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作文中的“诗歌”引用

2009-06-19 02:09李新行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习作诗歌

李新行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头疼的问题。写出一篇出色的作文也一直是教师和学生追求的目标。虽然,语文教师乃至学生在这方面没少花费工夫,但是作文教学质量一直难以得到明显的提高。笔者认为,这除了学生的一些基本的语文功底薄弱以外,当然还有一些方法上的失误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这方面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诗歌在作文写作中的地位及作用

就中学生的语文水平而言,一般都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功底,即:语病较少,语句通顺,段落能分清楚,会运用一些基本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等等——这些一般的中学生大致都能做到。就此而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就应当是教学中的重点。也就是说,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此时应当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适当追求文章的美感和可读性。显然,恰当地在作文中引用“诗歌”来润色文章能明显地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那么,诗歌到底在中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作文素材的生发点

一首诗歌足以引出一个话题,提炼出一篇习作的主旨。这对于那些懒散、对生活粗心大意的中学生来说不啻是灵感的绝好来源。日常教学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学生的习作材料总是千篇一律,乏善可陈,缺少高质量的素材。如果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诗歌中寻找作文素材,久而久之就能改变学生没有写作素材这方面的毛病。自小学到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诗歌基础,再加之平日的积累,因此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写作而言,学会从诗歌中引出写作的素材应当不是一个大问题。

2在一篇文章的恰当位置引用诗歌往往会使整篇文章的结构和文气都显得紧凑、连贯

比如,许多学生就很苦恼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或是想了半天,一篇文章还不知道从何下手:或是文章快写完了,却不知道如何结尾,不知用什么手法来点明文章的主旨。显然,恰当地引用诗歌便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比如开头,引用恰当的诗歌不但可以打开整篇文章的局面,而且可以引出一大堆的思想素材;在结尾处,恰当地引用诗歌不但使文章结尾自然,语意连贯,更可以突出主题,点明文章的主旨,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作文中适当地引用诗歌还可以起到烘托、点缀的作用,从而为整篇文章添色加彩,增强文章的美感和可读性

所谓“好花还须绿叶衬”,而诗歌就是一篇优秀习作中起衬托作用的“绿叶”。中学生的写作技巧毕竟有限,而在作文中引用一二句(首)诗歌不但能使原本比较干瘪的语句丰满起来,使原本枯燥的话题生动起来,从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更能增加文章的美感,使行文显得跌宕有致。

4在作文中引用诗歌也是一个学生语文基本功扎实的体现

通过习作中的诗歌引用问题,语文教师便能够对自己学生的语文功底和写作水平有个大致的判断,从而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以指导,帮助改正,并可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弥补欠缺。可见,训练学生在作文中引用诗歌还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二、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在作文写作中熟练引用诗歌

以上谈了不少诗歌在作文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话虽如此说,具体应当如何来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呢?

要引用诗歌,首要的条件当然是要对诗歌能熟练地背诵和正确地理解。只有在熟练地背诵和正确地理解其大意的基础上,才能谈正确引用诗歌的问题。前文已说,中学生其实并不缺乏诗歌素材。从小学开始到中学阶段,一般的学生背记一二十首诗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我们发现学生还是很难得在自己的习作中引用学过的诗歌来进行写作。有些偶尔引用了却又显得勉强,要么不合上下文的语境,要么完全和文章的意思不相关。这样一来,引用的诗歌反帮了倒忙,不但不能很好地起着烘托、点缀的作用,反倒使行文显得更加突兀。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以外,更要训练学生正确而恰当地引用诗歌。

1必须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已学过的诗歌,并适当拓展范围

背记并理解掌握一定数量的诗歌既是学生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当然,作为更高一层次的要求,诗歌当然不是仅仅用来背记的,作为一种素质的体现,这种能力还应当贯彻到具体的实际运用中去。也就是说,诗歌不但要会背,还要会灵活运用。对诗歌的运用很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因此,无论是学生的素质培养,还是作文的写作,背诵、掌握以及运用一定量的诗歌是必要的。

2引用诗歌来练习写作文的方法和步骤

毕竟,引用诗歌来写作文是一项要求比较高的语文能力,中学生一时很难掌握。作为平时作文教学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步骤,我们可以从诗歌本身入手,从训练学生扩展诗歌的语境和意境开始。一首诗,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将其大意展开,如这样一首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歌如何引用到写坚忍不拔的意志的作文中去呢?开始,我们可以训练学生试着用扩展语句的方法将此诗扩开来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全诗大致意思交代清楚,最后又用此诗来概括此段话的含义。这样就自然而然将诗歌引用进来了。在熟练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训练学生把这首诗的语境和意境提炼出来,或通过一段对坚忍不拔的意志的背景性的叙述,将此诗自然引出,以集中概括文意:或是对全文的主旨的突出,引用此诗来作结。当然,这样的训练离不开大量的范例和佳作的示范作用。

3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好文佳作

概略性的东西讲起来毕竟过于抽象,只有通过具体的例子才能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受和直观的体验。而让学生阅读并模仿这方面的文章,可以使之更快地学会并掌握引用诗歌来进行作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在作文中引用诗歌,特别是熟练地引用诗歌来进行写作乃是一项很高的要求,一般的学生难以做到。但是作为一种素质的训练和培养,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这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倘若我们能在作文教学中足够重视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正确引用已学诗歌来进行作文写作,那么就一定能够对一直困扰师生乃至家长朋友的中学生的作文质量问题以甚大帮助,切实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猜你喜欢
中学生习作诗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