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09-06-17 03:00伍贤进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探索理念

张 俭 伍贤进

[摘要] 为了适应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笔者对本科教学进行了研究,开展了研究性教学的探索,指出研究性教学首先是将授课看成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种情感并讨论了初步实践后的效果。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理念 探索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就是教育的竞争。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如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教学的核心问题。笔者通过对本科教学进行分析,开展了研究性教学的探索,指出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研究基础上的教学,是将授课看成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种情感。

一、研究性教学的理念

研究性教学是基于强调教师通过对教学的研究、进行研究性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的目的。

1.授课是门科学

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由授课的科学性决定的。每一门课程就是一门分支科学或亚分支科学,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授课的科学性。授课教师必须对所讲授的课程有深入地研究,否则,就不能讲透彻。带着自己的思考,解决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科研,而且是一种切合教学实际的科研。研究性教学就是首先必须将授课看成一门科学,进行科学授课。

2.授课是门艺术

人们总是赞叹某位教师教学口语具有艺术性:一段深刻精辟的阐述,让学生终身难忘;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茅塞顿开;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让学生信心倍增。

3.育人是关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教师愿不愿意,都会有形或无形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以渊博的知识、博大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本科教学,教书育人。提高自身素质、陶冶高尚情操、了解学生心态,练就人格魅力,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

4.培养能力是授课目的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授课的目的不再是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有些教师讲授的课程,将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课程的研究程度不同所致。

二、研究性教学的要素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研究性教学有四个基本的要素,即:授课而非授书;架构爱心桥梁;重在兴趣培养;研究性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

1.授课而非说书

教师要树立讲授一门课程,而非说某一本教材的教学思想。任何教材都有其特色,也有其局限性,需要授课教师认真研究,认真梳理、认真抽提,形成自己的思想,并能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对比、综合、引证,这是研究性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做研究,照本宣科,这种方式不是授课而是说书,可能误人子弟。

2.架构爱心桥梁

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学生得到老师的爱,就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增强信心,从而也会热爱和尊敬教师。因此,教学也就是一种情感,一种对学生关爱的情感。

3.重在兴趣培养

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兴趣的培养。授课从形式上看是向学生传授一门具体的科学知识;从内涵上看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位优秀教师,其授课的重点是要研究如何通过自己的授课艺术,提高学生对所授课程的兴趣。没有兴趣,只是被动学习,有了兴趣,就是主动学习,就会主动去钻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研究性教学的重点,不管是讲授何种课程,都必须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兴趣培养放在首位。

4.研究性教学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要进行研究性教学,必须进行科学研究。不做研究,只搞教学,只能是教书匠;只做研究,不搞教学,就失去了教师的资格。

一位优秀的高校教师,必须要“三全其美”:有自然科学研究课题、有教学研究课题和用心授课。教师要通过科研来学习提高,来更新观念,来寻找规律和方法。科研上有造诣,课堂上才会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和思维。做好教学工作,必须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课题去研究教学模式、研究课程体系、研究新旧教材……得出心得和体会,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我们认为,教学研究课题与科学研究课题同样重要,会不会科研、搞不搞科研是“教书匠”与“专家型教师”的分水岭。在教学中,要逐步形成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将研究性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研究性教学的实践

研究性教学涉及方方面面,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用新的观念指导研究性教学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研究性课堂教学

研究性课堂教学是基于强调科学原理形成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学内容的呈现要面向过程,将学科概念等得以产生的起因和研究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激情;从而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教学要巧妙设计开场思考题,先入为主;“看图说话”,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抢答积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以问题研究为主线,展现过程。例如,在讲述溶酶体、MPF的发现等生物学的重大历史事件时,特别注重讲每一个发现的研究手段,展现其过程。

2.研究性课外教学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独立获取知识、独立设计研究方案、独立实施项目,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为此,笔者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研究性的课外教学,即第二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题组开展了“本科生科学专题报告会”,它涵盖了咨询与选题、查阅文选、阅读文献、研究报告写作、制定设计方案、大会报告6个方面的内容,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科学专题报告会取得很好效果。其实,这项活动实际上是双赢的活动,既促进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研究能力,又为教师授课补充了大量科技文献,促进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种情感,需要教师全心全意地投入和不懈努力地探索。“名师出高徒”,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把研究性教学课题列为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加速高校教学的改革步伐;也希望研究性教学的理念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得到社会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刘丰凡.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00-104.

[2]韦宝平.创新教育与教学模式改革——兼论研究型教学[J].中国成人教学,2002,(11):23-24.

[3]李春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3-217.

基金项目:怀化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细胞生物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05012)。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探索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教学改革
水质工程学课程群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