚的道理,其后者应即是将其归入道家的原因。道家守柔,讲求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当然,道家学派的形成在春秋时代的《老子》一书产生之后。因此,刘勰在《文心雕┝•诸子》中说:“篇述者,盖上古遗语而战代所记者也。至鬻熊知道,而文王咨询,余文遗事,录为《鬻子》。子目肇始,莫先于兹。”我们可以相信,
《鬻子》一书的主要内容,应是楚人作为先祖的遗言以相教传,而后人加以整理而成。在出土的楚人墓葬祭祀简中,凡记载祖先的祭祀,多为老僮——祝融——鬻熊。那么,屈骚中的“选贤任能”的治国思想,则楚本有之。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楚地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帛资料,犹如一座座被打开的古代书库,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的文化典籍之盛。其中如郭店楚简,出土有字竹简730枚,主要为道家和儒家的著作。其中道家著作有《老子》的甲、乙、丙三组竹简以及《太乙生水》一篇,是解说和引申道家思想内容的;儒家的著作有《缁衣》、《五行》、《成之闻之》、《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性自命出》、《六德》、《尊德义》以及《语丛》一、二、三等。又如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市场购得1200余枚战国楚竹简,经整理,其内容涵盖儒家、道家、杂家、兵家等各方面约100种先秦古籍,文字达3万余字。而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西汉墓葬出土的帛书29件12万字,其中包括《老子》甲、乙本及佚书8种近30000字,《周易》及卷后佚书5种2万余字,还有《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刑德》、《五星占》、《相马经》、《五十二病方》及佚书4种,《导引图》及佚书两种,地图两幅等。其中《老子》乙本之卷前佚书4种:《经法》、《十大经》、《称》、《道原》更引起研究者普遍关注,被认为即《汉书•艺文志》所载之《黄帝四经》,对于研究黄老学派的思想,其意义不可估量。此外,如荆门包山楚简、江陵天星观楚简,还有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早期墓葬出土的竹简等,让我们看到了楚国文化之盛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这么多道家著作的出现,不仅有最早的《老子》简本,还有帛书,以及如《太一生水》和《黄帝四经》的出现,说明楚国确为道家思想浓厚的国家。如此看来,屈原作品如《远游》中多用道家语,不是非常自然的吗?“博闻强记”的屈子,他不会对当世盛行并与本族有密切渊源关系的道家学说不予理会,当然更不会仅仅信从北方的儒家学说的。
那么,屈原的积极进取思想从何而来呢?我以为,与其用儒家思想来解说,不如用黄老道家学说来认识更为合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道家哲学思想,发展到战国时代,分而为二:一种是庄子的超然物外的“逍遥游”,即摆脱人世间的世俗对身心的束缚以求得自身的解脱;另一种即稷下黄老学派的思想。稷下学派继承《老子》中所提供的一系列治国的方术而加以发展,并吸收儒法阴阳家的思想而形成。其目的是为齐国的变法改革、富国强兵并进而统一中国服务的。当时在稷下学宫的学者来自各个诸侯国。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记载,齐宣王时,稷下学士有“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其中环渊为楚人;慎到虽非楚人,但有记载他曾到楚国,担任楚怀王的太子熊横(即后之顷襄王)的老师(《战国策•楚策二》载,楚襄王之傅为慎子,此当即慎到)。帛书《黄帝四经》出土之后,学者们对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其中不少学者认为出于楚国。如龙晦在《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一文中,就从楚方言和音韵学的角度,考证《黄帝四经》为楚人的著作(《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吴光的《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也赞成此说;而刘蔚华、苗润田的《稷下学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更直接认为它是楚国稷下先生环渊的遗著。郭店楚墓的墓主人,有学者认为是顷襄王为太子时的老师慎到;墓中还出土了《老子》竹书三种和《太乙生水》篇。由上可知,战国时代的楚国,也是盛行黄老学派思想的。那么,屈原受这一学术思潮的影响,也是十分自然的。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中说:
稷下唯物派的关于“精”、“气”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很大影响,在《吕氏春秋》、《楚辞》和《庄子》中都有关于“精”、“气”的思想。这可见稷下唯物论的思想以齐国为中心,其传播向西方一直到秦国,向南方一直到楚国。④
冯友兰先生专门列举了屈作《天问》、《离骚》、《远游》篇中的一些诗句中的词意,与《管子》的《内业》、《达生》、《心术》、《白心》篇,《庄子》的《山木》、《在宥》、《逍遥游》、《齐物论》,《淮南子》的《俶真训》、《精神训》、《天文训》等作比较,并说:
有些人用儒家的思想解释《离骚》,所以认为《远游》篇不是屈原的作品,其实也没有别的证据足以否定传统的说法。⑤
冯先生在比较《庄子》和屈骚中《远游》篇后,专门对两者字面的相同与实际内容的不同进行比较,并指出:
《远游》篇也谈到,“远游”最后目的是“与泰初而为邻”。庄子学派也谈到“物之初”和“万物之祖”。它们目的是相同的。但是它们所说的“泰初”和“物之初”的内容不同,因此它们达到目的的方法也不同。《远游》篇所说的方法,是靠聚集精气,使“灵魂”能够上升。庄子学派所用方法,是靠否定知识;知识否定以后,就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混沌状态。据庄子看,这个状态和“物之初”的状态是一致的。⑥
虽然我们现在从史料记载与屈作中看不出屈原的思想传承状况,但无疑,楚国浓厚的道家思想以及他的“使齐”与稷下学派的接触,都应当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出土文献亦为此作了证明。
三
《远游》中的“神仙家言”,也是研究者认为非屈作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神仙家出自北方的燕齐,而且是在秦汉之后方才有的,屈子无由得知,因而《远游》非屈子之作。这种理由同样是站不住脚的。固然,在传世文献中,如《史记•封禅书》写道“自齐威、宣时,驺子之论著终始五德之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方士传其术不能通……”;“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后之学者便依此皆曰神仙家产自燕齐。其实,《史记》里讲的是入海求神仙的一种,而非全部。且《史记》既已明言是在燕昭王、齐威王与齐宣王时,那么,也是早于屈原生活的年代,而神仙之思想也应早于此。周灵王的太子王子乔于嵩山修炼成仙,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与萧史乘龙凤升天,乃至黄帝于铸鼎原成仙的传说,皆由来已久,非迟到燕昭王、齐威王时也。《山海经》中亦已记载了大量神灵的故事。古人祈求长生不老,何须等到秦汉时代?以屈原生活的时代无由得知神仙故事,来论证《远游》之伪,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其实,在屈作中有多篇写到了神仙之事。如《天问》中就问及不死之国,所谓“延年不死,寿何所止?”“何所不死,长人何守?”“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这些神话中也就涉及神仙;《涉江》的“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这里写到的是昆仑神话系统中的神仙。而《离骚》长诗中的主人公周流天地、相观四极,游神山,求佚女,麾蛟龙,乘鸾凤,行流沙,指西海的神游,如果没有神仙想象中的神性,又如何能够实现?因此,虽然反映在作品中的是一种想象中的神游,但它与楚地的神仙神话传说,毫无疑义是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已出土的大量楚地文献资料、文物,为我们提供了有关那个时代楚人的意识、观念形态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服食”、“行气”、“导引”术是《远游》篇中涉及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楚辞》其他作品中均有反映。
先说“服食”方面。前举《九章•涉江》的“登昆仑兮食玉英”,即为服食成仙的药物。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篇引《玉经》曰:“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神农本草经》中也记载服食“玉泉”(用玉屑制成的饮料)成仙,“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河南洛阳烧沟汉墓M1023出土的铜镜上有铭文:“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
北京大学的李零先生长期研究中国古代的方术。他在《中国方术考》下篇《方技考》中谈到“炼丹术的起源和服食、祝由”时说:
我们知道,古代服食的最高目标是成仙。但战国秦汉时期所说的“仙人”或“神仙”都不是自古相传的那些天神地祗,而是由人经特殊修炼,除病、却老、延年,渐觉身轻力健,然后才终于飞升。……如马王堆帛书《天下至道谈》“踵以玉闭,可以壹仙”,只是表示可以升迁飞越之人。……我们看到《远游》中,诗人“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这里也是与玉有关。
其次,关于“行气”、“导引”的问题,《远游》篇中写道:“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这里讲的便是有关“行气”的问题。王逸注引《陵阳子明经》曰:
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是为六气也。
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书《却谷食气》,虽有部分残缺,但其内容还是基本清楚的。篇中首言“辟谷”之法,而后言行气之法。它包括行气时间、频率、四时所避所食之气等等。如关于四时所避所食之气:
春食一去浊阳,和以銧光,朝暇(霞),昏清可。夏食一去汤风,得朝暇(霞)、行(沆)暨(瀣),昏[清可。秋食一去]□□、霜霾(雾)、霜霚(雾)和以输阳、銧,昏清可。冬食一去凌阴,[和以端]阳、銧光、输阳、输阴,[昏清可]。
这段话中正提到所食之气朝霞、沆瀣、端阳(即正阳),正与《远游》篇同。饶宗颐先生写有《马王堆医书所见“陵阳子明经”佚说》—文对此作了考证,认为此帛书即为王逸所引用的《陵阳子明经》的佚文。关于陵阳子明,李零《中国方术考》中有明确论述,据考为“楚地传说中的仙人。战国秦汉时期楚地有陵阳县(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南),传说就是子明得仙之处。帛书出楚地,载其佚说,不为无因。”
除马王堆帛书出土《却谷食气》篇外,阜阳双古堆汉简中也出土有《行气》篇,可惜尚未发表。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战国玉器,上有铭文12行,36个字,加重文为42个字,讲的是道家的行气过程。
出自战国时代楚地的这些道家服食、行气、导引的出土文献清楚地表明,所谓“神仙家只有燕齐才有而屈原无由得知”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四
除上述的文献资料外,出土的楚地文物也说明,战国时代在楚地盛行有关灵魂升天、羽人游天的思想观念。
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帛画,1973年5月出土。画的正中是位侧身而立的中年男子,危冠束发,腰佩长剑,身着长袍,身材修长,形态自若,气度从容,手持缰绳,御一飞龙;人的上方有华盖一重,龙的前腹下有游鱼一尾,龙奋首卷尾,犹如在水上疾行的龙舟;龙尾上有一只立鹤,正昂首长唳;其华盖下垂的飘带随风飘拂,男子的服饰衣袂也飘飘拂动,确实使人感觉恍如灵均再世。1949年2月,在湖南长沙陈家湾也曾出土一幅龙凤仙女图。图正中的下半部有一贵妇侧身而立,高髻斜耸,长袍细腰,双手合掌作祈祷状,神态十分虔诚;仕女头顶左上方,有只振翅奋飞的凤鸟;凤的前端,是一条扶摇直上的螭龙。两幅画均为随墓入葬的旌铭。关于画中蕴含的内容,研究者一般认为应为祈求灵魂升天的主题。李学勤先生认为:“长沙两幅帛画所表现的升仙,当是楚地神仙思想流行的反映。”⑥
而1972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和1974年出土于马王堆三号墓的两幅旌幡,也是描绘祈祷墓主灵魂升天的内容。旌幡分为天庭、人间和地府三个部分。天庭有红日与新月交相辉映,仙禽与神兽、飞龙活灵活现在其中飞舞、跃
动;中间为主人的日常生活场景;阴界中则有各种神怪。这幅画完整地反映了楚人对生死阴阳、天地各界的想象情景。上述四幅帛画,形象地展示了楚人有关灵魂升天的宗教观念,正可与《远游》篇的相关描述相印证。
《远游》篇还写道,当他听了王子乔的教诲后,“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这里写到的“羽人”,在商代出土的文物中已经出现。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了一件玉佩饰,刻着便是身长毛羽的玉羽人;而洛阳东郊出土的汉代鎏金羽人铜饰也是如此(见李零《中国方术考》的彩色图版六之1、2)。所以李零先生认为:“战国秦汉的方士常常把仙人想象成如同飞鸟一样,身上长有毛羽。……一个人如果体生长毛,或者健步如飞,在他们看来便大有‘欲仙之意。所以轻身益力,疾行善趋和‘飞行的概念是有直接关系的。”此外,长沙出土有一面铜镜,纹刻着三个有翅赤身的飞仙羽人;江陵凤凰山出土的一幅战国漆盾,正面也画有一幅骑龙升升天图。赵辉先生认为:“楚人的神仙思想不光是培育了楚人的浪漫精神和幻想情调,而且给楚辞创作以许多直接的影响。”⑦《远游》、《离骚》篇中的相关意象与思维观念正为明证。
最后我们还要提到的是,“像《远游》这类游仙题材的作品,在战国时代似不止此篇。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中不仅出土有《离骚》与《涉江》残简,还有其他辞赋残简,也有若干残片,如‘口橐旖(兮)北辰游,目前无法讨论”⑧。此残简虽仅存五个字,但似与《远游》中的诗句相关。《远游》诗句中有“奇傅说之托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太微之所居;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都写到诗人想象中神游天庭在星际间飘荡的情景。残片中的“北辰游”,应当也属同类吧!
由以上材料,我想已可充分证明,道家思想、神仙观念在屈原生活的战国时代,在楚地都是广泛地流行过的;那种认为屈子无由得知的说法,纯系主观臆测之辞,是不可置信的。至于说“韩众为秦时方士”,更是毫无道理。《列仙传》载,韩众与《远游》诗中的王乔、傅说都是古代仙人名字,不过秦时方士慕其名而套用,不足以为据。汤炳正先生认为这是“同术慕用”⑨的通例。
当然,说到《远游》篇与屈子思想不类,汤炳正先生有段话正可作为回答,他说:
其实,屈原本楚之宗族,官为左徒,博闻强记,两次出使齐国,正值稷下学风大盛之时。谈天雕龙,迂怪禨祥,尤其是黄老之术、精气之说对屈原当有影响,故《管子•内业》篇之说多与《远游》相表里。在屈原的政治生涯中,初时为之信任,草创宪令,表现了“来吾导夫先路”的强烈的政治改革愿望。当政治失意之际,则又言“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这种前后思想的变化,在历史人物中比比皆是。汉之张良、贾谊,都黄老、刑名备于一身;积极用世与消极避世之思想,亦往往兼而有之。太史公著《史记》,合屈原、贾谊为一传,可谓明其渊源。至于《大人赋》词句多同《远游》,此乃汉人抄袭屈赋之风所致。所谓《远游》乃仿《大人赋》而作,实本末颠倒之论。⑩
我想,关于《远游》确为屈原之作,读者应可由此而无惑了吧!
注释
①②陈子展:《楚辞直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23、626页。
③廖平:《楚辞讲义序》,转引自陈子展《楚辞直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23页。
④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97—298、374页。
⑥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29章。
⑦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84—85页。
⑧见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第十讲《简帛古书导读四:诗赋类》,三联书店,2004年,第337页。
⑨⑩汤炳正:《楚辞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82—183、179—180页。
责任编辑:行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