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蓉
摘 要:地方文献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它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原平市地方文献丰富多彩,对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文献 三晋文化 原平市
“地方文献是记录有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1]。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悠久历史,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记录某一特定区域古今自然现象、社会活动等知识信息的文献,是认识某一地域的工具,有着存史、资政、励志的作用。
原平,因地域“原隰宽平”而得名。自西汉以来就是山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县份,也是太原通向塞外古城的交通枢纽。原平历史久远,文化厚重。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311年)始置原平县,北魏称石城县,隋改崞县,唐为怀化,宋元以来复称崞县。1946年全县解放后,与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原平县,县城南迁至新原乡(旧称原平镇)。1993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称原平市。
原平地域辽阔,物产丰饶。素有“东山摇钱树,西山聚宝盆,中间米粮川”之称。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地区,随着时间的延革,原平积淀下了丰富的地方文献。原平市地方文献的主要类型有地方志、地方史、地方家谱、地方年鉴、地方人士著述、地方报纸、地方期刊、地方档案、地方文件法规标准、地方碑志、地方简牍、地方音像资料、地方网站等。原平市地方文献的功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辅助地方政治和科学决策
《原平地方志》序称,“《原平地方志》是原平的‘正史,是中共原平市市委和人民的‘政书,它有利于领导者和各部门掌握市情,探索原平市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政策,研究规划,开创新局面,把各项建设事业推向前进。”[2]原平市委书记梁洁在《原平年鉴》序中说,“此年鉴和志书一样,也是我们的‘政书,是我们的‘辅治之书”,“从现实阶段来看,它主要是为我市各级机关、各级领导服务的”。原平市市长张志哲在《原平年鉴》序中写道:“刚到原平工作时,为了尽快熟悉市情,进入角色,我认真地阅读了近几年的《原平年鉴》和地方志书。书中蕴含的各种信息和地情资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原平市委机关刊物《梨花》以研究政策、服务决策、交流经验、指导工作为宗旨,及时刊登市委重要决策和工作思路,总结地方两个文明建设的典型经验,研究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是有识之士献计献策的重要阵地和各级党政干部不可缺少的工作伙伴。政府网站的建成和开通,有利于与群众广泛沟通,实行决策民主化,对促进各级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树立政府良好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
2.推进地方经济建设
同川梨产于同川(原平市上庄、东社、南白乡),有悠久的历史。境内总计有梨树50多万株,至今依然有两株唐代梨树,年产200多斤。其种植历史始于北魏,盛于隋唐,驰名于宋代,明洪武年间被誉为“梨果之乡”。这里每年农历四月初六都要举办“梨花会”,这个传统始于北魏。清代诗人王佩钰的《铜川途次题壁四绝》曾赞美同川梨“十里香风吹不断,万株晴雪绽梨花” [3],同川梨被誉为“金瓜”,列入贡品。2005年,借同川“梨花会”之机,原平市委、市政府通过向海外寄发、赠送、传递原平地方文献资料,宣传本地投资环境,吸引了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一些华裔财团、社团的注意,来原平探亲访友、旅游观光、考察投资环境、洽谈合资合作事项的人士不断增多,全市的三资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为吸引游客,市旅游局与电信部门合作,在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上开通了《原平旅游》网站,宣传了原平丰富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旅游文献更是传播旅游信息、服务旅游活动的工具。在旅游点播放地方音像制品,渲染地方文化氛围,特别让游客印象深刻,愉悦留连。面对各种古老和新镌的铭文碑刻,目睹出土的竹简木牍,游客无不兴趣倍增。
3.弘扬地方优秀文化
原平市丰富的地方文献既是原平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原平市悠久灿烂文明的蓄库。凤秧歌是流传于原平市北贾村的一种民间歌舞。在过去常伴着“上院”、“踩街”、“撵瘟神”等民俗活动。解放后,每逢重大活动时它便活跃在街头、广场、舞台,颇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光绪六年版《崞县(1958年改称原平县)补志·卷十三艺文·保泰条目疏》中就有对凤阳歌的记载:“禁卖艺,绝杂戏,驱流娼,可以杜欺罔而弭奸盗。卖艺,如舞拳棍、弄枪刀、耍艺方。杂戏,如上刀山、跑马、缘绳、弄猴、耍熊以及花鼓、凤秧歌、霸王鞭、莲花落之类,乡官概禁入村。”凤秧歌的节目达40多个,其内容非常丰富,有反映农业生产劳动的,如《薅苗》、《打麦》、《秋收》;有表现年节习俗的,如《过大年》、《观灯》;有刻画自然风景的,如《二女告状》、《等新郎》、《怀胎》、《亲家相骂》等,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农村生活图画。1995年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4月,凤秧歌走进“星光大道”让全国乃至世界人们欣赏到了它的魅力,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更受人们喜爱。2008年2月原平凤秧歌扩展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秧歌”之中。丰富的地方文献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先辈创造的优秀文化,建设符合时代特点的具有原平市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不断推动原平市的社会进步。
4.结语
地方文献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产物。它不仅有着深厚宽广的文献资源基础,也有着前景广阔的开发市场。地方图书馆及档案馆应该将这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从收集、整理、开发的不同层面加以保护和研究,不断探索地方文献工作规律,研究地方文献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的内涵,开辟地方文献与社会需求的绿色通道,让地方文献在祖国建设中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黄俊贵. 地方文献工作刍论.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9. (1)
[2] 原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原平地方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3] 原平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原平教育志.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7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