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云 杜桂娥
摘要: 本文由分析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与模式入手,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追因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上的独特优势,对一些潜在的问题与危机作进一步思索。
关键词: 职业教育就业优势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现实就业压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们的一种自觉选择,社会对这种选择经历了由叹息到赞许的转变。金融海啸以来,从中央到各地方更是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他们许多支持,比如:2008至2010年,杭州市要组织在杭高校学生及有杭州户籍未就业的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取得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建立相应机制,实现职业培训与就业岗位紧密对接,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2009年3月初,大连市高校工委同大连市教育局联手,对在连高校符合条件的1276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实施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此次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大连市9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共开发了19个培训项目。
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后,大学生们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许多人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2009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教授陈忠林到重庆一所中职学校实地调研后发现,这所学校先后已接收150多名有大专以上文凭的大学生,这些原先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经过半年到一年的职校培训后,全都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一现象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教育与就业关系的思考。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令世人瞩目,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多年来普通教育的传统培养理念、模式和功利化、市场化的扩张招生战略,使得大学毕业生们在残酷的就业竞争面前,自身实践的空白与现实职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现。大学生们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现实,显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所具有的鲜明就业优势。
一、职业教育及其主要特点
(一)职业教育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①其培养目标以社会大量需要的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职业教育除了育人这一其它类型教育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就业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等特殊属性。
(二)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有明显特色,主要表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市场导向性、技术技能性三方面。
职业教育能为地方和行业提供直接的人才支持与技术支持,以此带动地方和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经济发展。地方和行业能提供学生获得技术技能所必须的真实现场和良好条件。
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而让毕业生掌握专业技术和熟练技能,胜任就业岗位需要,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一直以来,我国各教育类别中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更多地依靠各类职业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和中等层次的教育培养。
二、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就业优势的表现分析
(一)培养对象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当前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须有大量的技术工人作为支撑。劳动力密集的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受过一定教育的高素质一线操作、服务人才。传统观念中曾经“受甩”的职校生,现在成了用人单位竞相争抢的“香饽饽”。而在我国总体科学技术与自主创新水平有限的现阶段,社会对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需求不足,对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长,比较而言,职业教育毕业生更适应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对象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的现实要求
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明显提高,用人单位在选人时考虑到用人成本,只会“量体裁衣”地聘人。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职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好,拿来就能用,因而很受欢迎。很多企业甚至常常会因急缺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而提前到有关的职业学校预订下一年的毕业生。
(三)培养对象的劳动素质市场美誉度高
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学生面对巨大的理论学习和应试压力,缺少对社会整体环境、职业精神约束的认知。而职业教育中,学生则有着明确的就业学习目标,其所受的技能教育内容更贴近具体的岗位实践需求,价值观教育也更贴近职场需要,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还掌握了就职所必需的职业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做事踏实、做人朴实,职校学生让用人单位用得放心、舒心、开心,久而久之,他们在人力市场就拥有了更高的美誉度和信任度。
三、透视职业教育构成,追因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相比,职校学生入校时,一般被视为“失败者”或者“被淘汰者”,甚至被怀疑为智力不够高或行为不够合规人群。而在毕业时,这一人群却在就业市场上拥有了更好的对口性和适应性。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多年来不断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
(一)贴近现实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多数职业学校一般由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企业直接资助,其培养目标明确,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或企业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由于充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结构需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人力需要,因而在专业设置上,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如以能源为支撑的地市,则倾向培养相关的采掘机电等专业人才,而以旅游为支撑的地区,则倾向培养相关的酒店旅游专业人才。因此,与普通高校知识型教育的倾向相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更加适合具体的岗位需求与学生谋生的现实需要。
(二)劳动者为本的职业教育培养理念
职业教育培养理念,崇尚的是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劳动依然是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科技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教育是改进人们劳动能力的主要渠道。对教育的投资就是对创造理想生活能力的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市场需要的投资更有竞争力。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的劳动者为目标,符合大多数人的教育投资需要,符合人类劳动生存的本性需要,也就是以劳动者为本的教育。
(三)经济高效的职业教育培养方式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职业理论知识+职业实践训练。这种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受教阶段,掌握一门职业技术。同时职业教育普遍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校方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的直接需求培养学生,让学生在企业实际的岗位环境中锻炼动手能力。所以与普通教育培养方式相比,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知识教育针对性更强,实践训练课程在时间保证、技术指导、设备场地使用上都更加规范有效。在加强知识与技术教育的同时,职业学校也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且设置了相应的完备课程。这种全面且追求实效的教育方式,符合学生职业技术掌握的实际需要,符合学生未来职业成长发展的需要,经济高效。
(四)对口的“双师型”师资力量保证
高素质的综合师资力量保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前提。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能科学有效地传授知识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因此,职业学校在引进师资时,看中的不仅仅是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准,更看重专业技能的水平,还有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师,才真正符合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才能对学生予以现实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要配备相关的辅助机构,有相应的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人生职业规划等方面辅导,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五)来自政府的有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
发展职业教育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教育投资者的实际需要、符合广大人民就业谋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尤其是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的广大农村人口。因此,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一直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职业教育予以大力支持。如减免部分学费,提高补助和奖励标准等。在宣传上也予以多方引导,使人们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中逐渐走出来,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现实性和经济性,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整顿教育市场,清理不符合标准的所谓“职校”,规范职业教育秩序,保证质量,使之健康长远地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可见,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符合教育投资效益回报率的合理需要,符合劳动者生存发展的职业需要。当前,为了使普通高校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帮助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到职校或者别的实训基地接受职业技能教育,这也是对职业教育就业优势的一种肯定。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中潜藏的危机。比如:当前大学生的这种职业培训是否是从个人到社会在就业教育中的一种治标之选,显示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就业培育不足?职业教育在就业培训上的优势经验是否可以被普通高等教育有效吸收以化解其自身存在的某些本质矛盾?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已经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拥有了职业技能教育后,对职业学校自身原有的学生的就业会不会构成一定影响?在严峻经济形势的考验下,为了职业教育本身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和其培养对象的长远发展,职业教育是否需要吸收借鉴普通教育中的某些有效成果,提高培养对象的基础适应能力?
这些问题都需要对教育的就业功能予以更多关注和研究,尤其是关系民生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使学生们在掌握一门技术的同时更能增强生存能力,高校自身的培育模式也能不断拓展,比如由学校同某校企业联合或走向学校同整个行业的联合等,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律,经受住任何危机风暴的考验。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三条.1996.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财政局.杭州市大学生职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EB/OL].2008-4-29.
[2]叶鹏.职业技能培训为大学生就业增加砝码[N].大连晚报,2009-5-30.
[3]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G].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9-63.
[4]蒋作斌.对职业教育特色问题的认识[OL].中国职业教育网,2006-1-5.
[5]刘健,朱薇,刘铮.大学生技校“回炉”:不堪承受的“嘲弄”[N].新华每日电讯,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