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说明: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的单元主题为“疑为学之始”,这个单元选编了内蕴颇为丰富的几篇散文、小说,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发问、独立思考”的平台。《台阶》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贫穷而卑微的农民父亲为提升自己的地位,倾其一生的心血建成了九级台阶,最后迅速衰老的故事。简单而言,小说的主人公为了理想持之以恒、不懈追求,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这应该是一个让人倍受鼓舞的成功者的奋斗史,但小说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掩藏了情绪的惊涛骇浪,这股情感的暗流一直在表层文字下冲击,学生如果不能深入文本,就只能在文章的表层意义中游走。应该说,教学这篇文章,选择好一个突破口至关重要。
《台阶》的第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课本上进行批注,一来写自己的体验收获,二来大胆设疑,写出困惑。第二课时,笔者主要是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所交流的体验大多围绕“父亲”的人物形象展开,少部分学生关注到文章优美的语言和精彩的细节描写;而他们提出的问题也集中在父亲在台阶建成前后一系列不太合常理的表现上。站在学生的角度,这些问题均能反应出他们的困惑,都有一定的价值,但问题均显得琐碎而杂乱,缺少一个抓手,如果就这些问题一一作答,则课堂结构便会松散无序。此刻,一位学生站起来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二、教学片段:
生1:课文最后这样讲:“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问我:这人怎么了?”我很困惑,父亲到底在问谁?“这人”到底指父亲还是别人?
(笔者敏感地觉得,“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发”找到了,顺着这根藤摸下去,收获应该不小。)
师:很好的问题,请大家将“这人怎么了”这句话反复朗读几遍,同时开动脑筋,揣摩揣摩,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诵读、体验并思考)
生2:我觉得这个人就指父亲自己,联系父亲前后一系列的言行,他似乎不明白自己怎么了,其实他想说:“我这人怎么了?”但因为在儿子面前,他不想扮演一个询问者,他说得含糊,似乎自言自语,其实是种掩饰。
师:在儿子面前为什么要掩饰?
生3:因为父亲是自尊的,在那个年代,又是在农村里,父亲是一家之主,拥有至高的地位,他不想在家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脆弱,这种脆弱既包括生理上,也包括心理上。
师:能结合文章具体谈谈吗?
生3:前者表现在父亲一直高大强壮,后来挑水闪了腰之后,粗暴地拒绝儿子的帮助;后者就是他不愿在儿子面前表现自己的无助、困惑。
师:好的,如果这人就指父亲自己,那么,请同学们联系全文找找,他都有哪些让他自己感到困惑的言行举止。
(因为充分预习感悟,学生很快作答)
生4:新台阶的奠基典礼上,父亲竟然连鞭炮也不敢放,而且他的毕生梦想即将实现,为什么不是痛痛快快的高兴,反而表现得尴尬呢?
生5:台阶建成后,父亲坐在高高的台阶上和人搭话,怎会将最简单的问题都答错了。
生6:台阶建成,父亲并不高兴。
……
师:是啊,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弄清父亲怎么想的,才能解开谜团。而一个人的思想状态跟他的身份、性格以及阅历均有关系,找找文中描写父亲的句子,联系生活中你遇到的农民形象,大胆地揣摩父亲为什么有这样的困惑吧!
(学生思考、讨论片刻)
生4:文中说“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这表明在乡村里,父亲的身份是低下的,性格是谦卑的,在村里一直是被忽略的、被遗忘的。
生5:是啊,被忽略的突然受到关注,被遗忘的突然被提起,这种突然总会让人觉得不适应,而这对老实厚道的父亲就更不适应了,所以他表现失常了。
生7:我同意,就像一个幕后的人突然被推到闪亮的聚光灯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必然惶恐慌张,手足无措。
师:这个联想有意思。台阶奠基礼放鞭炮,观众多吗?很多人关注吗?
生1:不知道,文中没写。
师:再找找看。
生3:文中说“他仿佛觉得有许多人在望他”。
师:就一句话,你读到什么信息?
生3:我觉得实际关注的人并不多,但父亲以为有很多人在看。
生7:我进行补充。我觉得父亲认为放鞭炮就是对全村的一种宣告:我们家要造新台阶了!即使到场的人并不多或者说没有,但父亲也会认为听到鞭炮声,村民们就都知道了,而且都在谈论呢!
师:实际上呢?台阶建成的前前后后乡邻们反应强烈吗?文章浓墨重彩地写了乡邻的关注吗?
生2:只有一处,就是父亲在九级高的台阶上,跟别人搭话,但答错了。
师:那人问什么?
生2:晌午吃过了吗?
师:坐在新建的九级台阶上,父亲最想别人说什么?并且以为别人会说什么?
生(齐):你们家的台阶高!
生8:父亲想要的和实际得到的发生了矛盾。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乡邻们不关注台阶了吗?不关注主人身份的尊卑了吗?
生8:关注。但父亲的九级台阶已经落后了。或许此刻,判断主人地位高的标准又有了新的要求了,诸如家电什么的。因为在父亲着手建台阶的时候,家乡的台阶就已经有十几级之高的了,父亲的九级台阶又算什么呢。
师:文中父亲明白这点吗?
生8:可能不明白,也许隐约明白。
师:好一个“模糊”先生。确实,这就是文本本身的“模糊”产生的多种丰富的理解。正因为如此,父亲在最后发问:“这人怎么了?”“这人”也许还可能指……
生:别人(乡邻们)。
师:谁能简单阐述一下。
生9:父亲或许困惑的是怎么乡邻们不关注我的台阶了,为什么我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依然如从前一样呢?台阶已经九级了啊!
生8:老师我再补充一下。联系课堂一开始的问题“这人怎么了”,既是父亲的自我疑惑,同时又是对身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困惑,自己无法追赶、适应这种环境的苦恼,父亲迷惘、惆怅,不知所措,因而自言自语。
师:现在你们能理解为什么台阶建成后,父亲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吗?他失去了什么?
生4:健康!
生5:目标!
生6:生活的盼头!为了九级台阶,贫穷的父亲耗尽了所有的心血,但却并未得到别人的关注。乡邻的标准在变,可怜的父亲纵有再宏大的目标,已经无能为力了,他像夸父一样,永远追不到那轮红日了。
师:他得到了什么?
生4:除了那九级台阶,想要的似乎都没得到。
师:是啊!“台阶”是父亲毕生的梦想,父亲付出了一辈子,可“台阶”并未成全父亲,让他得到期盼已久的尊重,却损害了他强健的身体,包括他原本强悍的心灵,所以父亲失意、失落,更觉得失败!接下来的日子,父亲只能等着老去了。
那么,儿子知道父亲怎么了吗?
生6:知道吧,但没有明说,只是说一句“父亲老了”。
师:“父亲老了”,这一句包含了太多的辛酸与无奈,而这种蕴含正是作为读者的我们需要去挖掘的。这样的结尾,使文章更显得含蓄与深沉,余味无穷。
(此刻,一股淡淡的忧伤在教室里弥漫)
师:同学们,作者写这样一个感伤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2:现实永远追不上梦想,人的精力真是有限的。
生3:我看过一本书,由于世界观的不同,中国人总是比西方人活得沉重,尤其我们的祖辈、父辈,他们身上总承载了太多本不需要承载的。
生4:父亲的整个生存环境,他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人和事就决定了父亲只能那样活。要改善农民整个生存环境,“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
师:文章写的是农民,其实已远远超出了农民,他像一则寓言,寓意无穷。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人们总是在一个错误之下艰苦劳作,这个错误就是:为了所谓的未来的美好生活,牺牲了现在的生活意义,到头来仍然一无所有。”人怎样生活?像父亲那样的农民朋友们该怎样生活?当然,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思考的停止,同学们在课后可以进一步联想,畅谈或抒写自己的心绪!
三、教学反思:
对于《台阶》这篇小说,分析人物形象,品读精彩细节,都必须深入作品的内在才能体验得更加深刻,否则只是给父亲贴上“勤劳、坚韧、谦卑……”的标签。要试图让现在的学生走进文中父亲的内心且发生共鸣,不是件容易的事。此刻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有效作为非常重要。特级教师于漪早就说过:“教师应从学生思想情感、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紧张地活动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教学片段,笔者抓住主问题“这人怎么了”中“这人”与“怎么了”,通过有效追问,为学生铺设思维的“台阶”,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藤蔓沿着“台阶”向上攀爬,逐步触及到人物灵魂的最高度。
一位心理学家说: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语文阅读尤其要靠思维、靠体验,读懂人物,读出自己。这并不代表教师不作为,教师的角色就是找到好的角度,参与讨论与争辩,推进学生的思维,拓深学生的体验。少点理性的长篇大论,多点感性的即兴穿插,为学生的思维之路铺就理想的“台阶”!
(黄新囡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滨江初级中学22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