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蕾
天色暗下来。
整个城市从白天的阴霾转向晚上的五光十色。这个城市的晚上显得比白天活泛。
这里是重庆,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3月19日晚上7点刚过,有人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店里喝酒划拳有人吃饱了饭准备支桌子打麻将;其余的人正常地下班、做饭或者饭后闲聊。
“恐怖”来袭
时间指向晚上7点42分,高新区半山腰上的石桥铺八益建材商场。
来过这里的人都觉得建材市场的形状更像一张蜘蛛网。上千家建材店包裹着成都军区驻扎在这里的一支部队。
部队就在蜘蛛网的正中央,周围是许多羊肠道。
最初,建材市场就是依托部队建成的,叫“八一建材市场”,后来为了军商分开,才改的名字。
出租车是开不到部队门口的,只能到建材市场的入口处,拾级而上,通往部队的小路陡且窄。
建材铺子五六点就打了烊,剩下一些小店和烧烤摊子还零星张罗着。
突然,爆出两记沉闷的响声。
周边不知情的居民探着头张望,以为谁家在放鞭炮,或者是在爆米花。
最终人们确定那是枪声。就从不远处的部队营房门口传来。
两粒来自仿制军用手枪的子弹袭击了18岁的站岗哨兵。
第二枪从后背穿过他的前胸,年轻的士兵倒在地上,他的胸章零落在旁,上面有血和指尖大的窟窿。
蒙面的枪袭者迅速抢走士兵的8l式自动步枪,裹着灰色齐膝的风衣,消匿在曲里拐弯的羊肠道里。有人看见他跑到小巷尽头,上了石新路边一辆等候多时的出租车。
被持枪歹徒逼退的另外两名哨兵上报了情况,这个城市即刻警觉。
这支81式自动步枪拥有几乎可以横跨长江的射程。它的有效射程是400米,在2000米的范围内具有杀伤力,弹夹能够容纳30发子弹。照理枪弹是分离的。但重庆警方并没有证实这一点。
在这个三千多万人的城市,一支从军人手中掳去的枪,就像一颗巨石投向了平静的湖面。
三个小时内,重庆警方各个警种向“蜘蛛网”的中央聚拢。
石桥铺方圆数公里的交通枢纽被封锁,戴着钢盔、扛着枪、穿着防弹衣的警察对石桥铺的居民逐一询问,并盘查所有过往车辆,有的还要查看后备厢。开着大灯的黄色出租车拥堵在一起,远远看去,像是整个石桥铺都被照亮了。
凭借一个积满尘垢的摄像头和目击者们拼凑的现场过程,抢匪的外貌被模糊地还原:高1.75米左右,皮肤黝黑,穿灰色风衣,头戴黑色线帽,还背着一把窄长的挎刀。
晚上8点多,这条线索已经到了各出租车公司负责人的手上。消息是由重庆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下发的,再由出租车公司向这个城市的3万多名出租车司机传播开去。
哨兵枪击案的消息很快开枝散叶,在重庆的QQ群和论坛里沸腾起来,卷起了一场福尔摩斯式的头脑风暴。爱好军事的网友分析,枪里还有28颗子弹,也有人为哨兵惋惜,“他还是个孩子”,更多的人把这起突发事件和前不久政府对“恐怖分子”的预警联系起来。
23岁的卓菲刚从石桥铺回到七星岗的家里,登上天涯论坛,看到“失枪”的消息,后背一阵发麻。她想起来有些后怕,“如果当时那个贼拿着机关枪乱扫,我可能就回不来了。”
网络热议15个小时后,第二天中午,重庆市公安局发出公告,向公众确认了枪击案的事实。这样的坦诚和速度,让工作多年的重庆民警汪增福感到意外。以往处理类似事件时,上级部门总是尽可能保持低调。“谣言止于智者”,中共重庆市委信访局一位官员说,“时代在进步,这些事应该更透明,不面对是不可能的。”
警方称,根据现场掌握的证据,枪击哨兵并夺枪的事件被列入“反恐”范畴。
“反恐”,这在多数重庆人的心目中,曾经是一个遥远的名词。
失枪前:反恐中心
事实上,早在5天前,“恐怖主义”的氛围就已经把重庆厚实地笼罩。
3月14日,星期六。这天清晨5点过,睡梦中,两路口小学的孟校长被电话吵醒,渝中区政府打来电话,要求他立即出门参加区政府的紧急会议。会上要求,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提高警惕,做好安保。
自从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陡增的人口、幅员和影响力,让这个城市越来越受到现代化的考验。目前,这里有3000多万人员,高楼密集度居全国第四,见缝插针的渝中半岛,高密度更居全国第一。
21世纪初,重庆已被列为中国七个反恐中心城市之一。它和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和沈阳,成为这个国家警力高度关注的地方。在这些地方,高耸的标志性建筑、大型超市、地铁车站、学校等地极易成为恐怖分子的天然“靶心”。
3月14日、15日那个周末整个重庆市的弦都绷得僵硬。
孟校长停止了周末的休假,留守空荡荡的学校巡查,他在周一孩子们升旗的广场一圈圈打量,看周边是不是有藏得住坏人的角落。警察大范围巡视的同时,不少单位细化了安保措施,“注意无人认领的行李”,“最近的公交、轻轨、人群、商场,都少去,看到人有异样的,赶紧离开”……
同样的信息以几何倍数在手机和网络上扩散。
紧张的周末终于过去,警戒解除,局势看上去安然无恙,重庆松了一口气。
3月19日上午,就在“失枪案”发生的那个早上,重庆市公安局还召开了2009年工作部署会,宣布新一轮灭枪治暴工作的开始。但不到12个小时后,黑枪肇事,给重庆警界带来一场震荡。
事发地石桥铺是重庆的IT中心,地处沙坪坝区、九龙坡区、高新区的交界。在这里,你可以见证重庆的冉冉升起:立交桥的一边很现代,高档楼盘林立;另一边则是庞杂的棚户区。俨然还是直辖市前的模样,路边小店的大喇叭一溜儿“跳楼大甩卖”或者“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地叫唤着,有墙的地方,贴满了小广告。
“3·19”哨兵枪击案的发生,直接促成了“平安重庆”安保系统的全面升级。
第二天,重庆各部队驻地门外,哨兵由平时的两人增至5到6人,战士身后的步枪加上了近身搏击的刺刀。申请出门和入内成为特别费劲的事情。在浙江舟山和湖北武汉,“反袭哨夺枪演练”和反恐演练开始。
中国电信在重庆江北的一家公司,换掉了年老的保安。
重庆电视台的机房要求,记者编辑不能携包入内。
其间,重庆市长王鸿举在接受港澳媒体采访时表示,哨兵武器被抢是意料之外的偶然事件,整个重庆还是很安全。
失枪后:“这是国家大事”
3月23日,枪击案发生第五天。
漩涡的正中央,石桥铺八益建材市场里,人流如常。有生意的瓷砖店铺里,老板大声地和顾客讨价还价,也有很多店清闲着,营业员有的在门口织毛衣,有的翻报纸,还有的大口大口地吃盒饭,油腻的一次性饭盒、塑料袋和烟头随意地堆在狭长的巷道里。几个蓝衣服、
灰衣服的“棒棒”在和穿黑色警用背心的警察们对话。
在歹徒逃逸的石新路口,卖卷烟的老头跷着军绿色的二郎腿,兴致勃勃地向熟人点评着听来的案发经过。像说着一段历史久远的评书,“这是国家大事”。
石桥铺正街一间“家常菜馆”的老板娘麻利地招呼着客人,说话快得像打机关枪,枪击案对于她只不过是过去式,这都赶不上她忙碌的生活,“我们小老百姓又莫得钱,怕啥子嘛?”
真相掺和着谣言,在这座以“摆龙门阵”见长的城市里四处流转。
重庆网民们一如既往地自由散漫。有人发出“重金收购防弹衣”的帖子,一群人跟着灌水哄抬。还有人开始担心,刘德华4月底的重庆演唱会,会不会就此取消。
“恐怖主义”在不同的重庆人的脑海中,有着不同的轮廓。
对于80后的青少年,“恐怖主义”是一个叫“半条命”的电脑游戏,或者几部成龙的港产枪战片;对于更年长的人,那是两次海湾战争,和大洋彼岸的“9·11”事件;或者一片空白。
但在执行“反恐”任务的军队、警察眼中,恐怖主义是一个幽灵,它无所不在,无恶不为。
为了迅速缉拿在逃抢匪,案发第二天,重庆出动了更多的警力,全体待命。警方内部悬赏30万以鼓舞士气。“从来没见过恁大的阵仗,就为抓一个人”,一位重庆市民说。
很快,这天晚上,接到举报线索的重庆警方在二郎地区抓获一名来自新疆的在逃犯,现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亲自出马。
但是,这个逃犯和枪击案全无联系。
这5天里,重庆警方以事发地为中心,划出了三类排查区域。许多机关民警和派出所民警停休,在晚上5点到10点间挨家挨户走访,重点是租赁户和暂住人口。
重庆市多个区域设置了检查点,被检查的车主不仅要亮出身份证,还需要打开后备厢以供检查,为此,一批酒后驾车和无证驾驶的车辆被查处。
出租车司机被反复通知协助调查,举报“可疑分子”。他们在3月19晚上GPS记录的行踪被考察。
出事的部队周边是警方工作的重中之重。警察挨家挨户巡查,拿着逃犯的视频截图细细询问,试图找出更多的蛛丝马迹。
“重庆连只蚊子都飞不出去”
然而,案情还是个解不开的谜。
这起谋杀究竟是“恐怖主义”,还是一起类似于白宝山式的普通刑事案件。
身处其中的人也仿佛跌入了意向的“罗生门”。2008年7月1日,上海杨佳袭警案发生后,社会上也曾有传言,袭警事件系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恐怖袭击”。
随后,发生在昆明的公交车爆炸案,也被警方定性为“恐怖袭击”。
直至年末,另一起爆炸案,才让云南警方最终揭开了谜底,此前笼罩在这个城市头顶的炸弹阴霾,又是一起报复社会的刑事案件。
3月26日,失枪第七天。
排查仍在继续,范围进一步扩大,重庆警方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这天晚上,民警汪增福梦到了空难。大型飞机撞在悬崖上,瞬间烧成了一团火球,黑压压的人群在底下哭喊,突然间,莫名的洪水漫上来,把所有人都吞没了。
对于汪来说,这是一项浩大、头绪混乱的工程。
民警上门拷贝石桥铺等重点区域的监控录像,寻找与歹徒身形、体貌、特征相似的嫌疑人。
在整个重庆市,有14.5万个公共摄像头。工作量之大,以至沙坪坝一带的移动硬盘几乎卖断货。
与此同时,19日上午发布的“破积案、抓逃犯”战役也在推进。警方召集148名破案能手参与这次重庆公安史上“最大一次专案攻坚战”,力求破解1980年来重庆积压的1447起命案。
尽管外界纷纷揣测重庆“恐怖”事件后可能的心理阴霾,比如不敢出门、回避人群等,但十有八九的重庆人并不把这当回事。
对于从小爬坡上坎、天生火爆脾气、袍哥气质的重庆人来说,“恐怖”还停留在玩笑阶段,这更像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公众对哨兵枪击案的关注在消退,激烈的讨论变成一场略显疲惫的等待。案件旷日持久,“反恐”笼罩下的重庆,人们生活照旧一成不变。偶尔有喝醉了的人发现,在偌大的重庆城,不带身份证,没有旅店敢收住他。被要求协助调查的出租车司机们绕来绕去,也弄不清谁是蒙面的“可疑分子”。路经检查点的市民对严格的盘查感慨道,“重庆连只蚊子都飞不出去。”
截至发稿,重庆市公安局尚未发布任何案件跟进信息,也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3月26日,失枪第七天。下午七点的石桥铺,车继续堵,人继续嘈杂。
下班的人流散在马路中央,生怕挤不上下一班公交车。路边,端着酸辣粉、麻辣烫的年轻男女们吃得热火朝天。电脑城门口,卖羊肉串的人还在,虽然生意看上去有些黯淡。
这个城市又恢复了喧嚣和活力,就像某个夜幕下的傍晚。
(文中民警为化名)
(摘自《读报参考》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