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萍
“异”中求“和”是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面对全球文化融合与冲突,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应抓住高等教育改革机遇,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异”与“和”的辨证统一关系,探求“异”中求“和”的发展途径,实现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共同繁荣。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高校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那该如何建设好高校校园文化呢?
第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异”求存
文化有着区别于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诸多个性化特征,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文化总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发挥着特殊的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特殊功能。要使高校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校园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即各个学校校园文化“异”,或则说“不同”的内容、形式和校园精神特质。经过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熏陶的学生往往形成其独有的气质、精神或形象。一方面,不同学校的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从而造就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层次化,以满足社会对各种各样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城市社区文化等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异”,即高校校园文化有自己的明确的规范性和严密的系统性,有其特殊的内在发展规律,虽然有时会与其他文化产生“冲突”和对立,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相对的“异”是高校校园文化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动力。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践中坚持高校校园文化个性特征的“异”,尊重这些特征,是良性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实现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有效联姻。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衍生出来的一种子文化,但高校校园文化又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并带动着社会文化的提高和发展。不管二者各自的特征如何,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是一致的,为政治稳定、国家富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目标是相同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势必对高校校园文化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对社会文化氛围进行净化,以保持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正影响作用。同时,学校要有意识地予以指导,增强主体对社会文化批判、选择的能力,引导高校校园文化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文化联姻等途径和形式,正确认识社会文化现象,从社会文化中获取科学的知识和健康的营养。
第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和”求发展
在本质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高校校园文化总是人们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产物,其主导方向总受社会主流文化所控制和引导,处于一种从属地位。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高校校园文化正从分散走向整体繁荣,由孤立走向融合,由封闭走向开放,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不断创新和重构,不同学校之间的校园特色文化互动与互用,出现“内容健康,规模扩大,层次提高,范围广泛,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实践表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地选择、整合或排列的过程,是“和”的追求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的、长远的规划,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整合、发挥学校不同部门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不同的结构层次方面的优势,实现高校校园文化与学校师资管理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生活设施建设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协调发展。
第三、高校校园文化“异中求和”的实质
可以说,高校校园文化“异中求和”的本质就是其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问题,“和”与“异”构成辨证统一关系。“异”而其本质又不彼此冲突,“和”而又不千篇一律。“异”是“和”求发展的前提,没有个性差异就没有和谐;“和”是“异”的动力和目标,“和”以共生共长。
“异”要求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坚持高校校园文化个性特征和各校的建设模式的“异”,体现出“学校特色”,发展并张扬个性化内容。“和”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在坚持中国先进文化本质方向的基础上,采取继承与宽容,互动与兼容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不同高校之间的高校校园文化的态度。国内知名大学北大和清华等高校的校园精神的形成,就堪称高校校园文化“异中求和”的典范。北京大学遵循蔡元培校长的“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宗旨,百年来,形成了“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高校校园文化内核。而清华校长梅贻琦更注重“科学家的眼光和态度”,清华著名教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人更是倡导汇通中西、汇通古今、贯通文理的治学精神,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90多年来,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校校园文化内核。
要做好这点,就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指导,找准高校校园文化“异中求和”的方向标。
总之,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我们应该把握文化的时代性,强化导向性;坚持原则性,突出多元性;增强预见性,具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