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是语感好的同学语文成绩都不错,而语感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这在教育界已是不争的事实。可见,朗读训练是一座桥梁,如果教师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一定能够使语文教学悦耳动听起来,从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语感,引领其轻松迈进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初中语文朗读训练,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把准全篇思想感情的基调
一般而言,文章是为了表达一定程度的思想或传达某种独特的情思,或者说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看法或对事物的某种态度,带有鲜明的思想感情的倾向性。
而且,这种思想感情笼罩全篇,在字里行间弥散开来,犹如或浓或淡或重或轻的雾气。唯其有了这层“雾气”,文章才有了思想的光芒,感情才得以升华。这种“雾气”就是文章的思想感情基调,是朗读一篇文章取得成功的关键。
如《诗经·蒹葭》,全诗描绘了一位痴情男子在萧索的深秋早晨踏着白霜苦苦寻觅心上人的情景,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执著缠绵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这种氛围就是全诗的思想感情基调,我们抓住这一点来朗读,诗歌的思想感情也就表达出来了。
然而,文章的感情基调鉴于具体情况和作者的态度、性格、气质等不同而呈现多种类型。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把握呢?一般来说,作者对事物的态度是融在文章的具体内容中的,我们可以从中多加揣摩,细心体会,整体把握,形成内心映象,然后在朗读时用这种内心映象烛照全篇,情感的表达就能准确到位了。
二、留意不同文体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侧重
在朗读中,不同文体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我们须区别对待。现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文本的朗读:诗歌朗读应注意语速、节奏和韵律,尽量将诗人营造的那种诗的氛围表现出来;散文应读得声情并茂一点,注意事、景、情、理的合理表现;小说尽量用客观的叙述性语言进行朗读,再现其中的场景和故事;而戏剧文本的朗读则带有表演的成分,应根据具体场景和人物的性格、心情、语气等来读,尽量模仿人物语言,但又不可夸张太甚。
2.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朗读:记叙文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这四种表达方式。在朗读时,对于记叙的内容,应读得客观一些;对于描写的内容,可以读得夸张一点,以使事物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但如果是人物对话,要根据不同人的身份、思想、个性用不同的读法作出区分;对于议论的内容,应读得声音饱满、有力;而抒情性的内容,不言而喻,应读得充满深情。说明文以说明为主,一般不需有感情地朗读,只要用客观、平实的语气将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清楚就行了。议论文以议论为主,除要读得声音饱满、有力外,还应将论点读得鲜明突出,读出论述的层次,有时还要运用一定的语势把恢弘的思想表达出来。
3.古诗词和古文的朗读:古诗词的朗读,在上述诗歌朗读部分已有一些阐述,但它较之现代诗歌在节奏和韵律方面更加明显,朗读时要有所体现。古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字词的正确读音和句子语法上的停顿,不可错读错顿。另外,要注意语调上的抑扬顿挫,语意上的起承转接。处理好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恰当把握停顿和语气。如欧阳修的散文《醉翁亭记》中一连用了三十多个“也”字,起到了很好的舒缓语气的作用,如果朗读时处理得当,这篇古文的韵味也就表达到位了。
4.主观性文章与客观性文章的朗读:对于主观感情色彩较浓烈的文章,我们在朗读时就要饱含感情地去朗读;如果是主观感情色彩不太明显的文章,我们在朗读时就用较为客观的语气去读,将文章所传达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就行了,不必在朗读技巧上多做文章。
当然,就一些具体的文章而言,它的文体可能不够鲜明,也许有多种分类,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将上述文体的朗读方法灵活运用。
三、运用技巧对句段进行有效的处理
朗读技巧的掌握主要是处理好如下四组关系:
1.长与短:这是指朗读停顿时间的长短变化。停顿时间的长短有助于理清层次,或者起某种强调作用。
一篇文章,可用这两组“公式”标示朗读停顿时间的长短:字﹤词﹤句﹤自然段﹤段;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标点、层次停顿得当,有助于理清层次,有时还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中有“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也停止了”一句,朗读时在前两个省略号上作较长停顿,在第三个省略号上作更长一点的停顿,然后再读后面的文字,这样就留给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靠窗的病人如何痛苦地挣扎,不靠窗的病人如何眼睁睁看着病友痛苦地挣扎却见死不救,他急需想占据靠窗的那张病床的欲望如何燃烧着他肮脏的灵魂……这样的朗读,正所谓“此地无声胜有声”,不是更能给人启迪和娱乐吗?乃至能获得美感。
2.重与轻:这是指朗读的重读和轻读,即朗读力度的表现。
朗读时,遇到需要强调、突出的内容,就要重读。那么,在朗读中如何把握何处该重读呢?总的原则是揣摩作者写这句话、用这个词要重点描述什么,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同学们从下面这些例句中也许能受到启发(加点词语为重读,句后括号内的评述是针对重读词语的):(1)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茅盾《白杨礼赞》;赞美白杨树努力向上、不折不挠的精神)。(2)唉,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朱自清《背影》;表现不能见到父亲的遗憾之情)!(3)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表现作者看到故乡的萧条景象时内心的失望和伤感)。(4)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吴敬梓《范进中举》;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胡屠户的媚态)。
有时结合具体语境还须轻读,如:(他)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王愿坚《七根火柴》;三组加下标的词语都须轻读,以便与“无名战士”奄奄一息的实际情况相符)。
当然,朗读时在重与轻的力度把握上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过度夸张,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用恰当的力度读出来。
3.快与慢:这是指朗读节奏、速度的变化。
朗读文章的快与慢,是由文章本身所传达的感情强度决定的,所以,当表达紧张、热烈、欢快、激动、愤怒、惊慌的情绪时,速度宜快一些,如朗读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当表达沉痛、庄重、失望、犹豫的情绪或幽静、凄凉的气氛时,速度宜慢一些,如朗读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有时侯,在同一篇文章中,为适应场景和人物情绪的变化发展,有些地方要读得快一些,有些地方要读得慢一些,如朗读鲁彦的《听潮》;一般情况下,在表达客观的叙述性、说明性语言时,宜保持中速。
4.升与降:这是指朗读语调的高低变化,它能使朗读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
具体有四类:(1)升调:前低后高,语气上扬,一般用于表现感情激扬的语句或设问句、反问句。(2)降调:前高后低,语气渐低,一般用于表现肯定、许可、感叹、祝愿等语气的语句。(3)平调:语气平缓,起伏不大,一般用于叙述性的语句以及表达平淡或压抑的感情的语句。(4)变调:语调曲折而有变化,中间高,两头低,一般用于表现惊疑、夸张、嘲讽等感情的语句。
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朗读技巧的运用,一定要在把准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多加揣摩,灵活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
四、引领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
1.课堂是朗读训练的主阵地
对教师而言,可以范读、领读;对学生而言,可以指名读、分角色读、分组读、齐读。
2.模仿是朗读训练的基本方法
笔者经多年的语文教学发现,朗读能力的提高,模仿借鉴是一条收效显著的途径。
如果老师朗读水平较高,学生可以在老师范读课文时模仿借鉴;可以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看电视里的朗诵节目或解说节目(特别推荐,CCTV-3的“电视诗歌散文”节目很值得欣赏、借鉴);广播里播音员的朗读(朗诵)可以用心去听;也可以买回朗读(朗诵)碟片或磁带反复跟读……总之,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模仿,然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其朗读水平定会有效提高。
3.竞赛是朗读训练的催化剂
参加朗读竞赛也是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因竞赛而努力地乃至苛刻地去做准备,从而提高朗读水平;或许还能获得个奖状奖品,从竞赛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最忠诚的卫士,在朗读训练中教师除了从上面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指导,还要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相信这样下去初中语文教学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绩。
(赵立东 江苏省兴化市边城学校225700)