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麻
爱看武侠小说的人一定对“1587年”有印象,武侠小说常有这样的开场白:明朝万历年问,宦官当权,民不聊生……实际上,万历十五年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万历十五年》的英文版名为《1587,AYear of No Siqnificance》译成中文就是“无关紧要的1587年”。
黄仁宇说,“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各种易于被历史学家忽略的小事,看似枝微末节。被作者有序地联系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万历王朝、一群有血有肉的君臣以及他们之间的博弈和制衡。
全书分为7个章节,一共讲了6个人物,涉及不同的社会阶层。既有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又有权倾一时的重臣张居正;既有当权的保守派官僚海瑞,也有身为布衣的知识分子李贽。他们之间暗藏着各种矛盾:如万历皇帝与群臣之间的矛盾,各级官僚之间的矛盾,保守派与自由派之间的矛盾等等。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或身败,或名裂,还有的身败兼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者”,简言之就是“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
比如万历皇帝,最开始的时候,踌躇满志,努力地履行自己作为君王的责任。但为什么在执政的后半期,却变得消极、贪婪,弃国家于不顾?因为他发现,皇帝其实只是一种应封建社会需要而设立的“职位”,他想立自己喜爱的儿子做太子,想死后与心爱的妃子共葬一处,都是非分之举,皇帝的权力已经在文官的合谋下被架空了,处处受挫的万历只能以消极怠工的方式向文官们表示抗议。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经去世五年之久,但他的阴影依然笼罩在大明帝国之上。张居正是大明帝国绝无仅有的政治家,十年鼎力革新,却受尽怨谤,最终人亡政息,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是政治家最大的失败。张居正的政治才能和改革精神本应受到肯定,但他无法抵挡文官们对他伦理道德上的攻击。明代士人的是非观完全来自儒家伦理,按他们的逻辑,张居正道德有问题,则其政治上的行为动机就有问题,那么他的改革本身也就一无是处。即使生前可以一己之权威弹压群臣,死后也不免被清算。
与张居正相比,他的继承者申时行属于温和派,他几乎没有什么政绩,但也没有留下什么骂名。很多史学家说他功绩平平。其实他只是把儒家的处世之道发挥到了极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的思想虽不能有所建树,但至少保证了稳定。
大明帝国不以法律的公正来维系社会,而以儒家伦理思想的教条来约束平民的行为,但真正身体力行的官员,只有海瑞一人而已。他作为官僚的模范,当然是极端的廉洁和诚实,但同时也是官僚们提防和攻击的对象——官僚们攻击张居正的道德问题而无视他的政绩,攻击海瑞则完全相反。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读书人服务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全体文官接受为行事准则,在这一点上,他也是不合时宜的失败者。
其实,他们都是那个年代最优秀的人物,为什么最终都以让人扼腕叹息的命运收场呢?作者将其归因于个人行动只凭儒家固定、简单的原则作为标准,却缺乏技术层面的执行。
万历十五年,标志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失败。黄仁宇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中国人向来是讲究阴阳,所谓“阴”就是人性真实的贪念和私欲,而“阳”就是口中宣扬的仁义道德。中国庞大的文官机构依靠一整套道德体系来维持,文官之间以相互的道德承诺来保持均势。
个人之力无法改变阴阳,只好学着适应它,这就是《万历十五年》中人物的普遍做法。虽然每个人的结局带有偶然性,但都包含是否顺从阴阳的必然性。这就是作者的“大历史观”,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站在远距离,排除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历史进行考察。全书无不体现着这样的思想:历史的演变是有原因的,历史的整体意志也并非个人可以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