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平
2008年11月下旬,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金融危机对我国重点产业发展影响”课题组对广东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为期6天的调研。通过调研,对当前我国以珠三角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困难现状和其原因有一些比较清晰的认识。
一、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增长速度放缓,关闭的企业数量众多而且关闭加速
广东省2008年的产业增长速度一直呈现放缓态势,特别是进入2008年下半年以来,放缓进程加快。8月份到11月份增长速度与2007年比较都在下降。从单月看,8月份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4个百分点,9月份下降了7.2个百分点,10月份下降了7.6个百分点,11月份下降了7.4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增长的下降程度在加速。
在产业增速放缓的同时,企业数量也众多而且关闭速度也在加快。截止到2008年9月,广东省企业关闭总数为7148家(包括关闭、停业、歇业和搬迁数)。截至10月,已升为15661家,1个月就翻了一倍。其中,东莞有714家企业外迁或者关停。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合同资金百万美元以下、用工人数一两百人的中小企业。从行业分布看,关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电子产品、陶瓷建材等传统型、低技术、高耗能行业。
(二)出口导向型产业、国内需求型产业的增长(投资拉动型产业和消费推动型产业)都有不同程度降速
相比2007年前11个月同期增速,2008年增长速度下降快的行业前10位为: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些行业从需求角度看也分别属于出口导向型行业、投资推动型行业和消费拉动型行业。
二、当前产业发展速度下降的原因
(一)出口型产业发展困难的原因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压制了出口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顺差的不断扩大,国际上加强了对我国出口的限制,反补贴调查、反倾销调查、政府基于监控计划自主启动反倾销、对纺织等消费品实施安全召回等。导致了广东的出口受到影响。
2、来自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的国际需求减弱,从而使得广东出口型企业的订单减少或者被取消。二是许多国家为了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部分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发展而强化了贸易保护主义,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企业,从而使得许多跨国公司减少了东部地区配套产业的订单。调研中有企业反映,韩国政府为了保护三星公司,相当多的订单只给本国电子配套公司,而以前广东的相当多配套企业的订单被取消。
根据调研,广东的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受影响比较明显。这些企业出口受阻,集装箱板材出口量大减;钢材价格出现下滑。另外,电子制造业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比较明显。电子制造业中加工贸易形态的出口型企业比较多。受冲击的表现为:订单明显减少;订单周期变短。企业原来半年期的订单已经缩短为2—3个月,而2—3个月的订单缩短为1个月甚至2—3星期。
3、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导致出口型企业发展困难
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根据调查,截止到2008年9月份,中国沿海地区劳动成本已经接近每小时1美元的门槛。而据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和印尼等国家的官方统计,其国内纺织业劳动力成本分别为每小时0.29美元、0.36美元、0.22美元和0.36美元。根据调研,按照新的《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广东的仅人工待遇方面给企业增加的成本,即《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将给企业增加至少30%的用工成本,这还不包括工人健康、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投入。再加上政府连续三年最低工资每年要上涨12%的计划,用工成本将更高。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加快。1—1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约6.8%,接近2007年全年的升值幅度,吞噬着企业本就微薄的出口利润。同时,汇兑风险的不确定性也让企业不敢接单和接长单。我们通过对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的电话访问反馈的信息表明,在诸多影响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因素中,首当其冲的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因素。纺织服装业利润低,对于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会下降2—6%。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件加工出口毛衣大约可赚到30元,而目前大约只有1元左右的利润,一些订单甚至会出现亏损。
值得指出的是,根据调研企业反馈的信息,具有自己品牌和国际直接销售渠道的企业所受影响比较小(当然这些品牌也不一定是国际著名品牌);而为国际品牌进行贴牌生产和定单生产的企业,订单减少,或者处于无订单状态。
外贸政策和其他政策的调整。2007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外贸调控政策,比如出口退税率下调、加工贸易保证金制度、棉花进口滑准税的征收等,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压力过于集中。这些政策效果在2008年逐步展现。国家在2008年8月1日起已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只是回到了2006年、2007年两轮出口退税率调整之前的水平。而且在执行层面,在很多地方,企业从申请到拿到出口退税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另外,“两税合并”政策对于外资企业影响比较大。原来的征税水平大概是15—20%,两税合并后,对内、外资企业均按照2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对外资企业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二)内需型产业发展困难的影响因素
1、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传导冲击
国际金融危机对东部地区出口型产业已经产生冲击,通过产业传导,进而影响到其他产业发展。
从调研中发现,由于广东的出口型制造业主要还是加工贸易企业,即使不是加工贸易型企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主要还是在海外,当地企业主要是做些小配套,如零部件或者其他。因此,目前广东的出口型企业传导的产业衰退,主要表现的还是为出口型企业配套的小企业出现倒闭或困难。调研中发现,有几家为富士康企业工人生产厂服的小企业已经倒闭,专门为富士康等企业做广告设计的几个小企业也面临关闭的境地。
在外向型经济典型地区东莞调研中发现,许多配套产业如餐饮业、娱乐业出现了萧条,大量的餐饮店关闭,甚至以前的房屋出租也出现了大量的空置,或者出租价格大大下降;东莞的五星级酒店由前些年的车水马龙的繁荣变成了目前的门可罗雀的萧条。主要是通过和东莞企业员工聊天,餐饮等服务行业的萧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地的制造企业萧条,大量的职工或者被裁员,或者收入下降所造成的。
2、前段时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使然
近年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银行贷款紧缩造成某些企业资金链紧张,民间地下融资加剧了部分中小融资风险。特别对于投资大、周期长、利润低、招工难等部分行业企业,流动资金短缺,企业不得不借助于民间融资,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导致企业破产或重组。另外,土地等资源要素制约也使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选择停工或搬迁至外地。
3、某些行业全国性的产能过剩导致了产业投资力度弱化,从而受投资需求拉动的产业增长缓慢
近年来,我国重化工业增长迅速,全国各地纷纷在钢铁、汽车、化学原料等重化工业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一时造成了许多行业全国性的产能过剩。包括广东在内的东部地区近年来也在重化工业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产能过剩的压力进一步加重,加上房地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增长后在2008年进入调整,受投资拉动的相关产业如钢铁(黑色金属及延压)、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受到抑制。
4、来自于其他产业发展的冲击
来自其他产业冲击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方面:一是近年来的上游产业价格上涨的冲击。从2007年开始原材料如石油、能源成本不断上升,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受原材料价格高企、产品价格下调而受到冲击。二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根据调研发现,广东的空调制造企业出现困难就是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比较明显的例子。
(三)盲目扩张、经营战略不当等问题造成了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和倒闭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竞争激烈,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而导致企业关闭应该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由于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的关张往往都归咎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实际上,在当前东部地区(广东)的企业“关闭风潮”中,有相当大原因就是企业自身的经营不善所造成的。今年10月引起全国关注的位于东莞的合俊集团旗下的合俊玩具厂和俊领玩具厂同时宣布倒闭事件,主要原因在于该集团在福建投巨资于矿业,最后未能收回成本,集团经营资金陷入崩溃边缘。
三、当前经济环境给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困难大于机遇
(一)东部地区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多种做法,但整体效果还不明显
根据调研,目前广东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压缩成本,调整生产计划策略。如我们实地考察的某台资企业,有六条生产线,停止了3条,而且企业员工过去是三班倒满负荷工作,现在不允许工人加班(加班要补加班工资),而且星期六、日都休息,在用电、办公用品的使用等方面都加强了节约。
裁员或者放假。调研中有人反映,位于珠海的有6万员工的伟创力集团截止到11月底裁员近1.5万人。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选择裁员。更多的港企选择放长假的方式代替解雇员工,因为这会牵涉大量的补偿资金,并会引发新的劳资纠纷。
部分企业开始向成本比较的地区转移。主要包括广东省的粤北地区,中部靠近沿海地区的省份如湖南、江西等地;少量的向西部地区转移;有些直接向国外如东盟国家(越南等)转移。
细分出口市场,寻找出口市场萎缩中存在新增长点的产品。有的企业则转而开发内需市场,或沉下心来创造自有品牌。但值得指出的是,调研中只是有部分企业说到有这个想法,但进一步咨询如何做,企业也难有明确的做法。这说明这个做法还是在探索中,成功与否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尽管企业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但广东的产业发展整体状况没有得到改善。2008年1—8月,广东工业企业利润出现了自2005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99.8亿元,同比下降3.08%,增幅回落达49个百分点。全省38个大类行业中,有14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全省亏损企业达10812户,同比增长20.2%;亏损面达25.3%,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亏损额343亿元,同比增长87.3%。
(二)广东的“腾笼换鸟”战略实施效果并不明显
在调研座谈中,有的地方发改委同志说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也是一个机遇: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经济一直是全国的排头兵,长期保持高速发展。但近年来广东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有部分省市已经开始赶上广东。广东出口型经济需要转型升级。但存在的问题是,土地已经非常紧张,缺乏转型升级的土地。国际金融危机让一些企业倒闭或者转移,正好为广东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提供空间。实际上,广东珠三角地区在近年来已经采取了措施要“腾笼换鸟”。
调研的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的投资减弱,转移增加,但投资方向并没有得到改善。2008年的数据显示,投资速度放缓,特别是对于制造业的投资速度,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08年1—8月,广东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九大产业投资增长6.1%;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增长7.4%;全省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负增长5.8%。而且,2008年前10个月,整个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批准项目数的增长速度为-22.9%,合同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为-9.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速度为18.9%)。这意味着投资者对市场前景不看好,而对于产业发展来看,则是造成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外资投资用于加工装配的项目增长速度为-14.6%,合同利用外资为-18.4%,实际利用外资为-14.4%。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从理论上讲产业转型升级有机遇,但还需要相应的政策推动。
四、下一步政府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思考
(一)国家对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考
1、科学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对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冲击力度
目前许多新闻媒体把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都归咎为金融危机的冲击,一方面容易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我国经济形势丧失信心,从而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国家出台的政策失去着力点。为此,需要进行科学地研究分析和宣传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的影响的实际情况。
2、采取有效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
一是继续鼓励出口。根据调研企业反馈的信息,目前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对许多行业的整体影响不会很明显。应该对汇率采取稳定政策,甚至可以考虑人民币贬值政策。可以考虑到采取稳定的汇率政策,而且如果2009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应该考虑实施人民币进行贬值政策。还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出口企业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二是要继续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除了继续保持和发展我国传统市场,如美国市场、欧盟市场、日本市场外,还应该建立和扩大在新兴市场的营销渠道,如俄罗斯市场、印度市场、越南市场等。三是通过加速国际化布局和跨国生产配置来规避贸易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鼓励部分行业企业向一些关税政策优惠的国家转移,享受与所在国企业同等市场待遇,还可以获得资源、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据了解,孟加拉国普通工人平均月工资大约只有40多美元,而在珠三角的普通工人平均月工资超过1000元。而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等国家拥有低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还可以维持较长的周期。
3、鼓励企业改变过去以成本导向竞争和以价格竞争的模式,转而靠服务、靠产品质量的提高、靠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位置
要掌握核心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也要尽量生产出口成品,扎实推进品牌战略,重视开发自有品牌,提升价值。要完善流通环节。鼓励企业在国际市场建立销售渠道;对于国内市场而言,要鼓励非自有品牌专业零售商发展。
4、鼓励东部地区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国内中西部地区转移
中西部的劳动力、土地、市场优势明显于东部地区,而且配套设施、产业链要好于东南亚。劳动密集型行业里面,成品的制造环可以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东部沿海的任务重点应该落在品牌培育、产品设计研发上。
(二)地方政府的政策思考:寻找就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交汇点
东部地区特别是广东珠三角地区产业增长速度放缓,更严重的是,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倒闭,一方面造成了产业转型升级出现了困难,同时也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但另一方面则是导致了大量的工人失业(虽然这些工人并不是本地区的,而主要是来自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民工,但从国家角度看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地方政府应该为国家分忧)。为此,地方政府应该就产业转型升级和就业两个方面寻找政策的交汇点。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出台政策:
1、扶持大型企业特别是出口型大企业发展
大型企业对于经济增长,产业带动具有明显作用,正如前面的分析许多配套企业倒闭的原因就是因为出口型大企业出现了困难。而且大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将是成千上万人的失业问题。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政策,一方面减轻大企业负担,在国际市场难以拓展甚至萎缩的情况下,从税收优惠等方面鼓励大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并且以大企业为核心,完善产业的国内价值链。另一方面,鼓励大企业实施大品牌战略,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扶持高技术中小企业和产品有市场潜力和成长性的企业发展
要从资金扶助、税费减免、融资帮扶等扶持高技术中小企业发展。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帮助中小企业克服融资难,建立省级再担保公司等等。
3、解决工人的工资风险问题和失业培训问题
针对目前大量企业裁员和关闭造成失业人员增加,地方政府需要做的工作是:一是保障工人的合法收入。依法帮助工人追讨企业拖欠的工资,在依法追缴有难度的情况下,政府设立欠薪保障基金给予适当保障。此外还有已缴纳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政府按照规定进行转移或者退回。二是推出失业农民工帮扶救助措施。财政拿钱对其进行培训,并对生活困难者给予救助,以保护和培养有效劳动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人力资源基础。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