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辉
摘要由于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的模式化,第一部分背诵古诗词,第二部分文言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四部分作文。所以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就只抓古诗词背诵,重讲文言文,而对一些基础知识如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以及写作的基本常识很少系统讲解,全靠课下海量的语文作业、课上简单对对答案,从而阻碍了语文教改前进的步伐。“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基础知识;基础学科;基本技能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都包括在内。“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智力之核心)的基础”,可见掌握“双基”的重要。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可见高楼大厦离不开夯实的基础,足见基础的重要和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如此,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语文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确实令人担忧。也许是受考试制度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系统讲解语文基础知识,甚至根本不讲,即使做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将语文基础知识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也如在云里雾里。而另一些语文老师由于没认清这个问题,不知要不要教语文基础知识。因此,学生经过小学到初中长达九年的艰苦跋涉,到临毕业时,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甚至连什么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主语、谓语、宾语都不知道。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注重打好基础,注重基本功。字音要一个一个地念准、字形要一笔一画地写对,基础知识要一点一滴地积累,读文章要一段一段地读懂,写作文要一段一段地写好。这容不得一星半点儿的投机取巧。过去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上,确有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向。比如,大讲语法知识,名词术语一大堆,从概念到概念,脱离课文,脱离生动的语言实际;讲文言文,古汉语知识充斥课堂,初一、初二就讲什么使动、意动等等。这是需要认真纠正的,今天强调素质教育,强调提高能力,这无疑也是正确的。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强调提高能力,一强调素质教育,就忽视知识的传授,甚至不敢提语文知识的教学,不敢提语文知识的系统性。素质教育不应该排斥基础知识,语文知识不应该被淡化和割裂。离开了知识的依托,能力只是一副空架子。数理化生史地政,哪一门学科都具有其自身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语文学科为什么就可以没有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呢?我们应该研究哪些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是必需的、应该讲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可以不讲的。要在如何构架知识体系、如何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而不应该因噎废食。试想,不讲什么是动词、形容词,不讲什么是比喻、拟人,如何让学生品味鲁迅描绘百草园那一段文字的妙处,谈什么提高阅读能力?不讲什么是叙述、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恐怕连“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这样的题目都看不懂,又侈谈什么提高写作能力?不讲什么是古今异义、通假字,凭什么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还”通“旋”、“走”当“跑”讲,又谈什么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以上所举只是简单的几例。看来问题不在讲不讲知识,而在于怎么讲;要在方法上改革,而不是釜底抽薪,淡化或取消知识。如果规定有的知识“讲而不考”,在如今的教学环境下(应试教育的势头并不见减弱),不考实际就等于不讲。淡化语文基础知识体系的结果,语文知识的教学必然会被割裂得支离破碎,深一脚,浅一脚,凌乱无序,带有极大的随意性,也必将导致语文教学质量的下滑。
语文教学也不能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打好基础,就离不开训练(特别是小学和初中)。能力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练出来的。从一定角度讲,语文课就是一种技能训练课。由字到词到句到段到篇,都需要经过扎扎实实的科学的训练。在老师必要的指导下,学生在训练中去体会、揣摩,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能力。但现在不少地方的语文教学,仍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老路,在训练方面走进了歧途:课堂上,老师往往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老师热衷于上大分析课,搞填鸭式教学,越俎代庖,只给学生现成结论,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教学围着考试转,你考什么,我就讲什么,练什么,你不考的,我就不讲不练;更有甚者,为了升学考试,提前结束课程,大搞“题海战术”;让学生背“范文”,套“范文”,美其名曰“以不变应万变”。这些做法都是和扎实科学的训练背道而驰的,必须摒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就要从基础抓起。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从基础知识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