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明
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宝贵遗产,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经典诗文,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精髓,丰富自身文学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社会变迁,语韵规范与今多有差异,造成教学中的解读障碍和学生的学习障碍。为此,笔者现结合案例分析,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了多角度探索。
一、精彩导入,引人入胜
课堂精彩的导入很容易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导入有多种方式。可以结合古诗的主题,联系实际,复习旧诗。引入新诗;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生动形象的画面、古朴典雅的音乐,声情并茂地诵读,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化氛围,让学生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以至渐入佳境。古诗词教学的导入因篇而异,因时而异,以引人入胜为上。
二、广泛搜集背景材料,为学生正确深刻理解诗意作好铺垫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古诗、古人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古诗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对古诗的特点、诗人的生平及文学风格,特定的历史背景要有所了解,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教学。例如:《泊船瓜洲》这首诗,单从句意上理解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学生很容易掌握这首诗的诗意,但解读时如果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处境,就会有深层的解读: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也就让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诗人刚离开家乡,就急于表达思念家乡的缘由。可见,教师在课前必须广泛搜集有关作者的背景资料,在教学中选择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背景介绍至关重要,也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诗人写诗的目的,把握诗歌的情感脉搏,为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化解诗意作好铺垫。
三、吟诵诗文,指导朗读
古人吟咏诗句,总是带着感情边读边思,读到兴奋之时,往往手舞足蹈,心潮激荡,可见一首好诗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训练。要学生反复诵读,带着感情读,读出韵味,读出旨意。就朗读的指导而言,应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步吟诵,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学习古诗首先让学生自由读,用以前学过的吟诗方法朗读,要求必须做到正确、流利,消除语言障碍。然后再指名读,让学生通过各种吟诗形式体会古诗韵律美。
第二阶段。读品结合,力求读出古诗的意境美。在教学中结合分析诗句引导学生发现一些解读诗词的关键字词。为了突出表达诗人的情感世界,要指导学生把这些关键字词的语气加重,语速缓慢,语音延长。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的“绿、何时”。吟诵指导上老师可采用范读、学生赛读等多种形式把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四、围绕重点词句解析诗意
诗句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的一个中心。所以,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首诗的重点句。也是至今流传千古的名句。这句诗中“绿”是重点字,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老师通过介绍“小资料”,让学生明确“绿”字的来历。通过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只有“绿”才能突出表现春意盎然的景色。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为了进一步体现诗人用“绿”的精妙。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老师激趣:你从“绿”仿佛看到了什么?调动学生以前所积累的描写景色的优美词语一一展现给大家(鸟语花香、郁郁葱葱万紫千红……)。这样,不仅把诗中江南美景绘声绘色描绘出来,还让学生从中掌握了古诗词遣词造句的特点。更让学生从诗人的揣摩推敲、严谨治学的精神中受到启迪和感染。
五、把握古诗语言特点,不拘一格创编诗意
古诗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形式。它受格律要求及字数的限制,有时为了强调某一部分,在表现形式上常有倒装、省略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一些古诗翻译的基本技巧:(1)把省略的补上。如:钟山(京口)只隔数重山。(2)把颠倒的顺序倒过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调整“又绿”和“江南岸”的顺序,使之与现代语言习惯相接近,扫清学习障碍,为学生灵活创编诗意奠定基础。
六、拓展古诗,创编诗歌
这是古诗词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广泛搜集、精挑细选相同主题的诗篇为拓展内容,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或者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己创编相似诗歌,为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华搭建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激流勇进的创新精神。
总之,古诗教学应遵循古诗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渗透新课程理念,不断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模式,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简单易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
李红梅
摘要:根据国内外少年儿童多年训练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和世界田径强国的少儿多年训练的体系、综合选材体系、训练过程及训练科学化问题,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通过比较,找出了差距。
关键词:田径运动;训练;发展
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无论在训练理论体系上和训练体系科学化程度以及在训练的内容上,选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都有新的内涵和发展。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除了应具备科学的训练理论作指导、教练员正确的训练观点和经验及科学化的训练方法外,从少年儿童抓起,形成完备的多年训练体系和良性循环,几乎是每一个田径强国的共同观点。经验表明:经过从9岁~n岁开始的多年有计划的训练。到16岁~18岁时可以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因此,在现代高级运动员的训练体系中,儿童少年时期的训练有着重大意义。正因为如此,许多田径强国都把培养后备力量的训练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
建立达到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科学训练体系,是各田径强国的共同重要特征。前苏联、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罗马尼亚等国都制定有符合本国国情的多年训练体系。前苏联把多年训练体系分为:基础训练阶段(9岁~n岁);初级专项阶段(12岁~15岁);提高专项阶段(16岁~18岁);提高运动水平阶段(19岁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许多欧洲国家把多年训练体系分成3级:即基础训练阶段(15岁以下);发展训练阶段(15岁~17岁);最高
能力训练阶段(18岁以上)。我国少年儿童多年训练体系是依据我国的国情,在吸收当今世界先进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训练体系一般为4级式训练:即中小学基础训练;区县级体校训练;地市级体校训练(包括运动技术学校);运动技术学院训练(专业队)。并对各级训练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都有科学的指标和要求。1987年国家体委组织专家在研究和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田径教学大纲。1999年12月又编写了田径教学训练大纲教法指导书。这两部文件对我国少儿多年训练各阶段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选材内容和标准、各项技术的规格以及实施组织过程和措施,都作了较为科学和具体的论述,不仅为我国少儿多年训练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依据。而且也标志着我国少儿多年训练体系的科学化、定量化、系统化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二、确立训练的综合选材体系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选材时机(年龄)、选材内容(指标)、选材方法。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为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科学化手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世界各国少年儿童的选材现状及现代多年科学训练的综合选材体系的基本内容是: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和通过训练增长的速度;取得成绩不可缺少的机体各机能系统的状态及改善情况;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及决定个人特点的心理素质;形态指标;承受不断增长的负荷的能力和对之适应的可能性;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增长的稳定性等。
在实践中,田径项目通常采用下列选拔标准:(1)形态机能指标:主要包括身体测量特征指标、生物年龄等;(2)身体素质指标;(3)协调能力和掌握复杂练习的能力;(4)心理素质;(5)主要系统的机能状态;(6)遗传因素。过去,我国教练员的选材主要靠主观经验进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些教练员在选材的过程中渗透了部分形态指标、遗传因素的测试和调查分析。尽管教练员的选材经验有不少可取之处,形态指标和遗传因素也是科学化选材的因素之一。但从当今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水准和程度上看,显然已不能适应,进入80年代后,由于各级体育组织的正确引导,教练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以及现代竞赛的现实,我国的选材水准正在从简单经验选材向科学化选材发展。可喜的是许多教练员的科学选材意识大大增强,大部分地区实现了由教练员、科研人员配合进行的“立体化”选材。尽管这种“立体化”选材的做法是局部的,但它代表了我国少年儿童多年训练中科学选材的主流,是一种令人欣慰的发展趋势。
三、重视基础训练,避免早期专门化
在现代高级运动员的训练体系中,少年儿童时期的基础和初级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训练实践和科研已经证明。当今世界田径高水平的运动员都有其扎实、全面的身体训练基础和规范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础。良好的身体训练基础和正确的基本动作。不仅能促使他们达到世界田径运动的尖端水平,而且对保持这种尖端水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训练体系中不仅包括传统的训练因素(指运动员的技术、身体、战术、道德、意志和专项心理训练水平以及文化智力水平),而且还包括非训练因素,即训练组织、医务保障、科研指导、生活水平、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的合理性、物质技术条件、教练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运动员的自我提高能力等。近十年来,我国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已有了较大的改观,科学训练的程度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大部分科学训练手段主要运用于专业队,少儿训练中尽管运用了一些科学化训练手段,但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都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各阶段全面训练的综合评价、训练手段的运用、训练强度和量的控制、运动员疲劳程度的测量等方面。
在我国少年儿童多年训练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多。而对少儿田径基本技术的训练不够重视。因而造成了在许多重大比赛中失去夺冠的机会。当今世界优秀运动员的优势中很重要的一条来源于青少年技术规范化的优势。所有的田径强国都把基本技术训练、基本技术的规范化作为全面训练、打好基础的重要内容。我国一些专家和科研人员对近两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和我国两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的研究发现,“世青赛”上绝大部分优秀青少年选手素质较全面,技术虽然不够熟练但很规范。这很能说明基本技术训练和基本技术规范化在少儿多年训练中的意义。在我国青运会上,各省许多运动员体能不错,身体素质比较全面,但技术动作不够规范。这必然影响了运动员水平的提高。关于基本技术训练和基本技术规范化的问题,现在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要使每一名教练都能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基本技术训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