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松
摘要:文章从近来年对宁波几个知名建筑的观察思索中,发觉其文化的缺乏与崇洋的倾向。通过叙述建筑与人的相互作用,存在唤醒人们对建筑文化的关注与认识。并希望文化能在新的社会发展中注入鲜活的动力。
关键词:建筑文化;市场经济;海派文化
中图分类号:TV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5-0141-01
在急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在市场经济的狂潮影响下,人们呈现出向物欲方面一边倒的状态。如果物欲再拉扯得很些,就会将人们精神一面的文化的根连根拔起,人们也必然会轰然倒地。人们现今的精神状态也必然会在建筑这一文化现象上投下深深的影子。
我们暂以宁波发展中的几种建筑类型去看待一下其文化的根到底在哪里?近十年,宁波与全国都经历的巨大的发展变化,宁波更显突出,其建筑发展也更显典型性。经常被人们论道的是天一广场老外滩的建设,从商业和美学角度应算是成功的。天一广场更像是舶来品,老外滩又借助了上海新天地的发展模式。难道这是中国唯一的发展模式吗?其背后的文化的根在哪里?
公共建筑为了体现在发展中的时代气息,外观多用现代风格,舶来品的气息就更重。一时间谁不用点西方的手法,谁就跟不上时代。精神上的软骨病从建筑师到大众皆显露无疑。投标最好国际化,风格最好西方最流行,就连建筑师最好是老外,实在没有,海归也可。一时间建筑设计公司无不沾上点洋味不可。这一点恐怕只有苏州工业园区能与之媲美。居住建筑离老百姓最近,量越大这种习气就更是严重,从项目名称,设计公司,管理公司,咨询公司的选择到建筑风格、景观小品都充满洋味。样板房、家具饰品、小院全都以西方为标准,一时间全国从南到北就刮起崇拜的传染病。经济越发展的沿海,病的越厉害,建筑师比的是谁抄得更像,难得的国外考察变成追求更精细的翻版,关注尺度、细节、固然可喜,都很少关注文化的根源,与构造的技术应用的合理性,硬生生地从国外剥了层皮,披在自己的建筑身上,而这种丝毫没有文化可言的建筑塑造出的居住其中的人,就变得精神空洞而虚脱。
在不断变化的文化复兴中,政府做了许多古建筑修复修缮工作,的确可喜。可通过建筑传承文化却没有得到真正关注。冷藏式的保护保留下的是建筑的躯壳,而无法让人们通过文化认知的时光隧道触摸古人的灵魂。文化在此再次陨落了。
商品化思想将人性的贪婪加以放大,造成的当今世界的金融海啸,这无不是上天在告诚人类物质与精神要和谐发展,这也是胡锦涛书记倡导的和谐社会的深层原因。可在浮躁的社会中读懂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或是出现了方向性的偏差。因而,现今急需倡导文化的重塑与发掘,呼吁社会形成一种集体的认知心态,建筑文化才有生存的土壤。这样的建筑反过来又能提升人类自身的心灵,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建筑师在这一社会潮流中,应承担起先知先觉的角色。反观我们的建筑师,都似乎在迷失自我。高速的建设量,紧迫的时间,极尽疯狂的贪婪,使建筑师无暇多思考,研究与思想的贫乏,加之精神上的崇洋的软骨病和外围环境的推波助澜,更使文化的追求几乎消贻殆尽。随建筑师对文化追求的自我迷失,造出来的房子更使生活其中的人也丧失文化的感知,铸成更为恶劣的社会潜意识(即社会认知与习俗)。
呼吁社会的同时,也应呼吁建筑师,像职业医生宣誓“救死扶伤”一样的神圣职责,拯救濒危的建筑文化。当人对事物缺少神圣性时,人便会放任,什么都不当真(这实是中国人现今的写照),也就缺少那份执著于精神的归依。于是,建筑成了建筑师把玩的东西。如果建筑师的建筑对社会是一剂良药,即社会在世人病入膏肓之际,我们不应该掉以轻心了。
宁波有着深厚的文化,并深具海洋文化所赋予的开拓与兼容并蓄的思想,其造就中国乃至海外商海中的红帮。在当今的世界影响力中恐难找出与之匹敌的,建筑应将这一文化加以发挥与继承。一方面表现出这一文化特质,另一方面将之应用于传统观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场中。镇海十七房、宁波宋代的保国寺、天一阁等众多极具文化挖掘价值。我深信不远的将来,也在当下,当人们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时,自然会居于充满中国文化气质的建筑中,我住在威尼斯水城中心的马瑞娜酒店,每天早晨必在恶梦中惊醒,看了如血盆大口的四壁涂满大红色的卫生间的门洞,更是心神不宁。中国大地上那么多的西方建筑,从造型到室内装修,再到家具,甚至连室外庭院及小品,极尽西化,唯独不能西化的是住在里面的人,中国人的灵魂居在别人的躯壳中,怎么会舒服?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
建筑初级能遮风避雨,中级能愉快身心,高级能提供内省并承载和发展文化。在我们心目中能不能少一点对建筑视觉冲击和震撼力的要求。这种建筑创造出的只有新奇而非意义隽永。如同中国人对瓷器和玻璃的感受一样,对瓷器是一种深厚的情感,而对玻璃器仅有新奇之感。情感承载的就是文化,中国文化强调圆融不露痕迹的渗透力,而非西方的非黑即白的思想,我们应去多分辨。
宁波具有海派文化的开拓精神,若能辅以深厚的文化承载力,创新思想不光停留在市场经济理念上,更应在文化方面也是开掘者,方能在过度商品化的社会中校准航向走得更远。文化是我们精神的依托和继往开来的创新基础。
参考文献
[1]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罗伯·克里尔.新城市设计与理论[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
[3]曼弗雷多·塔夫里,弗朗切斯科.现代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林松(1969-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建院建筑设计院工程师,院主设计师,研究方向:建筑历史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