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花 陈 方
1.地理教学中“语言暴力”的概念
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伤害。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在一节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公开课上,授课教师提问:“有谁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学生甲回答:“地球是圆形的。”地理教师皱着眉头评价:“这是小学生的回答。”大家哄堂大笑。随即学生乙怯生生地答道:“是椭圆形的。”该地理教师摇头笑道:“这是初中生的水平。”于是台下哗然一片……这种现象也许大家司空见惯,殊不知,这位地理教师的行为体现了现代教学中的“语言暴力”。地理教学中的“语言暴力”是指授课教师在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精神造成实质性伤害的言语行为。
2.地理教学中“语言暴力”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影响的深远。作为地理教师,了解和掌握地理教学中的“语言暴力”对学生的伤害非常必要。表面上看,语言伤害比体罚要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比体罚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教师如果频繁使用嘲笑、歧视、贬损、谩骂、侮辱等不文明的语言, 其直接后果是给学生心理造成创伤, 特别是给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从短期结果看,它造成师生情绪对立, 影响地理教学效果,挫伤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直至引起厌学、辍学;从长期影响看,它刺伤了学生的心灵,容易造成学生孤僻、冷漠、不合群的畸形心理,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3.地理教师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
地理教学中存在的语言暴力现象和产生的严重影响,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中方方面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既有教师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方面的问题,也有教育制度与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产生地理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地理学科本身的难度和现实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之间的矛盾。地理学科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它涵盖了地图学、天文学、气象气候学、地质学、地貌学、生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涉及区位论、城市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种较复杂理论,需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社会等多门课的基础知识作为学习支撑,还需要较强的文字功底来表达主观的题目和概念。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是学生多门课程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现。应该说,要学好地理课,地理本身以外的所有课程都需要学好。因此,学习地理这门功课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原本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学生从初中开始就该学习地理;可是,实际上很多学校降低了地理课程的教学量,还有一些学校在初中和高中分文理科以前根本就没有开设地理课程。这样,等到高中再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地理时,学生会感到很吃力,对很多知识的理解不透彻、不系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引发学生和地理教师的相互不满,致使地理课上语言暴力现象增加。
(2)地理课程在考试中所占的有限分量致使地理教师心理压力过大。造成教师“语言暴力”的内因是教师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教师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例如,在教育体制中引进的激烈竞争机制,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平均分等,使每位教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作为无法享有同其它科目教师同样待遇的地理教师,则可能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地理学科的地位虽然有一定提高,但是在各学科中仍然处在相对较低的特殊地位。在初中课程里,地理没有单独开课,只是放在科学这门课里面,与历史等课程一起学习,在很多学生心里是“不重要的课”;在高中,除少数地方实行“3+X”制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实行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在文科班,高考中地理所占分值为100分,不及语文、数学、外语分值高(均为150分),扮演的是“小科目”的角色;在理科班,高考中不考地理,地理只是“副课”。地理作为“不重要的课”、“小科目”、“副课”,不容易引起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作为地理教师,就很容易因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和应有的重视而产生烦躁心理;加之,教育行业的激烈竞争机制和教师自身素质不齐等一些其它原因,促使地理教师借助语言暴力发泄心中的不满。
(3)地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地理曾经一度不参加中学生的成绩考核,尤其是不参加高考,致使很多中学对地理课程非常不重视,不仅大大缩减地理课程的开课量,甚至没有聘任专业的地理教师,而让其它科目的教师兼任地理课程的教学。这样,在国家对地理课恢复高考之后,很多学校的地理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最终一些素质不高的人进入到地理教师队伍中来,在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地理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这部分教师自身素质的缺陷,使得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不足、在教学中的效率不高。因此,在教学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得到及时和足够的认可时,他们就常常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处理好自己与社会、学校、学生的关系,把自己的不成功迁怒于相对弱势的学生,教师的“语言暴力”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4.地理教师语言暴力的消解对策
既然地理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极其普遍,而语言暴力又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严重创伤、造成师生情绪对立、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等危害,那么消解地理教师语言暴力现象自然刻不容缓。针对地理教师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应该采取如下措施来消除。
(1)按规定严格保持地理课程的教学时间。应该督促各学校从初一开始,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实行地理课堂教学,不得削减地理课的教学时间,高中理科班也不得任意停开地理课、缩减地理课的教学量。
(2)加大地理课程在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应该平衡地理课程和其它科目在考试中所占分数上的差距,消除“小科目”和“主课”之间的地位悬殊,进而消除地理教师受歧视的根源。此外,要保障地理教师待遇,给予地理教师与语数外等科目教师同等的社会地位,改善工作环境。许多地理教师的不良情绪来源于同其他教师的不公平待遇,他们很容易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去,使学生受到影响。
(3)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学校要从正规渠道招聘地理教师,切实保证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能以其它人员代替地理专业教师从事地理教学工作。同时,在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方面,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有效提高教师准入的门槛。这样,可以改善地理教师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另外,地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丰富自己的语言技巧,完善自己的人格,尊重学生,体现师生平等,从观念上实现教育方式的根本转变,多使用善意、鼓励的语言。地理教师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提高,最终可以改善地理教师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减少师生之间的摩擦,减少地理教师的“语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