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风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53
临床资料
2006年11月~2007年10月我科收住84例尿路结石患者,男52例,女32例,年龄18~64岁,均病情稳定,有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经口头询问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全部患者都希望得到治疗相关知识的指导。
教育方式
由责任组长根据专科特点,宣教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患者心理反应,做好心理护理。
根据文化程度,采用口头讲解与文字卡片结合的方式将入院介绍、住院须知、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碎石前准备、碎石后的注意事项写成卡片,分阶段指导患者学习,对不识字的患者护士将教育内容讲解给患者和家属。
示教患者碎石后采取的体位排石及运动排石,指导留取结石标本,以备成分分析。
教育内容
入院后教育: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作息时间、安全须知等。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同病例治愈的情况或让同病例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紧张心理,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治疗知识的需求。
症状与体征的教育:让患者掌握如何预防或减轻症状,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石以减轻疼痛。在活动前或活动中,为防止结石块在输尿管内移动过程中引发疼痛甚至绞痛,按医嘱应用解痉止痛药物,说明保持情绪稳定对减轻平滑肌痉挛有一定的作用。
碎石前检查指导:协助患者做好碎石前各项检查,告诉患者检查目的是避免碎石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患者
碎石前宣教:①心理护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碎石目的、原理、程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感觉和不适。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使其能积极地配合治疗。②体外碎石当日的指导:治疗日早晨禁食,以免肠道内容物及气体阻碍冲击波的传导,影响B超定位。对输尿管中下段及膀胱结石患者治疗前应适当憋尿,以利于B超显示和冲击波通过。拍腹部平片,以了解泌尿系统情况,明确结石位置。
碎石后教育与指导:应着重给予患者体位、运动、饮水、预防方面的指导。①一般护理:告诉患者观察尿的颜色及碎石沉渣的排出情况,碎石后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一般2~3次可自愈。嘱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②体位排石:根据结石所在部位,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排石体位。肾下盏结石可采取头低脚高位,叩击腰背部可加速结石排出;巨大肾结石因短时间内大量碎石可突然充填输尿管而发生堵塞,故应采取患侧在下的侧卧位且不宜早期下床活动,以减慢碎石进入输尿管的速度,使结石随尿液逐渐排出。③运动护理:解释多活动能减少结石物质形成沉淀。肾结石患者碎石后第二日,如无绞痛、血尿者可多做运动。输尿管结石患者碎石后2~4小时,无血尿时可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做跳跃、跑步、上下楼梯等活动。④饮水护理:解释多饮水目的,以达到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及预防结石复发。碎石后嘱患者每日饮水量在2500ml以上,心肺功能异常者饮水量以患者不会出现心肺并发症为好。⑤用药指导:碎石后有少数患者出现排石疼痛,一般可忍受,无需特殊处理,结石排出后症状可自行消失。如果出现绞痛并伴呕吐及明显尿路刺激征者,可遵医嘱给予输液、解痉、镇痛治疗。若碎石前有尿路感染或结石过大,碎石后可能造成尿路梗阻者,应按医嘱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⑥去除病因护理:属代谢异常的患者,如甲亢、痛风引起的结石,让患者了解积极治疗病因的意义;控制尿路感染、治疗前列腺增生等。⑦结石成分分析:应要求患者将结石收集进行成分分析,以利于制定预防方案。
出院教育:向患者讲解饮食结构与尿路结石形成的关系,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在2500ml以上;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防止骨质脱钙;生活规律;注意饮食调节,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每日动物蛋白摄入量不超过100g,减少脂肪和糖的摄入,每日食盐总量不超过5g,少食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土豆等,避免咖啡、茶和酒。嘱患者出院后如出现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症状及时就诊。
效果评价
通过对84例尿路结石患者的健康教育,患者掌握了结石发生的原因及对肌体的危害性,认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了解增加活动量的意义,掌握促进结石排出的方法,同时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与患者多次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使整体护理的开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