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晟
摘要: 当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高效率的收集信息。为了适应社会,在技工学校中级班的语文教育中,口语训练势在必行。本文作者从学生思想重视和能力培养两方面,结合平日的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技校生口语交际训练语文教学
在技工学校的课程建设中,一直遵循着“技校文化课为基础课服务,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生产实习课服务”的原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希望能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这一原则,充分发挥语文对技校学生重要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最直接的效果就表现在技校学生求职和工作的口头表达能力上。可是,每年在毕业生求职时,我们总能看到如此令人遗憾的场面:许多学生面对用人单位的提问,或无言以对,或答非所问,不能充分地展示自我,进而错过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适应社会需求,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下面,我结合这一学期口语交际单元的教学体验,谈几点认识。
一、要引起学生对择业、就业过程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
1.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在一堂语文课上,我问学生为什么会选择技校就读。学生告诉我选择技校就读就是为了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在一次《语文与物理》的讲学中,他列举了世界上很多物理学家在专业方面的成功事例,但由于语文表达不清不楚造成不小的损失,而且使得研究成果不受世人关注。这个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在告别了统一分配就业方式的今天,除了技能之外,如果没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与自己的希望擦肩而过。
2.从就业的形势出发。
有一次,我请中级班的学生比较:在校内招聘会上,同时参加应聘的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中,哪一类学生机会更多?学生面面相觑,没有回答。其实,他们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弱势地位。校内的竞争都如此激烈,更何况,走出校门后呢?而且社会存在偏见,技校生难以在就业中与普通大学毕业生竞争。虽然目前我国社会不完全是唯文凭取人的社会,但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在用人上都或多或少地看重文凭。特别是在一些大学毕业生能干、技校毕业生也同样能干的岗位用人上,技校生往往处于劣势。这样的比较,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自己面临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在其他条件相对不占优势的前提下,学生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好地掌握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的本领,显得尤其重要。
3.从学生的现状出发。
学生上课不愿意说的情况普遍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说的能力不重要。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一是他们觉得平常的口语交际没有问题;二是觉得像演讲、辩论等口语交际形式,在平时生活中他们根本用不到。为此,我总会举往届学生的例子,例如:有一个学生打电话去落实实习单位,居然不知道询问单位的地址在哪里,又不得不再打一次电话去询问。有一个学生在实习面试中被问到对一个月三百多的补贴的意见时,居然回答不够用,还列举出他的花费清单,结果没有被录取。以此告诉他们: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会为你赢得工作的机会。又如:有一个学生由于工作表现好,和其他几个同事同时获得了升职的机会,领导让他们准备述职演说,竞争上岗,最后他落败了。如果他有基本的演讲基础,还会错失机会吗?有一个学生实习时生病想请假,管理组长不让请假,他就只能向家长抱怨。如果他有良好的论辩技巧,还会请不到假吗?这些事例,使学生在吸取他人的教训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口语表达能力对择业、就业的重要性。
二、要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1.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就像陶渊明《劝学》中所讲的一样,学习没有捷径,禾苗的生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仅靠一堂课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是不可能完全掌握口语表达技巧的。我校中级班教学要求规定每堂课都要有十分钟的课前演讲内容。由于没有经验,没有具体的教学安排,我在给第一个中级班学生上课时,就采用我先选定话题再让学生复述的方法来完成。但其效果不佳,常常因为学生自觉性不强,不准备或准备不充分而草草收场。经过反思后,我在给第二个中级班的学生上课时,就先安排好课前演讲的内容(复述、自我介绍;拜访、交谈、劝慰、打圆场;提问、应答、拒绝;赞美、感谢、道歉),层次由易到难,逐层深入。每一项训练内容也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比如复述训练,第一次课我先讲了几个关于礼貌的简短易记的小故事,请学生在听的时候注意记录记叙的“六要素”,并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来复述,学生感到很容易。第二次课我讲述了三顾茅庐的故事,故事虽然篇幅增长,但典故是学生熟悉的,请学生在听的时候注意记下细节和人物的语言,学生也能复述出大部分的内容。第三次课我要求学生加入自己的观点并要求他们使用前两次课的例子,使学生明白复述的运用。第四次课我要求学生根据前几次复述故事的统一主题,再扩充一些相同主题的故事,使学生灵活运用复述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压力,给学生创造有利的口语锻炼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比单纯训练起到了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2.多管齐下,综合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不断克服遗忘的障碍。有调查发现:在听完一堂课后的一个小时内,学生会遗忘一半的内容,经过一天,将忘记80%的内容,经过一周,将忘记95%的内容。技校的学生多数不会在课后复习巩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巩固已学过的内容。例如,在演讲训练的练习课上,我给学生看了《魅力口才》前四集的讲座(演讲的准备、开头、主题、结尾),并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记笔记,巩固听的训练、思维条理性训练。在下一次课的复习提问时,我请学生谈观后感,讲的时候要加上手势,巩固复述的训练、体态语的训练。同样的教学内容,融合了新旧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口语表达训练中,不断巩固知识、重构知识,不断修正错误完善自我。
3.多变求新,加强互动。
技校学生,多数是学习成绩较差、上高中或上大学无望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强,知识面不宽。为了使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与老师的隔阂,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有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比如,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在讲体态语训练时,我请同学们分组比赛看图猜成语,每组四人,第一个同学看图猜出成语,通过体态语告诉第二位同学,依次传递,最后一位同学要说出成语。这个游戏,既能激起学生表演兴趣,又能同时达到体态语训练的效果。比如请学生当评委,在讲辩论训练时,我请学生观看了2006年挑战主持人16进10比赛中由参赛选手表演的小品《西天路上特别法庭》,观看时让学生注意从四个角色的表演、语言运用及思维敏捷等方面去记录,观看后请学生作点评并说出谁去谁留的理由,各小组派代表发言。点评时,我又引导学生用辩论的技巧去反驳对方的观点。这样,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既激起了其自我表达的欲望,又加深了其辩论技巧的理解。
我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中级班学生的语文教学制订了口语训练目标,在校本教材中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单元,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在面试时表现不佳,使对方对该生的成绩产生了怀疑;更有甚者,一些学生为赶时髦,学起了社会上、网络中“流行”的话语,结果是广告词漫天飞,低俗脏话随处有,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也给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我们要摒弃传统做法,把口语训练作为一项重点内容,“从时间上给予保证,内容上给予倾斜,思想上给予重视,训练上给予加强”,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为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