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嘉燕 朱建良
[摘要] 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校学生党员数量也在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党建工作也面临许多新课题和新考验。探究影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原因,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切实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新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党建 对策研究
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青少年是否全面发展,高等教育期间最为关键;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是否合格,高校承担着一定重任。随着全国高等教育进入改革、发展、建设的快车道,高校党政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治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当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一、立足现实,分析当前基层党建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1.党员数量加速增长,党组织成员的质量却受到“怀疑”。随着高校的高速发展,高校的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基层党组织规模庞大,工作重点投入在发展党员上,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教育、培养、监督、再教育工作力度不够,疏忽党建、团建工作的联结作用。入党前,严格要求;入党后严重松懈。
2.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组织的传统作用和功能被“淡化”。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社会观念的转变,引起评判标准和社会心理的变迁,各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人们思想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以及信息的敞开性淡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指导作用及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
3.党员队伍逐渐壮大,党组织管理规范性和创新性“欠缺”。目前基层党组织党支部活动支部活动内容单调,活动形式缺乏创新;党建工作的管理靠的是口传形式及行政命令方式,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即使有一定的制度存在,也是不断变更。特别是在当今的法制时代,这一弊端影响了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因此,组织工作亟待改进。
4.教学实践阶段,实习生党员的教育存在“盲点”和“真空地带”。实践是教学的必经阶段,由于实习地点的分散抑或是实习单位没有独立的党支部,给党建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再者,毕业生忙于找工作,失去以往的工作热情,奉献精神松懈,在同学中帮助、榜样、带动方面的作用不突出,在联系师生关系,桥梁纽带方面的作用不够到位。甚至出现《党章》的权威性被弱化,个别党员只享受权利,不履行党员义务。因此,党组织只有得到规范建设,组织生活才能顺利开展,工作热情才能足够的发挥,从而充分体现实习生党员形象。
二、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1.规范党务运作模式,推进党建可持续发展
规范党建过程中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的教育与管理。首先,以团校为基础,以党校为熔炉,以“两课”为主渠道,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团建促党建,党建带团建的多层次、多体系思想教育格局。其次,严把质量关,党支部、团支部以“双推”的方式共同确定重点入党积极分子,真正做到推优入党。被纳为入党积极分子即指定联系人,吸纳后发展对象即指派入党介绍人。同时,做好对联系人、入党介绍人的信息库建设、教育、培训,注重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转预备、预备转正过程中引入必要的考核机制,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再次,严把党员关,作好继续教育,让所有的党员“又红又专”,在各方面都符合中共党员的标准。通过各种方法和形式,加强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2.完善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党务运作模式
建立必要的组织生活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政治学习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党员继续教育制度、毕业实习生组织管理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监督制度,并坚持不懈抓好落实。用制度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开展。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党的生活,提高党员的素质,从而保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真正发挥。
3.营造政治、舆论、校园文化氛围,多方面全方位推进党建工作开展
树立有党组织的声音、党组织的潜力、党组织的形象。支部有活力,成员有魅力。一是政治理论氛围塑造,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倡导研究性学习、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二是舆论氛围营造,注重正面引导,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党员奋发向上、脱颖而出的良好气氛。通过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党员正确地、辩证地分析和看待党风问题、看本质、看主流,正确对待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坚定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三是校园文化活动,有指导地开展校园文化和净化校园文化,培育富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综合各方面素养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成为合格的马克思主义者。
4.加快党建工作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步伐,拓宽党建工作覆盖面
党建工作应顺应新潮流下的科学发展观,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掌握信息主动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通过网上党课,宣传党的政治核心理念,传达党的方针政策;通过网上互动区,开展党员谈心活动和思想交流;通过网上档案,管理党员基本信息;通过网络数据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通过网上支部,开展党员考核、民主评议及网上组织生活;通过网上举报箱,让广大党员群众行使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权。完善网络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大学生网络虚拟性与现实生活真实性的统一,理性地面对已经融入现实生活中的网络世界,构建和谐的网络党建工作模式。
5.强化教育管理,构建毕业实习生党建长效机制
对于实习生党员管理,高校党组织必须提升对毕业实习党员教育和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确管理主体,指定专门负责人,与实习单位一道,形成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合力。针对毕业生分散性及社会性的特点,首先,积极探索“双重组织生活”,构建“区域性党组织”,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其次,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建立网上实习生“党员之家”。同时,从实际需求出发,学校送“课”送“学”上门,教育谈话内容要求贴近实习生党员实际,做到因人施教。特别是实习生党员的就业,应给予积极的促成,促成之后让他们更好地为其他同学服务。
综上所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遇到的新问题,以改革的精神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用与时俱进的状态创新基础组织工作。利用科学发展观在改革中加强,在改变中适应,在发展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艳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5(5).
[2]王春雷.新形势下增强党组织活力的思考[EB/OL].聊城理论在线,2006-2-21.
[3]蒋佳佳.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J].内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