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玲
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多样化的综合。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王国维认为“无我境界与有我境界和谐中产生美”。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设美的环境,贯彻美学理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美、欣赏美、体验美。
一、感情朗读中体味美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学语文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就是好好的读,读的好可以深刻的传出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体味课文中的美”。朗读课文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二是自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情感的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实情感。四是议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朗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盲孩子和她的影子》这一课,笔者主要采用的就是议读。首先出示分小组讨论的问题“课文中哪些自然环境或心理描写打动了你,为什么;你会怎样读好这些地方”,小组中的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说盲孩子心理变化过程,有的说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学生的议读和朗读,文章传递的思想感情和美学理念被学生体会得淋漓尽致……由于朗读是出声的,他们一边读,一边能够听到自己和同伴共同表达的情意。情感的交流,相互的感染,使学生的情感在抒发中推向高潮,交流中培养了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
二、情境表演中创造美
美的创造本质,就是创作者的审美理想通过创造性的实际活动体现在创作成果中。表演迎合了初一孩子好动、爱表现的特点,富有戏剧性。这种表演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且富有戏剧情味,学生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必然的结果。无论是想象角色、还是扮演角色,还是观众,都顺应了初中孩子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这里有道德的、艺术的,也有理智的、科学的,都由于角色的转换,因新异感激引起热烈的情绪,让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全部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此时,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了,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贯彻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皇帝的新装》一课,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灵活分工,密切合作……虽然没有演员的老练与得心应手,但却凭借自己稚嫩的动作理解了美,升华了美,创造了美。
三、师生交流中实践美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
四、学习内容中宏大美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老师许多发展的空间。在讲《杨修之死》一课时,笔者先让同学们在预习时找一找有关三国的小资料以便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讲时同学们提了有与课文有关的问题,也提了好多与课文不特别有关的问题。有一个同学提的问题给了笔者很深的印象,他问:如果曹操不骄傲,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他还会败吗?同学们都觉得这个问题太幼稚了,纷纷劝他坐下别耽误大家的时间。他脸涨得红红的,坚持让同学们回答他的问题,同学们不耐烦地对他说:肯定曹操赢。看不出来呀?提问的孩子沉静下来,拿出《三国演义》,用极短的时间读了一段曹操的大谋士荀攸的话,证明出他失败的原因还有,预见性没有诸葛亮强。同学们都觉得他知识面挺宽,笔者也及时对他给予了表扬。
语文课堂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老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笔者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钱塘湖春行》时,学生被其中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静写春天。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春游踏青的乐趣。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以色写春天。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D.P.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学习逻辑上有意义的材料(学校学习情境中的教材内容)时,经常是,而且只能是同某一特定学习者先前已经学过的有关概念和原理的背景、以及能使新的意义出现和提高这些意义的组织和保持量的信息联系起来进行的。”同时,他又指出:“如果认知结构是明晰的、稳定的和适当地组织起来的,那么就会产生正确的和毫不含糊的意义,并有助于保持这些意义的分离强度或可利用性。反之,如果认知结构是不稳定的、不清晰的、杂乱无章的或者混乱地组织起来的,那么它便易于阻碍有意义的学习和保持。”认知结构的理论告诉我们:迁移是指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的影响。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起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的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我们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根据认知规律,使后学习对象与前学习对象保持信息的联系,保持结构的一致。这样就使增补的教学内容与课文的教学内容达到互相辉映、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让学生把习得的内容应用于类似的新的学习情景中去,即由课内到课外,促使学生对学得的知识能力重组和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
感情朗读中体味美,表演情境中创造美,师生交流中实践美,学习内容中宏大美……作为教师应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美,推动学生在美的教学情境中兴趣盎然地主动积极地学习,使审美与语文教学相得益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曲玲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九中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