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霞
[摘要] 语言的运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这就是性差言语交际。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主要从用语角度谈及性别差异,并试析产生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语言 性别 用语差异
语言作为人类思想的载体及最主要的交际工具,能揭示出说话者的观点。而其运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却存在着性别差异,这就是性差言语交际。本文试图阐述语言的两性差异并浅析其产生的原因。
一、用语差异
1.对色彩词语的掌握能力,女性强于男性。一般来说,女性对颜色词较敏感。她们善于使用从语法借用的颜色词,如mauve(紫红色),taupel(灰褐色)等,这些词听起来高雅。由此可以认为,女性对色彩词语的习得具有“趋上”倾向。再如,加拿大语言学教授克洛科德博士1981年曾对约克大学的学生做过一次测验。测验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让学生写出颜色名称,把有20种色彩的颜色板挂在黑板上,结果女学生能写出71%的颜色名称,而男学生只能写出46%;二是提供五组相近的颜色,每组包括两种,让学生写出两种颜色的区别。结果:女学生能写出颜色差异的占63%,而男生只占40%。可见,女性较之男性能更多地使用描绘色彩词语。
2.女性比男性更多使用情感词。女性在语言行为中惯于使用情感词,如赞美词adorable,gorgeous,charming等;礼貌词,如may,might等;强调词,如awfully,terribly等。在口语中,我们会经常注意到女性较男性更多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一些亲密语词来表示情感。
3.形容词的运用,女性常被发现过多地使用一些带夸张意味的形容词,如great,lovely等。虽然这些词男性也经常使用,但它们被使用的场合及其含义都有所不同。例如,大家都会说“Lovely weather,isnt it?”来表示寒暄,但“That is a lovely hat.”则更可能出自一位女士之口。
4.副词的运用,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一些程度副词来加强语气,如awfully,pretty,so等。她们在表达日常事务时常使用这样的副词,以示“拔高”。而男性常使用very,utterly等语气较弱的词语以示强调。例如,在表达对某事有兴趣时,同样的句子女性会说“It was so interesting; I had such fun…”而男性则可能这样表达,“It was very interesting; I had fun.”
5.亲密语词,女性的性别特征常被社会定为温顺、善良。她们在语言上喜欢使用较多的亲密语词,以示对听者的爱恋、关怀。例如,女性在与其关系极为密切的人时善用darling;同儿童讲话时多用dearie,birdie等。而男性的性别常被视为豪爽、粗放,若使用以上这些词,则会被视为娘娘腔,被人耻笑。由此可见,情感词被视为交际的润滑剂,同时也证明女性情绪易于外露。较之男性,女性更善于使用委婉语,女性一般本能地避免使用粗俗的语言,例如,shit,damn等,而更多地注意语言的文雅和含蓄,因此,用Oh dear,My Goodness等来表惊叹。例如,“Dear me!Do you always get up so late?It is one oclock.”而男性则较多地使用诅咒语和感叹语,借以表达阳刚和豁达的性格。例如,shit,damn等。但女性常把粗俗语当作禁忌,从而借助各种委婉说法来避免粗俗语言。如果女性使用了不礼貌语言,则会被指责为缺乏修养或没教养。
二、形成两性语言差异的原因
1.社会心理因素。男女性别角色的言语行为是一种社会习得,社会心理是其制约因素。对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方式,社会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模式。若不符和这些要求行为,将会认为偏离常规,并要遭到社会的反对或否定。这些要求以“固定模型”的形式普遍形成一定的社会压力,使人要么自觉地,要么被迫地依照这些模式要求去纠正自己的行为。
2.文化因素。男女各属于不同的亚文化,一切亚文化定会产生各异的语言。莫慈(Maltz)和布鲁克(Broker)曾提出性别差异是一种文化差异,异性交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可以看出,这种性别亚文化差异是形成性别语言交际差异形成的前提,而交际行为的差异则导致两性在词语选择和使用方面会有不同。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少年儿童自小就按照各有的性别角色进行培养教育,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性别角色得到不断强化与确认。
3.男女心理发展特点。异性的生理特点是男女心理发展不同的基础。在青春发育期以前,与男性相比,女性在理解人际关系等方面比男性成熟得早,女性的心理年龄比男性要大一岁或一岁半。青春发育期以后,男性喜欢好强,爱称英雄,喜欢直接干脆,但较粗心,不注重细节。而女性温顺恬静,感情丰富细腻,因而强烈向往异性的包容和保护,并缺乏自信。由这些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可推知女性善于使用情感词,与她们情感丰富有关;善用礼貌语言与她们文静柔顺有关;不喜欢控制话题与她们的依赖性有关;喜欢用不肯定语言与她们缺乏自信有关。
三、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用语侧面浅析了两性语言差异,并试从社会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及男女心理发展特点研究了造成两性语言差异的原因。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行为模式的变化,笔者相信,性别语言差异会日渐缩小,跨性别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将会逐渐减少,但男女的性别语言完全融合却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戴炜栋.言语性别差异综述[J].外国语,1983,(6).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孙汝建,王德春,姚远.社会的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王改燕.男女语言行为差异初[J].外语教学,1991.
[5]魏家海.社会文化因素与英语词汇的性别差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5).
[6]许力生.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71,(1).
[7]张爱玲.论女性用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