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洲
一、让地理课堂动起来的关键——边讲边画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要学好地理,就必须以地图作为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我国古代学者早就有“左图右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看图、读图、析图的能力,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充分、最大限度地运用地图和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教师能够准确地采用边讲边画的动态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积极性与自觉性,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要求有以下四点:①简明扼要。板图的内容要简明,轮廓形状的小曲折可以略去,只要绘出重要的转折弯曲处,使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哪一地区即可;②迅速熟练。要在讲课中很自然地画出来,不能一边看一边画,同时避免画画改改,任何一幅板图轮廓,画图时间不宜超过半分钟,以免影响主要内容的填绘和课堂进度;③与讲授内容密切配合。边讲边画板图,必须是“活”的,而且是发展的,应讲到哪里画到哪里,这样画出的图,才能由简到繁、由浅入深;④准确美观。板图要画得快,还要相当准确,也就是轮廓形状大致相
似,大小适当,而且还要美观,粉笔线条要匀称而自然,力求协调,颜色不宜太多,避免杂乱。
二、让地理课堂动起来的基础——掌握绘图方法
1.说明概念、理论的简图
在地理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很难讲清楚、很难理解的概念和理论,此时,仅用地图册、教学挂图或课本插图已显得不足,需要教师将这些概念、理论,用简单的板图,边讲边画在黑板上,使学生的动觉记忆、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充分调动起来,加深对概念、理论的理解,避免了死记硬背。如讲授“水循环”一节时,课本上有插图,但却是“死”的,依靠插图空头讲述已是力不从心,此时,教师若能以简图方式一步步地边讲边绘,可使学生目睹三种循环的过程,强化记忆,避免混乱(图1)。
2.地区轮廓图
地区轮廓图是地理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绘画方法多种多样,一般采用几何图形描绘法、折线描绘法和曲线描绘法。例如,几何图形描绘法,即将陆地边缘的形状简化为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加以描绘。如世界地图中各洲的形状,可以简化为五个三角形和一个“凹”字形(澳大利亚大陆),伊比利亚半岛可以简化为五边形,法国呈六边形,我国的山西省可画成平行四边形(图2)。
3.地形图的描绘
讲地表形状时,要使学生了解地表形状的多样性,如平原、丘陵、高原、台地、山地等。由于受知识面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凭想象理解这些地形,因此,在讲授时也应该尽可能地边讲边画(图3)。画某一地区的地形略图,最好用彩色粉笔以不同的符号表示,如可用白色“人”字形表示山脉、蓝色画河湖、黄色粉笔点表示沙漠、空白地方表示平原,公路用粉红色单线、铁路用粉红色双线,城市用圆圈表示等。
4.地质剖面图
剖面图能起到透视作用,在教学中运用机会也较多,如讲地表形态的外部特征时,让学生知道其内部构造,学生理解得更清楚;剖面图一般用横线表示粘土层,用小点表示冲积层或砂岩,用长方格表示石灰岩,用“十”字形表示花岗岩,用大小不等的圆圈表示砾岩层等(图4)。若让学生掌握地下水的发生及其运动,教师可以边讲边画出土壤层、沙质层和粘土层等,并让地层微向谷地倾斜,最后画出云和雨,对学生说明雨水渗入地层中,通过土壤和沙层向倾斜方向渗透流动,学生通过观察,就很容易明白地下水的形成及运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