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璇 李玉美
摘要:多校区办学成了高校管理中的新课题。多校区办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但同时也对高校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教育资源的浪费,校园文化的割裂断层、大学生的成长缺少保障等。在分析这些问题并借鉴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审视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试图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作一初探。
关键词:多校区高校弊端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1-0100-02
20世纪末,随着高校扩招这一历史趋势的演进,高校的既有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当时的这一问题,许多学校采取了合并他校、新建校区等方法,为突破发展过程中的场地瓶颈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多校区办学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不愧为教育发展历程上的一个壮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注远远超过对教育数量的要求时,多校区办学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从高校的长远发展来看,多校区办学有悖于教育科学发展的规律,并非长远之计,因此,在高校走向社会中心、教育质量备受关注的今天,探索解决多校区办学这一问题的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多校区办学的弊端所在
1.1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从长远发展来看,多校区办学首先困扰高校的是校区间联络所耗财力、物力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新辟校区之初,考虑的是土地的低廉,只有价格低廉才可能购置更大区域的土地,但也只有在远郊才可能有价格低廉同时又面积广袤的土地,因此,这就造成了高校新老校区之间的距离少则十几里,多达几百里,给日后校区间的紧密联络造成了巨大的成本负担。还有些高校是由几个学校间的合并而形成了多校区的局面,这类高校存在校区间距离遥远这一问题的同时,还存在着校区众多的烦恼,而原有各校的文化、制度等内在差异更是给各个校区间的整合、统一带来了困难。中山大学广州校本部与珠海校区之间每天要往来20 多个班次的班车,每年仅交通费一项就花掉上千万元,而班车每往返一趟就需要半天时间;[9]江苏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本部与浦口校区间相隔长江大桥,时常由于交通堵塞等原因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管理。[4]不仅如此,为了满足每个校区师生的教育需求,学校的诸多设备及图书等资源都要重复添置,不仅造成了学校财政支出的浪费,也给学校正常运转带来了管理、维护等工作的压力。多校区办学同时给教师甚至学生带来了精力上的负担,教师需要在校区间穿梭,为了赶班车,起早贪黑不说,但还动辄造成教师的紧张焦虑情绪,遇上恶劣天气,车速受到限制,还要影响到教学的正常秩序。
1.2校园文化的割裂断层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之所以完整的根本所系。“校园文化是一种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校特定环境中的群体文化,既包括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品牌资源,如以精神、信仰、价值观和理念为特征的校园文化资源,也包括学校的特色建筑、校园环境、教学科研设施等自然人文景观,亦包括学校的大师名家、学风教风等软性条件。”[3]校园文化的形成有赖于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共处中不断地磨合、创造,它是不同的个体相互碰撞、融合进而形成集体智慧、集体共识、集体价值观的过程。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决不是仅靠由上而下的领导推动,还必须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交融。反观多校区办学的高校,要么相同专业存在年级间的割裂,要么相同年级存在专业间的隔离,各个校区的师生交流有限、互动不多,学生活动各自为政,如此形成的校园文化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不统一的,对师生形成认同感增加了难度,影响了高校的健康发展。不难发现,以低年级为主的校区,文化氛围比较活跃,青春气息比较浓厚,缺乏一种沉稳和厚重的感觉,而以高年级为主的校区,浮躁气氛比较盛行,文化取向比较功利,缺乏大学校园应有的单纯和平淡,这样各具特色的校区氛围是不科学的,并不利于引导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3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缺少保障
大学生成长需要什么环境保障?笔者认为,至少需要三个环境保障,一是学习环境,二是思想环境,三是安全环境,但对于多校区办学的高校而言,部分校区远远没有满足大学生成长所需的这三个环境。由于校区间的历史原因,或者校区间的居住环境原因,有些校区少有管理人员和教师“扎根”于此,这是导致大学生成长环境缺乏保障的根本原因。尽管校区间的图书、网络等资源差别不大,但传道、授业、解惑的最佳角色还是教师,学生难以在学业上得到教师的随时辅导和就地解惑,学习环境自然难以保障。大学生基本上尚处于青春期后期,社会经历缺乏,思想意识单纯,辨别能力不够,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在思想观念等方面加以引导,更需要在日常的生活相处中加以提醒,但多校区办学使得部分校区几乎成了“空岛”,成了学生们“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我的地盘”,如此以往,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很难得到保障。大学校园不仅是思想和心理问题的多发区,同时也是治安事故频发的场所,青年学生本身的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危害,同时,由于受到人生阶段、学习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个人想法比较多,而包容能力、心理承受力都比较弱,往往容易冲动,从而形成安全隐患,这都需要广大教师的“随叫随到”,以便于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2 对高校多校区办学未来发展的思考
多校区办学存在着隐患的确不是危言耸听,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高校的难以承受之重。借鉴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审视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多校区办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很有必要。针对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多校区办学没有成为影响高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之前,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未来演进的方向:
2.1分久必合,全校归一
解决因校区隔离而造成办学困难的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结束长久的多校区办学,想办法统一学校场地。这对于校区不多且校区间面积差距过大的高校很容易实现。通过对一处校区的转让、租售或其他方法实现向另一校区的集中是一种“长痛不如短痛”的现实手段。这种做法短期内来看,似乎影响了学校发展的有序性,破坏了学校历史的连续性,甚至给师生的环境适应造成了障碍,但从长远利益来看,这种做法不仅节约了学校的场地及其他教育资源,而且统一了学校赖以存在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高校师生的健康发展及未来办学的高效,具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意义。2005年,由四个高校合并而成并拥有五个校区的广州大学整体搬迁到同一校区, 2003年,沈阳部分高校也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实现了整体搬迁,不仅为解决目前的建校问题赢得了资金和空间,而且为学校未来的的发展赢得了完整性和长远性的统一。
2.2科学定位校区间的功能
在维护学校多个校区统一完整的前提下,科学定位各个校区的功能非常关键。校区功能的定位不能简单地以专业集中和年级集中为原则,而是要依照“统筹兼顾、力求科学、前瞻考虑、学生为本、教学优先、相对集中、顾全大局”[10]的原则,通盘考虑学校的状况,既要切合校园文化完整性的追求,又要符合学校资源消耗最小化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就业等方面的相互影响程度。例如日本东京大学由3个校区组成,一个是设立学校机构和研究生教学为主的科学研究基地,一个是以基础教学为特色的基础教学部,另一个校区则以应用性研究为主。[4]但不论如何定位,怎样分工,学校在设计管理制度、传承传统精神、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要力求统一,而不应有太大差别。从根本上讲,各具特色的校区格局不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2.3同名异体,各自为政
为了走联合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道路,当初很多高校选择了合并,但不可否认,高校合并之后有的学校发挥了预先的效果,有的高校却引发了更大的困难。对于那些当初就没有科学规划而是“跟风”合并的高校,大胆地走回“分家”的原路并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倒退”。高等教育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极力反对大学的盲目扩张(这其中就包括多校合并),批评诸多大学一味追求“级别高、规模大、学科全”的做法,鼓励高校尤其是规模不大的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这从一个侧面反证了高校并非只有贪大求全才算得上科学发展。对于部分因新辟校区而形成多校区的高校而言,如若无法结束两地甚至多地办学的局面,甚至无法统筹教学、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那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各校区间的自治,即各校区在同一冠名下“各自为政”,根据校区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管理。目前,有些因历史原因或相距甚远而造成校区间隔离的高校已经实现了这种模式。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其实质上是两个平等的办学实体,无本部与分校之分,双方只是在部分学科资源上实现共享,徐州和北京的中国矿业大学也基本属于这种情况;再者,像原为一家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两者已完全分离,只不过是继续共享分校前的关系类、声誉类无形资产而已。[8]不仅中国,美国各州的大学系统一般都是由多处校园组成, 各校园彼此独立, 大学系统是一个协调机构, 并非一个大学实体, 各大学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英国、法国的一些多校区大学的各个校区也多是相互独立的。[7]
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如果高校因校区过多而难以兼顾,大学城里高校集中却难以统筹,那么高等教育的发展便很难健康地持续下去,因此,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必须意识到全面协调的重要性,通过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解决因校区过多或过远而对学校发展造成的障碍。发展并无固定的模式,不论是多所高校的合并,还是一所大学的拆分,都必须以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教育规律的正常运转为原则。大学是可变的工具,教育才是永远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薛明扬.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3]刘华东,张婕.多校区办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8(1).
[4]顾玉林.高校多校区办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2008(21).
[5]林樟杰.高等学校管理新认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杨德广.教育新视野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王洪才.多校区管理:问题与出路[J].现代大学教育.2007(4).
[8]徐渊.理顺中国矿业大学两地办学关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
[9]黎明,黄金曦.论高校多校区运行成本的降低[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8).
[10]刘炳春,江世宏,鲁晓君,钱丽萍.高校多校区功能定位与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29(5).
作者简介:董璇(1982-),山西太原人,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李玉美(1981-),安徽砀山人,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