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后护理与健康教育45例体会

2009-06-20 03:11郑莉茗黄育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9期
关键词:胸腔雾化静脉

郑莉茗 黄育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54

我院自2005~2007年对肺癌施行肺叶切除4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肺癌患者45例,男41例,女4例,年龄40~65岁。病理类型:鳞癌27例,腺癌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大细胞癌4例。术前支气管镜、CT、X线检查均证实为肺癌,均在全麻下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手术均较顺利。

结 果

本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2例,胸腔内出血1例,均治愈。1例术后第4天出现支气管胸膜瘘,于术后第8天死亡。

护 理

一般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应及时观察其面容、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变化。监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若心率超过100次/分,则需加以重视;监测中心静脉压,术后经常测定,以利输血、补液速度及量,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0.59~1.18kPa;并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每日补液量不超过1500ml,补液滴速以20~30滴/分为宜,并限制NaCl的用量,减轻心脏负荷,预防急性肺水肿。

体位护理:手术后患者未清醒,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吸入而致窒息或并发吸入肺炎;清醒后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肺活量增加,有利于呼吸和胸腔引流;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定时患侧卧位,每次15~30分钟,以利于健肺扩张,纵隔向患侧移位,减小胸部残腔。

呼吸道护理: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进行吸痰,每次吸时间不应超过15秒,以防止发生缺氧;对痰液黏稠不易排出者,配合雾化吸入。应用沐舒坦注射液4ml加蒸馏水100ml给予病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雾化后,指导正确的咳痰方法,鼓励并协助病病人翻身、叩背以促排痰。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注意观察引流管内排出积气、积液的量、颜色、性质。如果引流液连续3小时超过100ml/小时,颜色鲜红,说明脚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胸引管用止血钳夹闭,根据气管位置及病人状态决定开放胸引管,开放时排液要缓慢,禁止病人在此时咳嗽,以免造成纵隔摆动,要注意观察伤口及引流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更换引流瓶内液体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癌症防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健康教育参与各种治疗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1~3]。肺癌的手术治疗更需要健康教育的参与。

肺癌手术病人多有恐惧、顾虑重重等心理,表现心情忐忑不安,紧张甚至失眠等,对上述情况应于足够重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在手术前认真耐心听取病人所提出的任何问题,以减轻其焦虑不安和害怕的程度;向病人和家属宣教手术方案和手术后出现的问题,各种治疗护理的意义、方法、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术后第1日如生命体征平稳,可鼓励病人用健侧握住系在床尾栏上的绷带坐起。术后48~72小时可根据患者情况下床在床旁移步。活动时,最好在心电监测下进行,病人的活动应根据病情决定;术后第1日和第2日可进少量无渣饮食,并给静脉补充营养,第3日可停静脉输液,鼓励病人进软食,逐步过渡到普食如面条、白粥,量不宜过多,避免进食太急太快,防止呛咳造成吸入性肺炎,导致肺部严重感染。

康复阶段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面对现实,消除一切不良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劳逸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巩固治疗效果,患者在出院时为其进行出院后有关休息、饮食、随诊等方面的讲解,要求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合理营养,适量活动,包括正确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等;指导劝告病人停止吸烟,因为吸烟会刺激肺、气管及支气

管,使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加,以伤肺部功能;还要定期复查。

讨 论

肺癌肺切除术对术后护理要求较高,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早期协助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控制输液量及速度;进行恰当的引流管护理。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手术、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医护,就会解除痛苦,获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建林.癌症康复病人的心理社会治疗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2):83-85.

2 李剑媛.掌握健康教育原则,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护理研究,2003,17(5):497-499.

3 王建红.论医院健康教育与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的互动.中国健康教育,2001,18(1):42.

猜你喜欢
胸腔雾化静脉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价值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静脉曲张“喜欢”谁
家庭雾化不能代替正规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ADA检测在90例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