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新友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认真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发现利用“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五步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新课标中,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设置适量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新知识的主动获取活动中,并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究活动,快速、有效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此,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五步教学法”的一些尝试性做法和心得体会。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起点和关键点,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探究环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群体兴趣爱好,创设的情景要有利于问题的顺利导出。因为通过预习,课本上的问题学生已经思考过,有的可能已经找到了结论,学生这时提出的问题会很快趋向一致,探究的兴趣就将大打折扣。教师可以采用逆向提问的方式或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做法,从生活经历和物理史实等叙述中诱导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由于问题都是师生的活动经历或物理史实,自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可能性
分析问题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应把猜想和假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分析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够深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思维,多角度、全方位地来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问题,把探究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材和教师的既定方案不一致,教师也要允许它的存在。教师的问题只是为了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学生的问题是为了学习未知的知识,如果学生的猜想和教
师的完全相同,那后面的探究就没有必要,也没有趣味可言了。
三、设计有效实验方案
在新课标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中,确定解决方案对验证解决前两个环节的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完全让学生独立进行,坚决不能插手代劳。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方案,才能体现学生在整个探究式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果老师一厢情愿地代劳,只能是在搞新课改的形,行传统教学的质,学生仍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实验方案,不可能从中学到多少技能,也不可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最好的做法是将学生按照能力的高低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猜想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由于是共同动手,又有已有知识作铺垫,经过讨论和推敲,学生一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方案。教师可以在审查实验方案的时候巧妙地进行指正或者干脆放手不管,只要不会造成严重的实验后果,让他们自己在实验中发现错误和不足,自己边实验边改正,也是培养创新技能的一种好方法,有时可能还会得到“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进行实验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有趣有效的猜想和假设、再完美的实验设计都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教师应通过巡视的方式指导学生按照本组的既定实验设计组装仪器,正确进行实验,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并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作全方位的思考,通过实验记录的比较和相关处理,正确归纳出科学的结论,并与猜想和假设进行参照对比。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未预见到的意外情况,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对该现象作全方位的思考和实验检验。
五、成果交流分享与提高
让小组学生之间交流探究结果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问题、检验实验结果的推理、发现实证材料所不能证明的观点的机会,以及根据同一观察材料提出不同解释的机会,交流结果能够引入新问题,也可以发现与已有学科知识、以及学生所提出的见解之间的联系,还能够促进学生解决交流中所遇到的困难,培养学生听辩、表达、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技能。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抢时间、赶任务,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经常是把已有的实验结果利用媒体直接展示出来,代替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看起来教学进度和效益都得到了提高,其实它早已失去了探究的意义,学生只是照听照抄,很少能够通过自身的体验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新的感受,真正得不偿失。
在教学中,把握住以上五步的教师参与方式和行为,比之以前老教材时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对新知识、新理论的接受、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群体文化形象都有了较大的转变。
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群体,应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应该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地照搬照抄教条主义。我们应该积极大胆地尝试实施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谨慎地探索各种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习到探索精神以及各种能力和技巧,促进学生从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中摆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