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菲茨杰拉德笔下的悲剧人物

2009-06-15 03:13雷冬雪
电影文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悲剧

雷冬雪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影响力最大的两部作品,小说通过对两个男主人公凄惨命运的描述,揭示了道德沦丧的金钱社会对美好理想和善良人性的毁灭作用,反映出作者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患意识。本文拟对这两部作品中男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社会意义。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悲剧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作家,是“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表。作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和“爵士乐时代的优秀编年史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无不带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发表于1925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1934年的《夜色温柔》正是其中的两个典型。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都是反映“美国梦”幻灭主题的小说。它们反映了一战后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生活场面,《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出身下层阶级的盖茨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苦苦奋斗,却最终被自己的“梦想”扼杀的悲剧。《夜色温柔》讲述了出生于中产阶级的精神病学医生迪克与出身上流社会的患者尼科尔相爱并结婚,因为逐渐荒废自己的事业而最终崩溃的悲剧。如果说前者描绘了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和幻灭,后者则描绘了实现的未必是理想的悲哀和幻灭,其幻灭感比前者更加沉重。

菲茨杰拉德曾在他的自传体作品《The Crack-up》中写到:“我头脑中的所有故事都包含着某种灾祸——在我的长篇小说里,可爱的青年走向毁灭,短篇小说里的宝石山炸得无影无踪,我的百万富翁也如托马斯·哈代的农民一样,是美丽的,注定遭到厄运的”。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主人公注定是悲剧人物。黑格尔在悲剧与美的关系中曾这样论述“悲剧人物的灾祸如果要引起同情,他就必须本身具有丰富内容意蕴和美好品质。”《夜色温柔》中的迪克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正是这样一种具有独特的性格特征和优秀品质的悲情人物。

一、性格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没有对盖茨比的性格进行正面的描写,读者只能通过盖茨比的言行去分析他的性格特征。出生于中西部贫困家庭的盖茨比从少年时期就厌恶和憎恨自己的出身,甚至不承认自己父亲的存在。从这一细节反映出盖茨比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力争出人头地的决心。他的“个人决心”中包含的内容更强化了这一信念,与“黄金女郎”黛西交往的失败使他更加领悟到:只有通过获取庞大的物质财富,他的梦中女孩才会投入自己的怀抱,他才有可能胜利。于是他投靠了1919非法操纵世界棒球联赛的大恶棍——沃尔夫山姆,通过非法的经营手段获得财富,在黛西家对面购买了一套宫殿般的别墅,并日日夜夜举办极其奢华的酒会招待社会名流,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引起黛西的注意,希望某一个晚上黛西会偶然出现。盖茨比为梦想为爱情为幸福所拥有的那份执著以及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超常努力确实让人感动。车祸发生后,他勇于留下来承担一切后果的那种高度责任感也使他傲然立于汤姆之上。然而纵观整个故事情节,读者显然会觉得这样的人物形象显得如此单薄,甚至和整个社会不合时宜,是一个彻底的“梦幻中人”。

《夜色温柔》中的迪克是一位致力于精神病理学研究的医生,是个满怀抱负的有志青年,他的志向是“做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更是个严于律己、追求完美的可爱青年。从小受身为牧师的父亲的影响,迪克相信:“世上没有什么比良知、荣誉、廉耻心和勇气更可贵的了。”正是父亲对他的影响,迪克自始至终希望自己做一个正直而善良的人。父亲的道德教育对迪克的影响是终身的,在他的身上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丝的瑕疵,用“完美”一词来形容也不为过。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具有诸多优秀品质的可爱青年,却在那样一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金钱社会遭遇人生的悲剧,这种悲剧比盖茨比的死亡更加令人震撼。

二、社会

盖茨比所处的时代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爵士乐时代”,菲茨杰拉德曾这样形容那个时代:“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会纵乐,最绚丽的时代。”在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人们已迷失了自我,整天追逐灯红酒绿的享乐。人们已不再有什么理想,也不会有什么愿望,他们困惑的只是如何把日子在享乐中打发掉,以黛西和汤姆为代表的世袭有钱阶层是这一类人中的典型代表。他们肆意地享用着他们的阶级给他们带来的富有,同时恶意地利用他人的真情。他们都拥有情妇(夫),但在内心深处却都鄙视对方的下等地位。汤姆因为莱特尔直呼黛西的名字就施加拳头,黛西在得知盖茨比不过是一个私酒贩子时就重新回到汤姆的金钱地位中,甚至在自己轧死莱特尔后与汤姆合谋将灾祸转嫁在无辜的盖茨比身上,全然不顾盖茨比此刻还在为她守望码头上的那盏绿灯。盖茨比悲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新兴的有钱阶级”的他与“世袭的有钱阶级”黛西之间存在着一遭他永远无法跨越的阶级鸿沟。当前者还在为梦想坚持不懈地奋斗时,后者已经“躺在前人留下的财富上尽情地盛气凌人地肆意挥霍着”,这种阶级的差别使他难以圆梦。

才华横溢的迪克的人生目标是当一名优秀的心理学家,然而当他遇到尼科尔后,这一愿望就变得遥遥无期。年轻貌美的尼科尔是沃伦家族的小女儿,因为与父亲的乱伦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一种难以治愈的心理病症。作为心理医生,迪克不顾别人的善意劝告接受了尼科尔。他想以自己的爱和丰富的医学知识来拯救尼科尔,恢复她的身心健康,还想以健康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来医治和改善流行于上流社会的病态,一厢情愿地担当起救世主的角色。然而,善良的迪克没有意识到,在沃伦家族看来,他只不过是被沃伦家用钱买来的保姆兼医生罢了。他们对他充满着鄙视和不屑,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道永远也无法跨越的阶级鸿沟。

迪克在尼科尔身边担当起他应有的职责一忠贞的丈夫和尽职的医生,最大限度地给予她关爱,在无形中充当监护人的角色,对尼科尔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迪克为照顾尼科尔的病情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才智,甚至放弃了他所热爱的医学事业。研究工作长期被荒废,而尼科尔的财富却在日益增长,这使得迪克的工作显得“微不足道”。而尼科尔对事业上没有任何进展的迪克施加压力并进行“糖衣炮弹”的诱惑和腐蚀,使迪克在经济上和人格上都逐渐失去了独立。迪克享受尼科尔的财富带来的安逸,这种安逸的生活使迪克丧失了锐意进取的斗志,使他处于极度矛盾的痛苦之中。他曾经想过放手,但善良的他认为他是尼科尔的依靠,他不能旁观她精神崩溃而无动于衷。

然而,迪克的忠诚和付出给他带来的是更多的悲哀。他暂时融入了上流社会,但摆脱不了沃伦家族对他的控制和影响,正常的研究工作被耽误,经济上无法独立使他不仅受到上流社会鄙视,而且也被身边的人误解,这种人格上的丧失使曾经拥有远大志向的迪克陷入失落和绝望中。他开始用酒精麻痹自己,借以驱散心中的郁闷。然而酗酒使他更加迷失自己,也恶化了与尼科尔的关系。尼科尔在迪克的治疗下逐渐好转,开始具备独立的行为和思维能力,在目睹了迪克与

萝丝玛丽的微妙关系及迪克对自己的冷漠和厌恶后,尼科尔对迪克的依赖也日益减少,继而投身于无政府主义者巴尔邦的怀抱。尼科尔的背弃意味着两人名为夫妻,实为医患关系的结束,尼科尔获得了新生,重返属于自己的金钱世界,而被榨干了精血的迪克一无所有地重又回到了起点。

在这个道德沦丧、精神空虚的财富世界,迪克无疑就是一枝“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然而,跻身于上流社会后,在淤泥日积月累的侵蚀下,这枝洁白无瑕的莲花遭遇到其人生的沉重打击——事业和爱情的双重失利及人格的丧失。迪克的性格因素是其人生悲剧的决定性因素,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则是其悲剧的根本原因。

三、性格与社会的不相容

性格和社会因素共同决定个人的命运。盖茨比那股天真幼稚般的执著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格格不入,他将黛西视作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的化身,甚至是自己的梦想和希望,然而他却没有认识到自私、浅薄的黛西根本没有能力担当这一重任,她根本不可能帮助盖茨比实现梦想,她和汤姆一样是物质主义的化身,代表着财富和地位,是现实而物质的。盖茨比的梦想是虚幻而超现实的。盖茨比的梦想不可能在黛西所在的现实世界得以表现。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没有认识到上流社会的卑劣,看不到现实与梦想的差别,也看不到他周围世界人们的真实嘴脸,甚至不能分辨善恶和美丑。他对梦想的追求其实只是一厢情愿的单恋,走入死角。

但是,盖茨比是伟大的。其伟大之处就在于在道德沦丧社会里,盖茨比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精神。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盖茨比恰似一名英雄,因为他执著地认为,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他一定能在“布坎农之流横行的美国社会中营造起一座真正的‘人间天堂”,一定能够重温旧梦。

迪克悲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过于“完美”了—在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迪克的爱情观、道德观和事业观已经成为他严重的性格缺陷,这样的性格与他所处的世界格格不入,而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对他的诱惑和腐蚀更加速了他的崩溃。被投入一个根本不属于他的世界,迪克得到的远远不是他的理想,这种幻灭感促使了他的“堕落”。

但是,迪克和盖茨比的命运悲剧是截然不同的。盖茨比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从未看清他所处世界的虚伪和欺诈,也没有认识到他所谓的“理想”本身就是一个虚幻的、不真实的梦想。他最终被自己的梦想粉碎,为梦想付出了沉重而惨痛的代价。迪克凭借婚姻关系跻身于上流社会,实现了盖茨比终生没有实现的梦想,但这种“理想”的生活与迪克的期望相差甚远。为了医治尼科尔的心理疾病,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需求,迪克无形中被金钱的铜臭腐蚀,荒废了自己的事业,在上流社会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逐渐地迷失了自己。极度的空虚和失落使迪克选择了自我放纵和堕落。这种堕落行为与其说是迪克在违背他固有的道德观,倒不如说是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他所憎恨的上流社会进行无声的抗议,也为自己的最终退出做好铺垫。迪克作为医生的角色已完成,那么该是他为自己的前途考虑的时候了。于是,他选择了放手,他要找回原来的自己。正如他对尼科尔所讲的:“我对你已经无能为力了。我只是想拯救我自己。”在与尼科尔的关系中,迪克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了价值,于是他选择了放弃,从而避免了在与巴尔邦的正面交锋中遭遇头破血流的凄惨下场。迪克在金钱社会里迷失了十年的大好时光,最终醒悟过来与沃伦家族决裂,与沃伦家族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决裂,尽管迟了点,仍然是可喜的。

在故事的结尾,迪克完成了医学课题的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并最终选择了纽约州的霍内尔小镇作为自己的行医地点,这使我们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尼克在故事的结尾回到美国中西部的场景。霍内尔小镇也好,中西部也罢,它们与繁华大都市的铜臭味相比,都是拥有淳朴民风的地方,也是最适宜迪克生存的地方。迪克在那儿的全新生活开始了。

通过对盖茨比和迪克命运悲剧的分析可以看出,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有志青年迪克被财富扼杀,被腐朽、堕落的上流社会所利用后终究醒悟了那个充满诱惑的“温柔”世界是何等的虚伪和黑暗,于是从容地脱离上流社会,走出了由金钱营造的“温柔而富贵的牢笼”,避免了盖茨比那样的灭顶之灾,为自己的人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猜你喜欢
了不起的盖茨比悲剧
伟大的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人物形象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一曲悲剧英雄的赞歌——《伟大的悲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