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继红
[摘要]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下,很多学生没有得到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甚至有的学生因此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本文就差异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 差异教学 实施途径 地理课堂
地理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维的培养。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面临的是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和以最后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这一阶段学习状况的标准以及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所以,如何在不改变传统授课体制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之间寻找平衡点,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即在常规课堂的背景下,寻找实施差异教学的途径或者方法。所谓“常规课堂”,往往意指以教师面向全班学生集中授课为主的课堂。而“实施差异教学”意指教师改变教学速度、水平或者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和兴趣(Diane Heacox)。
作为一线的地理教师,如何在常规课堂上实施差异教学?笔者就自己的初步实践作一个介绍,以供广大地理教师共同探讨。
一、课前准备
要在常规课堂上实施差异教学,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工作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个性、兴趣甚至爱好的了解;课堂上需要用的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题的准备等。了解学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以及和学生及其他任课教师的交流,都是我们获得学生信息的途径。了解学生的同时,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对于手头的教材和资料深入了解分析,掌握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提供充分的依据。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资料的掌握,对于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层,可以分为三层或者更多,关键要符合所教班级的实际。笔者一般分为三层学习目标。第一层目标就是基础达标,要求对于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第二层是知识拓展,即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于知识的延伸或者变化进行分析和掌握。第三层就主要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当然对于学生的分层是在她们自由选择的前提下进行的,以免出现“标签”效应。这种自由选择的分层将会随着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不断地发生改变。也需要教师根据变化进行监督和引导。
二、课堂实践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差异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更加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拓展,并且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在课堂中如何实施呢?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就是以下两种方式:第一,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尤其是难点,总是把它一步步分解,设计成一组层层递进的问题,每一个不同难度的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比较容易掌握局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笔者在介绍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的时候就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在什么样的假设条件下形成?(2)事实上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吗?(3)不均匀的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差异?(4)这样的差异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5)气压带被高压或者低压切断后,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这五个问题一步步带领学生进入季风形成的原因。水到渠成,前面三个问题是比较容易的基础题,而最后两个问题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以及和前面风的形成的知识的联系。笔者公布了这五个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通过自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相应的发挥。当然这样的形式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学生的潜力总是无穷的,我们认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后,层次可能会提高,那么老是让他思考基础的问题就不符合他的能力的发展的需要了。所以作为教师总是要通过多方位的了解来及时调整策略。第二,除了问题的设计以外,笔者通过学生的自由组合和教师的调控把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主要采取的是异质组的方式,也就是在同一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这样分组的目的是在完成笔者布置得学习任务的时候,同一小组内的成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能够承担的一部分任务。如在热带雨林的开发中,笔者让每一个组都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是开发还是保护,然后要用证据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最后,推荐一位本组的成员进行表述,可以使用总结报告,图表等各种可以表达观点的形式。这种学习任务在异质组中完成较好,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适应其自身能力的发展。但是这样的分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可能会阻碍他的能力朝更高层次发展。因为在异质组中优秀的学生可能只有一个,这样他得到能力提高的机会就少。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可能会形成依赖,一直处在能力锻炼的低层次,得不到高层次的锻炼和提高。
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笔者是主张多种形式互补,主要是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和风格。
三、课后巩固
笔者认为差异性教学的环节应该还包括课后的巩固部分。对于普通高中的地理教学来说,课后巩固的主要形式就是练习题。笔者在选择课后作业的时候,总是把习题分层三个部分:基础知识巩固、知识拓展以及能力挑战。基础知识巩固是对于教学中需要掌握理解的重点内容的知识训练,在练习题中所占的份额约为70%左右,主要是针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意在巩固基础;知识拓展是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的一个提高,往往是知识的一种变式训练,所占份额约为20%左右,这部分内容是主要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的;而能力挑战是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相对来说这部分练习是比较难的,主要是针对一小部分优秀学生而言的,所占份额约为10%左右。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基础题原则上是每位同学必做的,因为任何知识的灵活运用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但是对于个别优秀学生选择只做有挑战的题的话,笔者也尊重她们的选择。而后面两部分的知识笔者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做,而不做硬性规定。为了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进步,作为老师应当适当鼓励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去尝试较高层次的练习。而对于中等和优秀的学生,教师则是要做好监督和鼓励,让他们能够不断地挑战自我,从而获得能力的提高。
四、反思和改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想所设计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实现差异教学更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不断地总结和反思。笔者总是在每次差异教学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反思总结,对于比较成功的方法和设计进行保留和改进,对于不成功的实践,查找原因,最后决定弃用或者进行改变。实际上,差异教学不是靠一个一线教师的能力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所有一线的地理教师和全体地理教育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夏正江.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0.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