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整合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初探

2009-06-20 07:13夏亚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

夏亚芳

摘要: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中小企业对自身和外界资源不断汲取和整合的动态创新过程,随着竞争对手的进步或竞争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现有的核心竞争力也会逐渐弱化、消失。因此,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和分析经营环境的变化,动态地培养和管理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5-0019-02

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核心竞争力的出现,为中小企业指出了一条明确的发展道路。结合中小企业实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差等特点,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两方面:一是靠自身努力,培养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集群或战略联盟形成核心竞争力。

一、自我积累培养核心竞争力

(一)集中资源

目前中国很多企业仍没有摆脱“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多面出击,其目的在于多元化发展,以求分散风险。对中小企业来说,自身规模小、资源有限,多元化更多时候是陷阱而不是馅饼。而进行专一化经营,提高专业化程度,专心于某一细分顾客群,对该顾客群的需求特点、购买方式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为之服务。同时,由于经营产品与服务单一,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更加方便,更有利于提高技术,进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很多中小企业纷纷采取这一模式。美国国民罐头公司就通过专一模式取得成功。该公司卖掉一些无关业务,只生产罐头。专业化经营使他们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也稳步上升,10年内资产由1.8亿美元增长到10亿美元。我国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如杭州万向节厂就是采取这一经营模式摆脱困境走向成功的。

(二)提升企业执行力

执行,是实现战略的重要途径。战略规划制定后,管理者应以踏实的心态,对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把企业的战略、人员和运营流程三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三者快速、有序、高效、有针对性的聚合,将会使组织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处理好“木桶效应”,发挥出“拳头优势”,打造出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执行力。中小企业大多是由一人或几个人发起的,初始阶段,决策人员少,创业激情也比较高,所以政策、制度执行起来效率很高。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员工增多,员工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起来,而中小企业常见的裙带关系也会让企业的制度形同虚设,执行力严重受阻,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市场份额减少,甚至会被市场淘汰。所以提升中小企业的执行力,势在必行。

(三)树立品牌形象,促进品牌营销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而品牌经营是这种情况下增强竞争力的利器。中小企业要真正意识到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用,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品牌的创立、名牌的形成,有助于人们通过品牌对产品、企业加以区别,如提到肉类,就想到双汇,说到方便面就想到南街村。通过树立名牌、提高顾客的品牌忠诚度来扩张市场,往往比通过产品扩张更有效。

品牌是连接产品和用户的桥梁,品牌营销则是企业与市场机制整合的切入点。中小企业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面出击,而是要集中自身优势,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加大对优势环节的投入,进而为品牌经营打好基础。即使是小品牌,也要打得响亮。所以品牌一定要有特色,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在顾客心目中就是第一。如果这个第一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就会形成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并吸引新顾客的加入。如美国七喜公司就巧妙地将自己宣传为“非可乐”,避开了与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的正面交锋,销量大大增加,成为全球销量第三的软饮料。

(四)重视创新

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而创新又是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企业是否有创新能力,关键在于能否把创新机制引入企业各项工作中,使创新工作变成全员参与的工作,使企业不但能创造新产品,还能不断改进企业本身。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中,产品创新尤其重要。产品创新靠企业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中小企业的目标市场小,可以迅速发现市场需求的细微变化,改进或创新产品来满足新需求。如娃哈哈集团,从最早生产儿童营养品的小企业开始,紧跟社会需求的变化,先引入纯净水,随后又追随年轻人喜欢的浪漫与激情的双重体验,开发出新产品“非常咖啡可乐”,后又针对消费者关注的营养问题,创新出“营养快线”。娃哈哈集团的产品创新,可以引起中小企业思考怎样才能让产品更好地服务于目标市场。

中小企业由于受资源和潜能的约束,想要在短期内完全实现自主创新往往不太现实,而改进创新可以不受这种限制。企业采用改进创新,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一方面能够尽快站稳脚跟,在相关市场上获得一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又能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创新的经验与实力,为以后的自主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核心能力对人才有高度的依赖性。虽然核心能力不是存在于个人身上,但它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而人正是这些智力资源的载体。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小企业也不例外,流失了核心员工,就失去了灵魂和实质,更不用谈发展壮大了。

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资金实力有限,没有足够的薪金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所以,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就要创造出一种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注重企业发展的同时,关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产生效用最大化。换言之,只有让内部员工满意了,才有可能更好地满足外部顾客的需求。

因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重视薪酬沟通和福利的激励工作,把企业战略和员工需求联系起来,达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协调统一。因为薪酬沟通能使员工和企业达成共识,使员工的努力和行为集中到帮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和生存的方向上去;福利传递着企业对员工的关怀,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的凝聚力;薪酬沟通和福利的激励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动力。

通过有效薪酬体系和福利激励,影响人、感染人、带动人,培养员工务实、高效的主人翁精神,使员工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修身敬业的作风。中小企业只有做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借助外力培养核心竞争力

尽管核心能力不能简单复制,但企业可以从外部获取与培养核心能力相匹配的资源,如知识产权、专利权等,以加快组织学习的进程,减少企业竞争中的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而言,具体可以采用产业集群、企业联盟和产学结合的方式借助外力,培养和提升本企业的核心能力。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集群内企业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但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却环环相扣,通过协同效应展现竞争优势。这种合作方式日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成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江浙一带的中小企业集群能够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就是产业集群成功的典型案例。

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本身比较薄弱,故必要时可借助联盟的形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并且,合作竞争、互惠互利已成为当代企业竞争的趋势。通过联盟实现1+1>2,即两个企业联合起来的影响力、成果等要大于双方之和。但联盟并非万能,仍有不少企业因联盟不适(如企业文化的冲突、联盟关系的不可靠)而黯然退出市场。因此,实施企业联盟模式要注意,联盟不是简单的合并,要考虑联盟的企业相关资源的消化和整合。同时,企业要避免简单的价格联盟,因为这种联盟方式很脆弱,中国家电业的几次价格联盟的破产便是很好的证明。

产学结合也是中小企业核心能力向外扩张的有效形式之一。各高校一般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中小企业与高校之间可以充分发挥产学优势:企业可以得到创新技术,以知识产权形式培养核心竞争力;高校或科研单位亦能够把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科研的转化能力和经济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振星.谈谈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J].经济师,2008,(12).

[2]张艳菊.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发展,2008,(12).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